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厉害的爷爷(我的太爷爷)

我太爷刘智谋自民国二年1913年从后堡子带红花开始,在四厂湖(今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试种,当年就有相当好的收成。

红花的花绒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红花有抗血栓形成、抗炎、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缺氧、保护肝脏、提高学习记忆力等作用。红花籽可以榨油,红花籽油具有预防高血脂、预防脂肪肝、延缓衰老的功效。红花籽油有着亚油酸之王的称号,它是所有食用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存在,人使用它以后可以满足身体正常代谢时对亚油酸的需要。

我的厉害的爷爷(我的太爷爷)(1)

这就是太爷爷引进的红花

当然我的太爷当时并未了解红花具有如此之多的用途,他引进只为增加收入,让家人过得好一些,是位敢想敢干的人。小时候放暑假,最主要做的活就是摘红花,大人小孩每天天不亮就进地,大中午还在地里摘,刚开始手指头磨破皮硬生生的痛,再到后来磨破的手指生了老茧就不感觉痛了。

从红花开到败差不多要一个月时间,小时候困的不想摘时就说,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东西,累倒不是很累,就是站着腰疼,而且关键太瞌睡了,每天都起得凌晨5、6点钟起床。每当这时,父亲就会说是刘家的老祖宗他的爷爷刘智谋先生带进来的。

我的厉害的爷爷(我的太爷爷)(2)

红花虽好看可摘着异常扎手

另外,太爷当年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等等,这些都是我太爷发家的主要农作物。除此之外,他大力发展养殖业,因为农场地多人少,雨水充足。很适宜发展畜牧业,没过几年就粮仓满囤,牛羊成群了,成为当地的拥有土地牛羊最多的人之一。

父亲说,他爷爷很能干,是位务农高手。常常和雇农一起干活,一起吃肉喝酒,称兄道弟,有一副侠义心肠,常常接济穷苦人。所以,在1952年"减租反霸"运动中在当地群众中口碑极好,当时他主动向政府交了三处房产,共五十余间屋子,还有耕牛、耕地、马匹都交于了建立不久的新中国。土改后被新中国政府定为"开明地主",其子女均"不戴帽子"。他自己其实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一辈子只和土地牲畜打交道,只是比其他人多了一份敢拼敢闯的劲儿。

我的厉害的爷爷(我的太爷爷)(3)

小时就常常这样坐着父亲赶的马车

父亲说,他爷爷还做过一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就是为自己96岁仙逝的父亲下葬,他父亲高寿。在年岁大时,我的太爷说接他到四厂湖常住。他爹说,那我如果死在这里怎么办?我得回去,我得回祖坟去。我的太爷为留住他爹就放下豪言,"您老放心,要有那一天,我雇人抬你回去安葬"。自此他爹放心住下了,可巧不巧真的就去世在他三儿子家。

我的太爷守承诺决意花钱花力安葬他爹,当时的祖坟在北庭的后堡子,距离四厂湖如今也就半个小时不到的车程。但在当时只能是马车或步行,又加之是冬天,那时候人口稀少,天气也异常寒冷。

我的厉害的爷爷(我的太爷爷)(4)

此选自《吉县县志》一书

因太爷为他高寿的父亲准备丧后事宜,如请道士诵经、请亲戚、左邻右舍、朋友,那时候都是孝子孝孙亲自上门跪请,近的步行远的骑马,也耗费了不少天。另外还有安排车马、雇佣抬棺之人等等杂七杂八的事项,所以我父亲说,他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光停灵柩停了21天,请客请了七天。这21天,每天都杀猪宰羊,置办酒宴,周围邻居都可以去吃,甚至过路人也去。

送葬时用了十架马车,近百人轮换抬棺。因棺木不可落地,一因尊重亡者,二因孝道。所以雇佣们每12人为一组,加之天异常寒冷,走一段时间,12人就替换上马车歇息避寒。

就这样近百人交替轮换,从天不亮一直走到天黑才到达目的地。由于这一次葬礼过于隆重,也花了我太爷不少银两和精力。但这件事在当时,甚至是后来的老辈人中总是津津乐道,都一致认为我的太爷刘智谋,那绝对是个雷厉风行的厉害人。

我的太爷他也很注重文化教育,家里有办私塾。我的爷爷、二爷爷、三爷爷,还有我的父亲那一代的伯伯叔叔小时都是在自家的私塾读过书的。我的太爷他有三个儿子,我的爷爷是长子,也是他寄予厚望的一位儿子。

我的爷爷也从未让他父亲失望过,因为他是我们这些孙子孙女敬佩的,永远慈眉善目的,有着极高自身修为的,和善的一位长者。他也是一位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并积极纠错,眼光独到,心胸开阔的一位长者,他就是我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刘正泰先生。

我的厉害的爷爷(我的太爷爷)(5)

此图选自《吉县县志》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