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越界(用人所长还是求全责备)

来源:八一评论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家兴

在用人上,面对两个能力差不多的人选,用谁不用谁,体现的是用人价值取向。今天很多领导干部困惑于此,关键原因就在于价值标准没有明确。当年,魏文侯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其臣子李克就促其确立价值标准。

当时,魏文侯在魏成和翟璜两人中选一个国相,问李克选谁好。李克说“卑不谋尊,疏不谋戚”,推说不敢妄议。再问,李克便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就此五条足以判断人的高下,不必我来挑明。魏文侯便说,先生请回吧,我的国相选定了。这其实说的也是知人之道,只不过都重在平时。是以,古人说知人为千古难事,其实未必。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越界(用人所长还是求全责备)(1)

魏文侯择相

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李克是翟璜推荐的,出来时便遇到了他,翟璜知道文侯召他去征求对国相人选的看法。估计他内心里也会觉得李克会知恩图报而推荐他。李克说是魏成,翟璜听了便忿然作色。一肚子牢骚说,我推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还有你李克等,哪点比魏成差?李克说:“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意谓你推荐我,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以谋求高官显职吗?这李克真是一针见血,一下子就刺破了翟璜内心里的脓包,估计今人读来也会内心一震。

卫侯因苟变“食人二鸡子”而放弃了他,这不得不说是卫国的损失。

子思说:“夫圣人之官人(选人任官),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合抱巨木)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子思讲的道理可谓深刻,在战国这样纷争之世,正要收罗英武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大将,这要让邻国知道,岂不大喜?卫侯尚能听其言,而鲁国国君不能用吴起,以致魏国得才,岂非愚昧?

作者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配图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