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高中发展前景(何须浅碧轻红色)

本人从教30年,担任高中校长16年,其中在苦心经营凤山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的12年里,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率领团队,创办、发展和壮大了凤山高中,虽然彩虹伴着风雨,欢笑夹着泪水,但我们见证着我县高考一本生从无到有、从个位到十数的增长,本科生从个位数到三位数的攀升看着山窝窝每年飞出的一批金凤凰,我总是欣慰不已尤其是我率先在河池市创办初、高中六年直升班以来,凤山高中高考一本上线率、985和211院校的录取率逐年增多,赢得了上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我虽然离开学校工作4年,但对教育的情怀永不消失,对凤山教育未来的发展一直思索不已以下就是本人对凤山高中教育发展所作的一些肤浅的思考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凤山高中发展前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凤山高中发展前景(何须浅碧轻红色)

凤山高中发展前景

本人从教30年,担任高中校长16年,其中在苦心经营凤山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的12年里,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率领团队,创办、发展和壮大了凤山高中,虽然彩虹伴着风雨,欢笑夹着泪水,但我们见证着我县高考一本生从无到有、从个位到十数的增长,本科生从个位数到三位数的攀升。看着山窝窝每年飞出的一批金凤凰,我总是欣慰不已。尤其是我率先在河池市创办初、高中六年直升班以来,凤山高中高考一本上线率、985和211院校的录取率逐年增多,赢得了上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我虽然离开学校工作4年,但对教育的情怀永不消失,对凤山教育未来的发展一直思索不已。以下就是本人对凤山高中教育发展所作的一些肤浅的思考。

、凤山高中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凤山高中近几年招生情况

凤山县人口约20万,近几年初中毕业参加中考考生平均约2300人,其中A 等级考生约70人,A等级考生约200人。凤山高中每年平均录取新生1300人,录取到A 等级考生约10人(今年17人),A等级考生约40人(今年100人)。凤山高中每年在校人数约4000人。

(二)高考一本数量增加,重点院校录取率增多

经过2016年“零一本"的巨痛,随着2018年直升班高考12个一本生的诞生,连续两年20个以上一本生的保持,以及在国家专项计划的支撑下的985、211院校录取的增多,社会和家长对凤山高中教育的认可度也有所提高。比如,今年中考录取,录到A 等级17人,A等级100人,创造凤山高中录取优秀生源的新历史。

(二)喜中参忧,乐里思危

因为得益于直升班的优质生源、国家专项计划政策以及政府对师生的重金奖励,凤山高中的高考成绩与自身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实在可喜可贺。但横向与市内的高中兄弟学校相比,一本上线人数仍居末位。本科上线人数仍难于突破200人,还落后于邻近的天峨高中。可见,凤山高中的教育并未获得大面积的丰收。本科毕业生少,高职高专毕业生多,就意味着未来我县建设的生力军就是大专生,人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另外,看似轰轰烈烈的政府的重金多奖励重点班的师生,而广大普通班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并未真正调动起来。现在学校还搞专门的空调房配备给尖子生,各项政策向尖子生倾斜,引发普通班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管理的不满,确实也影响教育的公平性。还有每年上千初中毕业生无高中可读,令人担忧。

二、对凤山高中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扩大办学规模,改变办学方式

普及高中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凤山每年2000多人的中考考生,凤山高中只录取1200多人,远不能满足学生就读高中的需求。应该尽快建设第二所高中,分流成绩靠后生源,让所有学生完成高中学业。这样,凤山高中可以招收相对优质的生源,便于学生管理和促进高考教学质量的提升,避免生源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从而影响对优生的培养。也可以两所学校均衡录取新生,形成竞争态势,从而提高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加高考本科的上线人数。

(二)稳保师资力量,强化队伍建设

教育发展靠学校,学校发展靠教师。教师招聘要把握好时机,至少提前半年到区内外重点高校招聘,不要等到开学少老师才急匆匆地从乡下学校选调,出现学历、资历不合格现象。应该向巴马县学习,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并给予优厚待遇。对外来教师,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而不是工作服务到期还死卡不放人。之前因方式不当,适得其反,令欲至凤山工作的人望而却步,担心一进不能出。“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对本县教师需要外调又符合条件的,也应大开方便之门。否则本县毕业生也担心进来出不去而宁可不归。

新教师要不断地打造和参加继续教育才能快速成长。学校必须要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且真正进落实到位。这种培养也不是简单地“走出去,请进来”,如,外面有什么活动就一窝蜂的涌出去,请个专家到校作一个报告大家就去听听。这些都是流于形式的教师培养,效果不大。学校要抓好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搞好课题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实施科学激励机制等,为教师成长提供锻炼平台,让教师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工作的获得感。本市的环江高中可以作为样板。环高十多年前也和凤高相差无几,但该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令人刮目相看。他们除了留住和招收到优秀生源外,关键就是狠抓教学教研改革和教师的培训。凤山高中可让学校分管教研的领导、教科处领导和教研组长到环高脱产学习,回来参照实施。

(三)科学遴选,组建学校班子

一位好校长、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不同于其他部门,没有团结奋进的好领头羊,就会贻误几代人的。学校班子的遴选,不能只是传统的由主管部门确定候选人,然后让教职工通过打勾的形式来测评,这其实带有很重的人情色彩。考核部门应召开后备人员座谈会,让大家场所欲言,为学校发展献谋献策。考核人员通过察言观面,对后备人员有个初步了解;接着,让后备人员把治校方案形成书面文字,通过领导、专家进一步论证,从一定程度上发现一个人的思维和管理能力;再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让这些后备人员作竞聘演说;然后,再票选。这样的选举更显得民主、公开,教职工自己选出的领导,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会心悦诚服。

(四) 建章立制,制度管人四千多人的校园是一个大林子。“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管人难管,制度管人才成规矩。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学校到部门一定要有一整套一系列合法、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一定是通过校务会、教代会、各部门、教研组,甚至家长会进行多方论证确立。规章制度一旦形成,就是学校的“法律”,全校师生务必人人遵守,全校人员必须照章办事。

(五)优化软硬环境,争取教育最佳效果 

强化软实力,建设硬环境,是学校管理者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也是树立学校形象的必走之路。软实力强大与否,决定了一所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 

学校要注重凸显质量立校以增强软实力。学校一般对此有着共识,但对“质量”内涵的全面理解则存在偏差。办学办出高质量,不仅仅在于多了几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而且要看学校是否“五育”并举,是否“五花”盛开。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进步,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注重坚持管理出效益以体现学校的软实力。为了向管理要效益,学校要勇于探索,创新出了许多管理方法和模式。如封闭式管理、军事化管理、民主治校、扁平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等,从管理学上讲,每一种模式都闪耀着一定的智慧光芒。要采用或创新哪一种管理模式,关键是要结合本校校情,因校制宜。 

注重构建校园文化以积储软实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就是对学生群体性的心灵教化与气质塑造过程。坚持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茁壮成长,自然水到渠成。学校的硬件建设必须摒弃追求豪华之风,质朴而实用,简约而统一的校园风格,会有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校园中每一处景致的设计或建设物的施工,都要把“育人”这一永恒的主题元素渗透进去,致力营造一种校园里处处陶冶人、时时教育人的雅致氛围。

(六)扩大优生培养面,留住中考优质生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厨师也要有好食材。抓好小学和初中教育是根本。试想,如果我县每年中考能有10%的A 等级考生,市高和几个重点高中录取后,自然还有留读凤高的。但现在的情况是,我县A 等级的考生还达不到市高录取指标,可怜的100多个A等级考生也多被诸如环高、宜州一中等抢录。培养优质中考生源仅靠凤高直升班还远远不够,要让全县初中学校全面开花。现在县城已有三所初中,集中了全县80%的初中生,应该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不再是凤中、民中两枝并秀。留住优质生源的办法,除了与奖金和绩效挂钩以外,县政府能否出台相关文件,实施县、乡镇领导干部和初中校长负责制和追究制。这样狠抓两三年,抓出成效后,教师有成就感,家长有幸福感,学生有成绩感,自然就走上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如都安、环江,好生源自然不愿去市高而是留在本地高中就读。在家门口读高中,减少家庭经济开支,享受优遇条件,一样能上好大学,家长、学生皆大欢喜。

(七)做好高考精准备考工作,务求实效

高考备考不仅是高三才做的事情,而是从高一就认真抓好。时常围绕“八题”做好高考备考工作:把握时代主题,关注社会话题,剖析高考真题,科学确定专题,使用合适试题,找到学生问题,编制有效习题,教会学生答题。这“八题”可以说是高考备考的具体原则。 把握时代主题,教师要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把握各年高考动向,真正明确高考有哪些变化,从而明确方向,切勿经验主义;关注社会话题,特别是对文科来讲更重要,一些题的背景都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对理科来讲就是掌握一些有用的高考信息;剖析高考真题,这是我们确定复习备考专题的重要依据之一;确定科学专题,在研究课标、考纲、考试大纲说明,考试评价体系、高考试真题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备考专题;使用合适试题,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选题;找到学生问题,就是要通过考试找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编制有效习题,就是通过找到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制习题,让学生强化练习;教会学生答题,答题有一定的技巧,一定要改拿的分一定拿来,要把知识和能力全部转化为分。

(八)办好体艺特色教育,让高中教育锦上添花

仅从高考文化分与兄弟学校相比,目前凤山高中不占任何优势。因为中考录取最低分数均比邻近高中低了近100分。这就需要凤山高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体艺特长生培养方面下功夫,办出自己的特色来。体艺高考,文化分仅需普通生的70%即可被同批次的高等院校录取。农村孩子多能吃苦耐劳,身强力壮,只要科任教师能够科学训练,体育术科高考成绩一般不难达到。美术、音乐特长学生也不少,以往通过培训参加高考也多能上术科线。学校要从领导层面动员学生参加体艺培训,消除文化成绩差的学生才学体艺的误区。其实,学习成绩中等者参加体艺高考更占优势。这类学校,离凤山不远的贵州省独山县高中可是借鉴和学习的对象,该高中每年体艺本科生都在200人左右。

以上几点,是我对凤山高中教育思考的主要内容。我想,如果凤山高中能够扎实做好以上八个方面的工作,就能自成一体,彰显凤高办学特色,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当然,这些内容不是很成熟,见解也肤浅,望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