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

29日下午

“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登上热搜榜↓↓↓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

你没听错!厦门大学开设潜水选修课,学生纷纷下水体验。老师介绍,选修课从2014年开设,要求选课学生游泳水平好,“男的能连续游400米,女的200米”,结课后可达OW(开放水域潜水员)水平。

有同学表示,刚开始练习时很恐惧,后来觉得很好玩,学完潜水后还可以考证,全球通用。网友表示:“又是别人的学校啊!羡慕了!”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2)

此前有媒体报道,厦门大学潜水课是一门吸足大众眼球的体育课程,与其它的特色体育课程一样,它的开设不单纯为了“好玩”。2014年,应海洋与地球学院海底考察的需求,学校专为海院学生开设了潜水课。

每学期选课系统一开放,潜水课的名额都会被瞬间“秒”光。由于该课程要求男生能够连续游400米、女生能够连续游200米,而且上课强度比较大,所以,后期任课老师还会再“筛”掉一些人,不过,绝大多数人都能坚持到最后。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3)

穿装备是潜水课上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乌黑笨重的潜服,半人高冰冷冷的气瓶,鸭掌般巨大的脚蹼,可以罩住半张脸的面镜……复杂、闷热、沉重,但绝不会有人抱怨这些装备。

有参加课程的同学说,“我们前几次课穿装备就要20分钟。熟练后可以扔到水里再穿,那样会容易很多。”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4)

技术和安全,是潜水课的核心词。热身过后,老师讲解了定点悬浮和有控制的紧急游泳上升的技巧,这是潜水时常用的两种技术,需要反复练习熟悉。“还有入水的两种姿势,鼓气调节耳平压,面镜排水方法,上升速度不能超过吐出的气泡,与潜伴共生呼吸,被困渔网紧急处理……”一名同学为我们细数了几节课下来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当我们问老师哪一项最重要时,老师的回答是:“每一项。” 这些知识看似琐碎,但都是最实用的技能,不容一丝疏忽大意。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5)

厦门大学官方也在网友面前秀了一波“特色体育课”。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6)

攀树课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7)

初闻“爬树课”大名,恐怕很多人都以为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那种徒手蹬腿上树的方法。先来科普一下:

“攀树”是一项借助高安全系数设备(即专业绳索)、以树木为载体的攀援运动。这项运动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后来流传向世界各地。2012年,厦大正式开设攀树课,是国内教授攀树运动的先驱。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8)

这门课可以加深对自我的认知。老师这样解释道:“当你吊在半空中,是继续向上爬还是放弃向下滑,是同学们会遇到的内心最大的自我矛盾。”一名同学向我们描述了他的感受:“当双脚离地在半空中没有支撑点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恐惧的,是一种没有着落感,茫然的害怕。”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9)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0)

帆船课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1)

1.5×4平方米,3小时,

8个人,1片海。

狭小的空间,

与外界的阻隔,

8个互不熟悉的人。

他们必须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因为他们必须面对彼此,依靠彼此,别无选择,而海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状况,将是检验他们生存能力、叩问他们真实内心的大冒险。

听起来很刺激?这是厦大帆船课的日常。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2)

打绳结是学习驾驶帆船的必修课,出海航行,学会打绳结至关重要,绳结要求在强力牵拉下不会松结,在牵拉后又能快速解开,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实在不易。

“你在学校里会打,到了船上不一定会,换个角度又不会了,我们练习必须360°无死角,怎样都能打!”

赛艇课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3)

胆大心细重配合,是学习赛艇的必备素质。

“1、2、3号平桨,6号、8号按一点,7号抬,7号、8号倒一点。”岸上,老师不断发出指令,时不时纠正坐姿、握桨方法、划桨动作。每个人都小心翼翼,既要完成动作,又要维持平衡。

“他们太紧张了,只有胆子大了才能划起来。”老师神色略带忧虑。话音未落,赛艇突然大幅度晃动一下,“啪——”所有人下意识齐刷刷把桨平拍在水面上,艇身稳定下来,老师喜笑颜开:“刚刚你们的应激反应,动作到位又整齐,简直完美!”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4)

一些网友表示,在一些其他学校也有开设这门课程。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5)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6)

自由潜水专业介绍(厦门大学开潜水选修课)(17)

其实,国内很多大学的选修课都越来越丰富多彩了。以下这些学校的特色选修课,你见过吗?

浙江工商大学

《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课

浙江工商大学在2016年开设了一门叫《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的通识选修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冰淇淋、鲜肉榨菜月饼等。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陈老师介绍这门课是针对食品专业以外的同学开设的一门通识课,可以让其他专业的同学们体验食品加工的基本过程。该校用摇号的方式选课,有同学表示这门课口碑很好,选课全“凭运气”,选了两年才选到这门抢手课。也有学生表示:在这门课上自己亲手制作食物很有幸福感,而且比外面卖的更好吃选修课做吃的!

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

复旦大学 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12位教授开设了一门新通识课程,叫“似是而非”,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伪科学”。据悉,选课人数超过1000,站着听课的学生每周都有。

西南交通大学“美食课”

涮着火锅,吃着牛排,就能把学分修了,这样的好事你碰上过吗?

在西南交通大学就有这样一门“美食课”。课堂里摆着的不是课桌,是火锅桌和料理桌。鸭肠毛肚、豆芽青菜,各种火锅料应有尽有。在课堂上老师现教现涮,学生现学现吃。这门选修课一公开就被学生们挤爆了门槛。

不过,可别真当这门课只要吃饱了就能过关。老师领进门,涮锅在个人,到了之后的课程,那可就得自己涮火锅给自己吃了。要是一不小心做出了黑暗料理,那可就得自己做的饭,含着泪也得吃下去。

白鹭洲知政(hxdbxw)综合福建日报、北晚新视觉网、学校共青团、中青网教育、厦门大学、梨视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中新社等

编辑:念佳丽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