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什么时候计提合适(所得税计提怎么计算)

所得税计提的计算需要分为两种情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企业所得税什么时候计提合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企业所得税什么时候计提合适(所得税计提怎么计算)

企业所得税什么时候计提合适

所得税计提怎么计算?

所得税计提的计算需要分为两种情况:

1、企业所得税的计提

计提企业所得税时,当期应缴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费用和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需要注意这里的收入和费用,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即可,不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

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调整,在企业所得税汇缴清算时进行即可。毕竟,汇缴清算就是一个查缺补漏的阶段。

(2)税率

对于税率来说,企业所得税的一般税率是25%,低税率是20%;对于符合规定的高新企业来说,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15%;小微企业计提企业所得税时,减按20%税率征税。

另外,小微企业根据实际纳税额,还可以享有更大的优惠,实际税率最低可以达到2.5%。

当然,企业也需要根据自己实际适用的税率进行计算。其实企业在实际申报时,税率方面都是系统带出来的,我们并不需要进行选择。

2、个人所得税的计提

个人所得税在改革之后,也是需要进行计提的。具体计提时,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基本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合法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在计提时,需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的年度累计额进行计算。当然,相应的扣除也是年度累计额。

(2)基本费用

计提个税时,基本费用属于定额扣除。基本费用年度扣除限额是12000,月度扣除限额是每月5000。在基本费用方面,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和收入的高度没有关系。

(3)专项扣除

这里的专项扣除,就是我们实际承担的“三险一金”。注意即使企业给我们缴纳的是“五险一金”,在计提个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也是“三险一金”而不是“五险一金”。

之所以是“三险一金”而不是“五险一金”,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承担的只是“三险一金”,其他“两险”不需要我们个人承担。

可以扣除的“三险一金”和我们的实际工资收入有直接的关系。工资越多,可以扣除的金额也就越多。毕竟,“三险一金”的计算基数是我们的工资薪金所得。

(4)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已经由六项变成了七项专项附加扣除。

七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内容是:赡养老人、继续教育、子女教育、婴幼儿照护、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

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每人每月可以扣除的金额也会差异巨大的。当然,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不能同时在税前扣除。

(5)其他合法扣除

对于其他合法扣除而言,主要指的就是个人捐款。当然,这个涉及的情况比较少。毕竟,正常的工薪族,实际生活并不容易。当然,我们有能力后,也会尽力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

(6)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在计提时,适用的税率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也就越高。另外,速算扣除数和税率有一一对应关系。速算扣除数主要就是为了计算简便。

详细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如下:

个体户需要计提个税还是企业所得税?

个体户需要计提的是个人所得税,而不是企业所得税。具体来说,个体户的业主需要缴纳的是个税,而不是企业所得税。

当然,个体户需要计提的是个税当中的生产经营所得,而不是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户在实际计提时,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个体户来说,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企业并没有差别,只不过个体户的工资所得不能在税前扣除。如果个体户没有工资薪金所得时,每月5000的基本费用也是可以扣除的。

2、税率

生产经营的税率虽然也是超额累进税率表,但是和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并不相同。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税率表,是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具体税率表如下: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虎说财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