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为什么会得荨麻疹(冬季容易患的皮肤病)

眼下正值冬季,皮肤科的门诊患者又排起了长队。在冬季,哪种皮肤病更容易发生,原因又是什么?一旦“中招”应该如何处理?

秋冬季为什么会得荨麻疹(冬季容易患的皮肤病)(1)

有些皮肤病只在冬天上演,比如冻疮、寒性荨麻疹等,当然除了这些还有皮肤瘙痒症、结节性红斑、带状疱疹、鱼鳞病、单纯疱疹等也会高发。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寒性荨麻疹

【首先荨麻疹是什么?】

荨麻疹( urticaria)是一种暂时性、瘙痒性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以皮肤黏膜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

这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高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真皮水肿反应。

秋冬季为什么会得荨麻疹(冬季容易患的皮肤病)(2)

【流行病学】

常见,有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次荨麻疹。特发性荨麻疹患病率0.5%~1.5%。

秋冬季为什么会得荨麻疹(冬季容易患的皮肤病)(3)

【病因与发病机制】(这一段不好理解,可以仔细读一下)

病因复杂,环境中的理化因素均可能引发本病,如感染、食物、药物、温度变化、飘尘、花粉等;

自身疾病,如特应性体质,自身免疫病患者也易发病。

按发病机制,荨麻疹可分为免疫机制介导的和非免疫机制介导的荨麻疹。

免疫机制者又分为变态反应性补体介导自身免疫性3种。

变态反应性者多数为I型变态反应,由1gE介导。特异性IgE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产生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一系列症状。Ⅱ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患者,可发生于输血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等。Ⅲ型变态反应为荨麻疹型血管炎,常由于抗原较多,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使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及水肿。血管炎型荨麻疹单一皮损多持续24h以上,而不像普通型者多在24h内消退。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包括2种情况:

①患者血液中含抗IgE的自身IgG抗体,可以与肥大细胞表面结合的IgE结合,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引发风团;

②患者血液中有 Ige Fc受体的自身IgG抗体,直接与高亲和力 Ige Fc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非变态反应荨麻疹多为组胺释放剂所致,多种药物,如阿托品、吗啡、奎宁、阿司匹林、毛果芸香碱、哌替啶、多黏菌素B、可待因、吐温-80、维生素B1、筒箭毒碱及多种动物毒素等。还有某些食物如鱼、虾、肉、蛋、蘑菇、草莓、茄子、竹笋、菠菜、苹果、李子,酵母、水杨酸、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等。与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有关的荨麻疹如阿司匹林及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荨麻疹,可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有关,不是变态反应。

还有的荨麻疹目前机制不明。

【临床表现】

自觉瘙痒,少数可伴有发热、关节肿痛、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气憋、呼吸困难、心悸等全身症状。查体可见大小不等的风团。根据风团是自发出现还是需要物理因素诱发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物理性荨麻疹。自发性荨麻疹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每周发病超过2d,病史在6周以内者为急性荨麻疹,6周以上者为慢性荨麻疹。非每周发病,发作间隔较长者为间歇性荨麻疹。自发性荨麻疹单一风团多在24h内消退。超过24h不退应考虑荨麻疹性血管炎。如同时出现发热、关节痛、蛋白尿及血白细胞升高等,称为血清病样综合征。

秋冬季为什么会得荨麻疹(冬季容易患的皮肤病)(4)

【寒性荨麻疹是什么?】

寒性荨麻疹是特殊荨麻疹的一种

寒冷性荨麻疹: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2种。

获得性表现为受冷后数分钟出现风团。如在游泳时发生寒冷性荨麻疹,可致溺水死亡。进食冷饮,也可引起喉头肿胀。此型可用冰块试验诊断,即将小冰块放置于前臂皮肤上5min,如局部诱发出风团可确诊。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常于幼年开始发病,于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性风团,可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白细胞升高,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辅助检查】

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及抗核抗体可以阳性也可阴性。


【治疗】

西药常用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拮抗剂或二者联合治疗。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部分患者有效。

抗生素青霉素或四环素等可使部分患者完全缓解或症状改善。

对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在发病期间可采取“脱敏疗法”,即从用温水洗脸逐渐过渡到用凉水洗脸,适应一段时间后接触凉水或冷空气就可避免出现过敏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对多数患者有效,但水温不可太低,不能低到有冰凉的感觉,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原发性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比较困难,继发性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需治疗其原发病,原发病好转,则荨麻疹也会随之好转。

寒性荨麻疹中医治疗

中药中医以为本病证属风寒外袭、不和,故扶正散寒,调和营卫为其基本治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