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公母喜鹊的区别(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

鸟儿自由的翱翔在蓝天,很是令人羡慕,似乎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天空有一定的向往。翱翔于天空的鹰,展翅飞行的鸟儿,肆意飞舞的昆虫,天空中漂浮的白云,都能够引起人们对飞行的幻想,中华古代传说当中,也透露着相当多的对飞行的渴望。

古代不管是宫廷的院体画还是流传在世间文人画,有许多都是以飞翔于天的鸟儿作为主题。在国画当中鸟类出现的次数不少,但这些鸟类都是些什么含义呢?如何欣赏这些以鸟儿为主题的国画呢?

咱们立刻进入正题~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

鹦鹉:英明神武,英姿勃勃

鹦鹉是“英武”的谐音,它们的鸣叫声听起来清脆而又积极向上,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所以国画当中的鹦鹉也有英明神武,英姿勃勃的意思。鹦鹉羽毛的颜色丰富,可以说是所有鸟类当中羽毛颜色最丰富的一种,若是在一幅看起来平静的画面中,加上一只活泼的鹦鹉,能够使得整个画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国画中公母喜鹊的区别(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1)

喜鹊:幸福美好即将来临

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喜鹊认作是吉鸟,并认为它们能够报喜,在国画中,若是出现两只喜鹊,则是代表“喜事成对”的意思。“梅”与“眉”同音,如果画面的当中出现喜鹊站立在梅花的枝头,这便寓意的是“喜上眉梢”。

国画中公母喜鹊的区别(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2)

“喜鹊登梅”也不只是出现在水墨画当中,它是中华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也常常被作为预兆吉祥将至的雕刻题材,有许多人喜欢在家中放上几个包含“喜鹊登梅”元素的作品,来表示好运将要来临。

国画中公母喜鹊的区别(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3)

麻雀:顽强,不被打倒的精神

麻雀和“鸾凤孔翠”、“鸥鹭雁鹜”相比,它更加的亲近人们的生活,它们常常住在我们的屋檐下与我们一同倾听雨声,冬天到了,当所有鸟雀都归于静谧的时候,麻雀仍然活跃,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用快乐的小身影粉饰平淡无奇的冬天,它们不像其他鸟类一样娇弱,被冬天的严寒所打倒,这正是顽强的象征。


国画中公母喜鹊的区别(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4)


国画中公母喜鹊的区别(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5)

鸽子:寓意和平,家庭和睦

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鸽子被视为是和平、家庭和睦的标志,每逢重大节日的时候,人们都会放飞鸽子以表达对和平的期盼,中国养鸽子的历史悠久,鸽子的形象,最早的出现在商代,自唐代开始,就有喜好画鸽子的名家 。

国画中公母喜鹊的区别(生活中常见鸟类在国画中的寓意)(6)

小总结

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空就抱有一定的向往,在中华传统艺术——国画中,就有许多鸟儿的身影出现,许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鸟类也出现在了国画当中,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 鹦鹉:英明神武,英姿勃勃。
  • 喜鹊:幸福美好即将来临。
  • 麻雀:顽强,不被打倒的精神。
  • 鸽子:寓意和平,家庭和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