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基础理论思维导图(中华护理教育第11期)

自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各地各校积极努力扎实推进,在统筹规划、示范引领、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育人成效初步显现。2021年《中华护理教育》第11期课程思政专题组织了4篇文章,内容包括护理管理学、护理学导论、妇产科护理的“课程思政”建设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思政育人实施成效的质性研究,供读者参考。

护理管理学课程中的渐进式“课程思政”设计与应用

作者:任然 任辉

护理教育基础理论思维导图(中华护理教育第11期)(1)

本文第一作者:任然

目的 探讨渐进式“课程思政”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的实施路径及效果。方法 基于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个体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渐进性特点,按照“明理-笃信-践行”的顺序,设计并开展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专家、教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专家和教师认为渐进性“课程思政”设计符合教学规律、意识形态确立规律,案例选取得当、呈现方式灵活,学生参与度高,授课效果好。13名学生中,92.3%的学生认为学习渐进式“课程思政”后有所收获;100%的学生偏好社会热点解读、临床案例的思政元素;76.9%的学生偏好视频短片、动画或幻灯片展示形式;教学方法满意度为92.3%。结论 渐进式“课程思政”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管理意识,提高专业素养。

“叩问初心”启发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李现红 周启迪 陈嘉 王红红 曾慧 杨敏 李旭英

护理教育基础理论思维导图(中华护理教育第11期)(2)

本文第一作者:李现红

目的 探讨“叩问初心”启发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改革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护理学导论课程进行以“叩问初心”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并在79名护理专业新生中展开启发式教学。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和小组焦点访谈法评价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及教学体验。结果 教学后学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专业未来维度得分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组焦点访谈的结果显示,以“叩问初心”为主题的授课有助于提升护理新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增强了其专业信念和专业自豪感。结论 以“叩问初心”为主题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护理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情怀。

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理实结合”思政育人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作者:冯蓉 许红 夏立平

护理教育基础理论思维导图(中华护理教育第11期)(3)

本文第一作者:冯蓉

医教协同背景下,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在课堂理论、实训教学、床边见习、社会实践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该文从教师队伍、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思政资源、融入路径等方面,阐述了妇产科护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方法。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思政育人方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可为医学院校探索“课程思政”方案提供参考。

护理专业实习生在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体验

作者:禹小燕 李知音 唐莉 赵雨欣 李亚敏

护理教育基础理论思维导图(中华护理教育第11期)(4)

本文第一作者:禹小燕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实习生参与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心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对参与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的15名实习生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累计进行15次访谈,共计425min,访谈资料63526字。共提炼3个主题: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理想信念的坚定、医德医风的陶冶。结论 护理专业实习生参与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具有良好的体验,思政育人方式及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政育人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方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