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克敌制胜战法(读懂三国wifi密码之)

三国克敌制胜战法(读懂三国wifi密码之)(1)

张辽剧照

三国时合肥,魏吴争雄之咽喉要地也。合肥与襄樊、祁山,是魏国对吴蜀两国战略部署中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孙权亲征合肥就高达五次(也有说四次的)。在合肥,三国的遗存遗迹俯仰皆是,说句实话,读懂了合肥,也就获得了1800年前魏吴争霸历史WIFI的密码。

曹魏水军一直不行,长江沿线要塞均在吴军手里,尤其是赤壁之战五年后甘宁、吕蒙又攻下了安庆(皖城),吴军长江防线如铜墙铁壁。但,合肥是惟一的漏洞,曹军可从这里经巢湖直入长江,故,孙权必须在巢湖入江口(今裕溪口)设立水军基地濡须坞,重兵守卫。另,从合肥可以南下采石矶(虞允文抵抗完颜亮之地),可以东行瓜步(扬州——朱棣渡江之处);从合肥南下安庆(曾国荃攻下安庆后,宣告太平天国必败)也是可以的。这么说,你就明白了,曹魏占据合肥,就是在此设立了一个南征总指挥部及军事基地,等于在孙权喉咙上扎了根刺。

209年赤壁大战后曹军元气未复,若孙权拔掉合肥,可直取宿州、徐州(复制淮海战役),再约刘备从西蜀暗渡陈仓(复制楚汉战争),两面合击魏许都(今河南许昌)。则天下逆转,鹿死谁手尚难预料,但吴国始终未能占得便宜。在此,张辽厥功甚伟。

三国克敌制胜战法(读懂三国wifi密码之)(2)

张辽,雁门马邑人(山西朔州人),字文远,天下第一猛将吕布的旧部。北人原不惯水战,但如以为张辽不重视水战,那可就错了。他曾在合肥藏有一支船队,随时可进攻濡须坞,对东吴的长江防线构成直接威胁,这一点恐怕就不为一般人所知了。

张辽在合肥怎么训练水军?现在的合肥人可能很难理解。但回到三国,那时的合肥水网密布,城内有金斗河(就是现在沿杏花公园、人民医院到中菜市淮河路一线,我老家这一带),南淝河、东淝河有津水,水道交错,航行十分便利;城内西北角(今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侧)是一片大泽,蒲苇丛生,张辽在此隐藏战船,可由金斗河出津水入巢湖。

过,从芦苇荡里不会藏大型战船及张辽并无水战经验综合分析,这支“秘密水军”应该是张辽训练的特种兵部队,可能是海军陆战队的雏形,大概是担任奇袭任务的。

张辽藏舟处风景秀丽,春日碧波荡漾,蒲苇苍苍,后人遂称之为“藏舟浦”。人们为纪念张辽把它誉为古庐阳八景之一,名曰:“藏舟草色”。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晃就过了1800年。笔者曾于公元2000年的一个春日,来到藏舟浦故地(市第一人民医院西侧一带),寻觅遗踪。眼前是热闹的菜市场(旁边桥下确曾有个水闸),西边有条笔直宽阔的蒙城路,润安大厦耸立其间,哪儿还有魏国“海军陆战队”的遗踪?

正是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国克敌制胜战法(读懂三国wifi密码之)(3)

打去的是脉脉风流,抹不去的是猎猎武风。合肥是军事重镇,曹魏遗韵浓厚。逍遥津公园大门正南两百米处,淮河路步行街上有个教弩台,相传曹操在这里训练士兵会操射箭。小时候去教弩台,感觉奇高,城楼台子都高出周围一截,高约五米,方圆4000平方米左右,不过我们不叫它这么文绉绉的名字,合肥人叫它点将台或者明教寺。据地方志记载,曹操屯兵合肥,“教强弩五百,以御东吴舟师”,为“古庐阳八景”之“教弩松阴”。

三国克敌制胜战法(读懂三国wifi密码之)(4)

教弩台(现为明教寺)里有“屋上井”(国保单位),是当时弓弩手的饮用水源。井栏上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泰始四年为公元268年,距今接近1800年。井栏有三十三道其深寸许的绳槽,其井口高于地面民间屋脊,井水也高于台下街道地面,井水竟长盈不涸,也是物理上一个小谜,属国内罕见文物。

揭开了古合肥是威尼斯,也就不奇怪了。台下原来就是金斗河,对面就是大湖逍遥津,如高山出泉水一个道理。

三国留给合肥的军事遗存,有三国新城(没去过,是后来满宠防御东吴的军事堡垒,建立50年就废了),有逍遥津,有飞骑桥,有孙权台,有斛兵塘,有藏舟浦,有教弩台,劲卒悍将味道浓郁,武风很足,所以,到了近现代合肥仍然出了不少统帅大将,如李鸿章,刘铭传、张树声、潘鼎新,段祺瑞,孙立人、卫立煌。

不过,直到曹魏被司马氏篡国,始终未能攻破东吴,合肥固然是重镇,但东吴的濡须坞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形成顶牛之势,谁也拿不下谁。还是西晋司马炎完成了统一使命,但不是从合肥攻击,而是拿下湖北中部突破,大将杜预王濬,从荆州率领水军顺长江而下,东吴军队在都城金陵突然看到晋国楼船逼近,脚都吓软了,完全没办法,挂出白旗投降;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也是拿下襄樊由汉水入江(那时想必郭靖黄蓉已经死了)。

正如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建起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没料到德军直接从比利时背后突破,马奇诺防线顿成废物。打仗确实需要突破定式思维,想起了岳飞,说自己“好野战,不喜战阵之法”;项羽尝学万人敌,不求甚解;林彪元帅打廖耀湘时,部队满山遍野乱追,建制都不要了,廖被俘后气得说这是什么乱仗,要重来。名将一定是出其不意的。

到了现代,合肥确实做了一次渡江战役的总前委指挥部,就在合肥市肥东县撮镇瑶岗村(国保单位),算是完成了曹丞相的遗愿。但那时与三国完全不同,国军气数已尽,千里长江,万炮齐发,万船竞渡,到处都是登陆点,哪里还能抵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