成语故事之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之旅前事不忘)

成语故事之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之旅前事不忘)(1)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

前方到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典故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春秋末期,晋国国君大权旁落,智、赵、韩、魏四卿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智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都不敢和他正面抗衡。智伯派人去跟韩康子要土地,韩康子就割让了一座城池;智伯又跟魏桓子要土地,魏桓子也忍气吞声割让了一座城池。这两家都选择明哲保身,不给智伯讨伐自己的借口。

当智伯跟赵襄子要土地时,赵襄子却一口回绝。智伯因此联合韩、魏两家,进攻赵家。赵襄子在张孟谈的建议下,退守晋阳,拆宫墙、宫柱来补足原料,整顿军备,迎战三家。晋阳被围困了三年之久,渐渐难以为继。

于是张孟谈请命,暗中见到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赵家被灭,接下来倒霉的就会是韩、魏两家。韩康子和魏桓子也看得清楚,他们都不是真心实意帮智伯。于是三家联合起来,韩、魏反戈一击,打得智伯措手不及。三家最终灭掉了智氏,瓜分了智伯的土地。

没过多久,三家向周天子请封,成了赵、魏、韩三国,晋国灭亡。而挽救赵襄子、成就赵国基业的张孟谈却主动请辞。赵襄子不理解,问:“自古以来,辅佐君主的人名声显赫,功劳大的人地位尊贵,有功则赏,众人就会服从。这是古代圣贤安定国家的办法,您为什么要请辞?”

张孟谈却说:“您说的是建立国家的办法,而我所做的是维持国家的办法。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和平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您允许我这么做。”赵襄子最终强留不成,就允许他辞官归隐。张孟谈心安理得地交纳封地,回乡耕种。

释义

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成语故事之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之旅前事不忘)(2)

成语故事之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之旅前事不忘)(3)

成语故事之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之旅前事不忘)(4)

发稿:烦烦

审稿:朱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