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

在太昊伏羲陵南,紧邻河岸的龙湖西北角的龙湖岸上,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人称“上台庙”,俗叫“玄武庙”,又称狄青梳洗台。其实,这是纪念北宋狄青的庙宇。

狄青为北宋王朝的最高军事统帅(枢密使),宋仁宗怀疑狄青有兵变,“忌将帅而抑武臣”,罢了他的官,夺了他的军权,让他到了陈州。这位当年咤叱风云的北宋统军大元帅,如今英雄无用武之地,郁郁难抒其志,望京都,忆当年鏖战南北,感慨万千,梳洗台上常常披发仰天长啸。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1)

狄青(1008-1057)字子臣,汾州河西人,以卒戎起家,善骑射,初为卫士。历官西陲,善攻善守。经略判官尹珠,视狄青有非常的指挥军队的才能,认为是一个少得的帅才能,常常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谈到狄青。

于是,韩琦、范仲淹召见了狄青,询问考察。狄青语出惊人,别有见地,令二人佩服,答应要尽力全力举荐,助狄青一臂之力。范仲淹又赠狄青《左氏春秋》一书,并说道:“狄青啊,作为大将如果不知晓古今,岂不是一匹夫之勇!”狄青连连点头应诺。

从此以后,他日夜苦读,非常刻苦,自秦汉将帅兵法,无不通晓。深得韩琦、范仲淹赞赏。后举荐宋仁宗,遂官至京都指挥使。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2)

赵元昊谋反,以狄青为延州(今陕北延安)指挥使。数次战斗,他常常为先锋,临阵披戴铜面具,敌惊为天神。狄青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令敌胆颤心寒。

元昊称臣,西蕃平,狄青奉召为殿前都虞侯。这时候,狄青面涅(面涅是统治者为怕士卒逃绝,凡士卒面部都要刺号为记,称为涅)还在。宋仁宗曾经命他敷药除字,嫌为不雅。

狄青跪谢,说道:“陛下以臣有微功,屡加升迁,并非论及门第。臣之所以有今日,正因为有此脸上的刺号激励。臣愿以此教导将士,可作为劝勉之用。臣不敢奉诏除去此刺号。”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3)

仁宗想了想,说道:“卿说得也有道理,随卿所欲罢了。”

仁宗后命狄青为彰化节度使,兼知延州,又升迁为枢密副使。皇祐初年,广源州蛮酋依智高叛命,自称仁惠帝,国号大内,改元启历。广南一带久不陈兵,军同虚设。智高进军,连克黄、贵、藤、梧、康、端、龚、封八州,广州告急。仁宗命余靖为厂四安抚使,杨畋为广南安抚使,且调广东军相助,并召会秦州知州孙沔人朝。

孙知州奏道:“陛下,秦州事不烦圣上多虑,岭南事却是可忧了。臣看智高势力甚嚣尘上,官军虽已发兵讨伐,尚无有将才,恐怕未能报捷。”

过了几天,仁宗果然得到了打败仗的消息。仁宗调兵遣将,心中仍忐忑不安,哪有胜战的把握!这时,智高来信,迫逼仁宗答应他做岭南节度使。参政梁适奏道:“智高猖獗已甚,若再姑自此事,岭南非朝廷所有了!”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4)

仁宗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忽有一人出班奏道:“陛下,臣愿奉旨南讨,生擒这贼首!’

仁宗拾头一看,原来是枢密副使狄青,非常高兴。狄青在如此国家急需用人的关键时刻,挺身为国分忧。

仁宗说道:“卿愿南征,需要多少人马?”

狄青满有把握地说道:“臣行伍出身,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骏马百骑,勇敢善战的禁军万人,也便足够了。”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5)

仁宗非常高兴地立即答应,命狄青整理行装人马,火速出发南讨。狄青拜谢而退。

宋朝重文轻武,大事一般由文官决定。这次独任武人,免不得朝廷议论纷纷。谏官韩降担心有兵变,奏道:“狄青是一武夫,不应专任。”

仁宗听信,又命一个宦官为副使南讨。知谏院李兑不同意,立即上言道:“宦官不应掌兵。”

仁宗左右为难,后首相庞籍奏道:“狄青智慧足以平叛,不妨专任,如号令不一,不如不遣其他!”

仁宗听后,觉得言之有理,立即设酒为狄青送行,并诏令岭南诸军,一概受安抚使狄青统一指挥。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6)

这时候,仁宗又闻广西安抚使余靖奏报,说交趾国愿意帮助讨伐智高,请圣上下旨。狄青听后,心中实在难受,他对仁宗奏道,“陛下,借兵平寇,有百害无利,智高横纵两广,皇上力不能挟制,反借兵蛮夷,实为人耻!蛮夷贪得无厌,实为虎狼!这是让蛮夷轻视中国无兵无力!其祸十倍于智高也,实在后患无穷。”

仁宗准奏,并命不准与交趾国联兵,且岭南各军没有狄青将令不准发兵妄战,狄青人未到,已将命令发往南广。岭南辖陈曙乘狄青未到,发兵于昆仑关,被智高打得大败。狄青行到宾州召集广南各军将领。狄青问陈曙道:“日前往击昆仑关,共有名少人马?”

陈曙答道:“步卒八千,将校三十二人。”

狄青将陈曙三十二将校一一召人。当即升堂高坐,传卫士入帐,分列两旁,召陈曙于案前,厉声叱责道:“上授我特权讨伐南贼,我已在途中传令诸将不得妄战,你为何违我将令,致遭如此惨败?军法当斩!”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7)

狄青喝令陈曙拿下。之后,狄青对袁用等三十二名将校说道:“违令的罪状出自陈曙,但你们既随陈曙出战,应当努力杀贼,为什么遇贼即逃,不斩你们,不足以申明军法!”

狄青不仅如此,又令卫士将三十二将校一一捆绑,驱出辕门,尽行斩首。自此以后,大宋远征官兵,军纪严整,焕然一新。

狄青统领宋军,以荆湖南北两路大军直取智高,值上元(正月十五)节,狄青张灯结彩,大会诸将,宴饮俱欢。次日复饮,直至二更。智高间谍早有所探,放松了警惕。而狄青潜出宴席,与先锋孙节等乘夜度关。关在昆仑山(今南宁市东北昆仑山)上,在宴州、邕州(今广西省邕宁)交界,当智高闻讯赶来,宋大军已去了。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8)

宋军分为左右翼,夹击敌众,为百一员大元帅,银盔铜面,手执白旗,左右指挥,忽纵忽横,忽开忽合,杀得敌人丢盔抛甲,智高大败,被生擒五百余人。

狄青乘胜人邕州,哪知智高纵火焚城!宋军促拿智高,发现有一尸穿龙衣,大多认为是智高,请狄青上奏上请功。狄青摇头,不以为然地说道:“哪里知道真假?我宁失智高,不敢欺君冒功!”

狄青南征凯旋班师,被拜为北宋王朝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首相庞籍认为不妥,怕有兵变,仁宗并没有听信。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9)

狄青任枢密使四年,十分谨慎,但因他平素爱护部下,每一公出,士卒环拥于马前。众人议论短长,后仁宗又听说狄青的狗生了双角,并屡有青光闪烁,以讹传讹,惊动了京师。学士欧阳修和刘敞统上奏仁宗说道:“狄青掌握着大宋军队,以致于发生了狄青狗生双角的传闻。狄青不能再掌握军队了,不如调赴外任,夺了他的军权,以确保国家安全。”

这一本非同小可,仁宗细细想了,重文轻武,乃治国大策。于是,仁宗就罢了狄青的枢密使,以宰相出判陈州,这一年是嘉祐元年(1056年)。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10)

狄青到了陈州,常常闷闷不乐。在陈州龙湖的西北隅有一高台,他常常登上,梳妆披发长啸,想当年金戈铁马,银盔铜面,为国立功而南杀西战,今日落得如此下场。他仰望苍天,感慨万千,狄青要问苍天说什么呢?能说什么呢?这位当年咤叱风云的北宋最高军事长官,于出判陈州的第二年即嘉祐二年(1057年)郁郁死于陈州。

狄青死,仁宗发丧,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狄青葬在陈州。陈州有狄青墓。《淮阳县志》记载:“其荨在西北柳湖滨。或曰,在城东北四十五里青阳谷堆即是。”但无碑可考。

八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乡土故事狄青在淮阳)(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