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狼狈为奸:成语故事之旅杜口裹足

成语故事大全狼狈为奸:成语故事之旅杜口裹足(1)

成语故事大全狼狈为奸:成语故事之旅杜口裹足(2)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

前方到站:杜口裹足

典故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史记·范雎传》

范雎刚到秦国时,秦昭王并没有重视。范雎在驿馆里等秦昭王召见等了一年多。当时秦国的大权由宣太后和国相穰侯把持。有一次,穰侯打算越过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的纲寿,想借此扩大他的陶邑封地。范雎听说此事,立刻上书给秦昭王,请求面见昭王。秦昭王这次终于给了他机会。

等范雎来到王宫门口,不管不顾地就往里走。这时秦昭王的车驾也到了,旁边的宦官看到范雎这么不懂规矩,就生气地喊:“大王到了!”

谁知范雎说:“秦国哪有大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秦昭王听了这话,不但没生气,反而向范雎深施一礼,范雎也还了礼,目睹此事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等到秦昭王让其他人退下,堂上只剩下他和范雎。秦昭王向范雎求教,范雎却支支吾吾,似乎不愿开口,秦昭王一再表示诚意,终于,范雎开了口。他引经据典,举了姜子牙遇到周文王、伍子胥帮助吴国称霸等例子,阐述自己来到秦国却不得重用,但丝毫不减对秦国的效忠志向,哪怕因为献言献策而获死罪也在所不惜。

最后他说:“我担心的事只在于,如果我就此死了,天下的贤人看到我为国尽忠却获死罪,于是都杜口裹足,不再来秦国效力了。现在您既害怕太后的威严,又被奸佞臣子迷惑,自己身居深宫禁院,离不开左右近臣的把持,浑浑噩噩。这样下去,从大处说国家灭亡,从小处说您自己岌岌可危,我所担忧的,只有这个而已。至于说穷困、屈辱一类的事情,处死、流亡之类的忧患,我是从不害怕的。如果我死了而秦国得以大治,那我死了比活着更有意义。”

秦昭王被范雎一番话感动,决心完全信任范雎。范雎听了向秦王拜了两拜,秦昭王也连忙向范雎拜了两拜。于是,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王削弱太后和穰侯为首的贵族势力,巩固王权,然后采用“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逐步蚕食魏、韩等国,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释义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好故事在这等你呢

成语故事大全狼狈为奸:成语故事之旅杜口裹足(3)

成语故事大全狼狈为奸:成语故事之旅杜口裹足(4)

成语故事大全狼狈为奸:成语故事之旅杜口裹足(5)

发稿:兰花

校对:阿柴

审稿:朱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