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的人生态度 谁破坏了我等着看芳华的好心情

电影芳华的人生态度 谁破坏了我等着看芳华的好心情(1)

很少会主动跟他人分享某本书或某部电影的感受和看法,除了那一两个聊得来的朋友,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或欣赏某一幅画等,在我看来,这都是非常个人的事情。当然,除了这些方面的专业评论人士或者你本身乐意与别人交流、分享。

还记得大学时的一门选修课上,名为《文学与人生》,之所以会选这门课,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的名字,听起来多文艺,多高大上!可没想到在课上,老师还是让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派代表轮流上去讲课。期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拷了一份同样的文件回去,这就是考试重点。对此,内心多少会感到失望。

文学对于我是什么?它是能暂时让我“脱离”现实生活的轨道,尽情发挥自我想象力,在脑海构建起一个个引我入胜的美好或丑陋或既不美好也不丑陋,再或既美好又丑陋的世界。在那里,我可以思考,可以放空,可以紧张,可以松口气,可以开心,可以悲痛欲绝,可以……。反正,就是我自己说了算。

好了,书看完了,笔记也做得七七八八了。我就来谈谈个人对《芳华》这本小说的感受,仅仅是感受,好缓和一下不知道被谁破坏的好心情。

《芳华》,英文名《You Touched Me》,作者是严歌苓。由于我不太会总结故事,所以“不得已”抄下了封面的简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少年男女从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某部队文工团,担负军队宣传的特殊使命。

主要人物有刘峰、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和萧穗子。好,就到这里。下面我本着不剧透的原则来谈谈读完的一些感受,相信有不少人已经读过了。

虽然没有看过何小曼的眼睛,但我想如果能见到的话,应该会被那双眼睛所吸引的:

“何小曼整个人可以忽略不计,就那双眼睛长对了,黑得就像秘密本身。”

这算为后面的叙述埋下了伏笔。后面还提到:

“小曼眼睛的精彩凝聚力得益于她的中度近视。有次在昏暗的后台,她用扫把来回扫一小块地方,原来她把屋顶漏进来的白色光斑当粘黏在地板上的化妆棉纸清扫了。”

看到这里,我笑了出来,真可爱。人们不是常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反之亦然。而可爱之人也是有可怜之处的。

何小曼有一个妈妈,谁都有妈妈。而她说,嫁给继父的母亲就不再是亲妈。

在这点上,我一个要好的朋友有相同的感受,娶了继母的父亲就不再是亲爸。初中的时候,不知多羡慕她有个那么疼爱自己的爸爸,后来,他娶了继母,对方带来了一个小妹妹。曾经以爸爸疼爱自豪的她对我说,渔儿,你不会知道当爸爸伸手管你要钱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滋味,他不再是我那朋友的亲爸,他是继母的丈夫,是继女的新爸爸。对于家庭重组的这个问题,人们不会感到陌生。离婚率越来越高,类似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小曼的头发难梳,母亲把她梳得疼极了,比弟弟揪还要疼,疼得她眼泪盈眶。”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后来跟很多朋友聊起这个,她们也颇有同感。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对母爱的一个普遍的疼痛记忆。就算我妈把我的头发扯得疼得惨绝人寰,那又怎么样?我愿意,证明她爱我呀,还可以向同学、伙伴们炫耀。不知道小曼会不会有同样的想法呢!后来,真的痛的实在受不了了,我才自己扎的。

小说里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那个粗陋填塞的海绵乳峰不过演出了我们每个女人潜意识中的向往。”

电影芳华的人生态度 谁破坏了我等着看芳华的好心情(2)

丰胸广告现在随处可见,在办公室里,不管男女同事已经不太会忌讳谈论这个话题,会说诸如,你这样的不需要去丰胸了,你就……

上大学的时候,在女生宿舍里这个话题能从开学聊到毕业。宿舍里四个女生,三个是B Cup或以上,我拉低了平均水平,刚开始还会感到自卑,后来想想,算了,是你的始终是你的,不是的话,也不要强求。脸皮越来越厚了,起码不再为拖宿舍后腿感到愧疚。

在七十年代,这个话题不能随便聊,那是有关风化、作风的。更不要说在胸罩里塞海绵被发现了,在那个年代,就连想突显一下这个女性特征都是不被允许的。但为什么郝淑雯就能光明正大地凸显和利用自己胸大这一优势呢?

电影芳华的人生态度 谁破坏了我等着看芳华的好心情(3)

“也许小曼是我们当中唯一一个真正识得刘峰善良的人。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雷锋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就是善良吗?”

刘峰触摸的人不是淑雯,不是小曼,不是穗子,偏偏是林丁丁。所以他被下放了。善良的人,太完美的人或事物都会让人产生嫉妒之心。不管是从前在校园里,还是在职场上,遇到一个善良的人或完美的人,大家窃窃私语,他对我好是不是有什么目的?他怎么可能会没有缺点?他的内心肯定有很阴暗的一面。诸如种种。

在小说里,在那个年代,刘峰已经不是人了,后来的小曼也是,他们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标榜,代表什么,标榜什么,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又或许,就算知道也不敢说自己知道。

“应该说年轻的政治部主任颇有才华,把战地天使的心理活动杜撰的催人泪下,坐在大礼堂里的中学生们哭了。坐在最前排的几个小女孩哭得呜呜的。小曼是不会哭的,有人疼的女孩子才会哭。”

电影芳华的人生态度 谁破坏了我等着看芳华的好心情(4)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会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喜欢播各种爱父母,爱老师的演讲给我们看,里面那个又矮又胖的中年男人激情澎湃地忘情演说,“同学们,想想敬爱的父母,老师为你们付出了多少,……”

是的,我知道,比谁都清楚,不需要你来告诉我。听完演讲,不少同学眼眶里热泪就要掉下来了。

还有第二个环节,老师让一些同学起来讲述对父母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后来,几乎全班同学都哭了。老师最终的武器就是那句口号:“分分分,你们的命根,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你们要争取把分数提上来!”

我爸爸小学没毕业,妈妈初中毕业,他们告诉我,学习是为了你自己的,你不是为了别人而学习。很感谢他们清楚地告诉我这一点,让我明白:为自己而学习,为自己去努力,这样你会有明确的目标,才会加倍去付出,在你失败的时候,不会趁机去埋怨旁人;这样你有了能力以后,也能懂得去回报,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那位善良的同桌还一边擦眼泪,一边对我说,你好坚强,好理智。还好,我以为自己会被认为很无情,很冷漠呢!这样看来,自己还是幸运的。

除了让我们看这类的演讲,历史老师还会放战争片给我们观看。影片结束,一个高高瘦瘦,戴眼镜的历史老师发怒地对我们说:你们怎么不哭,不流眼泪?现在开始,没流眼泪的同学不能出教室!接下来,没有哭的同学都坐在教室里用尽各种方法挤眼泪。那场面至今记忆深刻。

那位老师应该是担心我们是或成为冷漠的一代人,希望用这种方式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爱,爱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可又是谁告诉我们爱是深沉的,是不轻易说出口的?就连“对不起”也是。“爱”不是一句话能说清道明的,就像很多女人不相信嘴里轻易蹦出来的一句“我爱你,宝贝”的男人一样;它也不应该是冲动的,不应该完全由我们眼里分泌的泪水来诠释。“爱”应该是冷静的,是经过我们的大脑思考的。那样是不是会避免某些莽撞、冲动造成的后果呢?

“几条胳膊拉住她,还有我,还有我,您还没给我签呢!所有的年轻小脸都凑到她身上了,别忘了,你们过去可是不要触碰我的!”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那个“触碰”不只是那次刘峰对林丁丁实实在在的触碰,它也是对小曼脆弱心灵的“触碰”。心灵被“触碰”的伤害不亚于肢体的触碰。那一次肢体的触碰让刘峰“失去”了一只手臂,而对心灵的“触碰”足以导致小曼精神分裂。

“人品有什么用?什么叫好人?我们这些女人作为情人的那部分,对‘好人’是瞎着眼的。郝淑雯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她把同情、善意,甚至崇拜都给好人,哪怕触碰一把,也可以偶然想开,对好人慷慨一番;但激情爱情婚嫁,还是把好人关在门外。”

是啊,身边的女性朋友没有不遇到渣男的,包括我,要说是“遇到”,不如说是我们自身的选择,视觉的抉择也好,体内那抑制不住的荷尔蒙的选择也好,事情已经那样了。或许这对我们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也或许没有,关系大不大,关键在于本人内心的想法以及做出的抉择。一旦发现抉择出错了,我们不是还有机会改正嘛!

不管《芳华》这本小说里面那些人物的命运如何,对于我们这些读者,这些旁观者来说,最重要还是当下的生活如何、工作怎样、学习成绩好不好。就像书里说的那样:

因为我们的卑琐自私,都是与生俱来,都被共同的人性弱点框定,我们恨,我们无奈,但我们又不得不跟自己和解,放过自己,我们无法惩罚自己,也没有宗教背景和境界想到“原罪”。

电影芳华的人生态度 谁破坏了我等着看芳华的好心情(5)

我不过是想想开开心心去看场电影,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映,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如此忍心破坏了我这份好心情。奇怪的是在这里面,我是没看到有哪些敏感的、不能触碰的话题。如果你看到了,记得别说出来哦!我还等着去电影院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