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人生得失的经典语录(人生察人观事不可一叶障目)

处理人生得失的经典语录(人生察人观事不可一叶障目)(1)

一、

人生察人观事,不可一叶障目。

《论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贡说:“纣王的暴虐没有传说中的如此严重,所以君子憎恶处于众恶所归的下流之处,一旦处于下流之处,天下所有的坏事就都集中到他身上了。”

在这句话中,子贡其实并不是为纣王去辩解,而是告诉我们在观察问题以及判断他人品格的时候,不可随波逐流,一叶障目,要懂得从理性的角度去看清现象所存在的具体原因。

人性中有一个这样的意识习惯,就是随波逐流,所以生活中通常有一个现象叫做“墙倒众人推”,比如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平日里表现的都还不错,但突然有一天犯了一个小错误之后,那么这个人往往会被群起而攻之,继而否定他之前所有的好。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没有理性思考过他犯的错误是否值得这样去攻击,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这样去做,因为他们既需要让自己在世俗中获取存在感,也需要在攻击别人的时候获取道德上的优越感,这就是人性之中存在惯有意识,这个意识造成的错误,就是“天下之恶皆归焉”。

处理人生得失的经典语录(人生察人观事不可一叶障目)(2)

就像子贡所说的一样,大家都憎恶处于众恶所归的下流之处,因为当一个人一旦处于此处之时,那么天下所有的坏事都会集中到他身上。

比如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的时候,那么我们总会在无形中忽略他曾经好的一面,而一个人一旦做了一件好事之后,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用好事掩盖他曾经的恶行,这就说明了我们在认知事物的习惯上存在着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人性是极其复杂的,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能单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角度去判断,这样不客观,不公平,更不是理性的,舆论的力量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一个人不去犯错,但是,旁观者的误解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也体现出旁观者本身的浅薄。

因为当我们习惯性地拿浅薄的认知态度去看问题时,不仅让身处问题中的人遭受痛苦,自己本身也会因为浅薄愚痴的状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隐性的,也是在漫长的人生路上逐渐体现的。

所以我们看待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应该相对客观,而客观的基础就是自身足够理性,不能因为一个人做过一件坏事就否认他所有的好,不能因为一个人做过一件好事就将他塑造成君子的模样,这是我们身处在这个世界上看待问题需要明白的智慧。

处理人生得失的经典语录(人生察人观事不可一叶障目)(3)

二、

在汉文帝的时候,袁盎曾经担任吴王濞的丞相,袁盎的一个侍从和他的侍女私通,袁盎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却没有把这件事情泄露出去,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个时候有人私下恐吓那个侍从,侍从吓得被迫逃亡,而袁盎亲自把侍从给追回来,并且把这个侍女赐给了他,对他仍然像从前那样。

后来到汉景帝的时候,袁盎升做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王这个时候正在密谋造反,想要杀掉袁盎,就派五百个士兵把袁盎的住处包围起来,袁盎当时对这件事情并不知晓。

就在这个时候,正值那个侍从担任看守袁盎的校尉司马,他就买了二百石美酒,将这五百士兵灌的烂醉如泥,卧地不起。

到了半夜,他喊醒袁盎就对他说:“你赶快离开这里,明天天亮吴王就要将你杀掉。”

袁盎问他:“你是谁,为什么救我?”

这个司马就说:“我就是当初私通您侍女的那个侍从。”

袁盎听了大惊,并急忙逃走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错误,但同时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一些正向之处,所以不管别人身上的问题是你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而来,都不要轻易因为一个人所犯的一点小错误就完全否定他,因为这样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会让自己坠入迷惑浅薄的状态之中,只有能够理性的去看待问题,才能让自己看清问题的实相。

同时,在这件事情中我们还能够察觉一个人能够理性看待问题的益处,那就是“宽则得众”。

即便一个人身上存在错误,但如果不是原则上的事,不必对于别人的错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人生能容百川,才成江海,当你不因别人的小错误就完全否定一个人的时候,那么在无形之中你才有机会获取这个人身上存在的正面价值,同时也能深化自身的智慧和修养,这才是一举多得的结果。

处理人生得失的经典语录(人生察人观事不可一叶障目)(4)

子夏说过一句话,叫:“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意思就是大节上是不能逾越界限的,小毛病不必过分苛求。

如同袁盎的处世作风,就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包容智慧,如果他没有原谅这个侍从的错误,那么将来有一天就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狭隘和偏执而让自己丧命。

所以说人永远会因为自己的理性而获益,你能够用智慧的状态对待什么样的事,自然会因这一份智慧留下善缘福德,最后也会使其在人生中结出智慧善果。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