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圆复兴梦想建设壮美广西(汇聚文艺力量建设壮美广西)

自广西文联第十次全区代表大会以来,自治区文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引导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以文艺的形式记录讴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广西篇章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广西文艺事业呈现百花竞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共圆复兴梦想建设壮美广西(汇聚文艺力量建设壮美广西)(1)

文学桂军“出名家 出名作”项目作家读者见面会。自治区文联供图

共圆复兴梦想建设壮美广西(汇聚文艺力量建设壮美广西)(2)

“大美西南 乡土之约——中国西南六省区影像展”关注乡村振兴。自治区文联供图

吹响奋进号角 描绘时代气象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自治区文联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文艺工作凝心聚力、培根铸魂的独特作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浓郁、影响显著的重大文艺活动。

聚焦重大时间节点,开展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等系列重大主题文艺活动,举办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化艺术作品展、“百年征程 壮美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新征程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诗歌朗诵会”等展事活动,以文艺的形式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八桂大地的实践伟力。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举办“广西环江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摄影晋京展”“大美西南 乡土之约——中国西南六省区影像展”“壮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创作推出一批“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主题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文艺扶贫奔小康”系列活动、“乡村振兴·广西故事”文学创作,深情描绘永载史册的人间奇迹,展现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广西各民族“石榴结籽心连心”。大力推动各民族文学艺术共同繁荣,组织实施广西文明史诗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召开新时代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举办桂黔滇湘四省区山歌擂台赛、八桂民俗盛典,涌现出壮剧《百色起义》、歌曲《连心歌》等一批独具广西特色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优秀作品,共同织就八桂大地民族团结美丽壮锦。

聚焦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加强对外文艺交流。文学桂军大踏步“走出去”,《篡改的命》等13部文学作品在俄罗斯、越南等国家翻译出版。中国作协东盟文学交流中心落户南宁,越南“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老挝中国文化中心等推介广西优秀文艺作品。组织实施“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举办“一带一路 梦汇南洋”中国—马来西亚文化艺术作品交流展,与东方演艺集团联合举办中国街舞大会,讲好广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聚焦抗击疫情,以文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组织创作优秀抗疫主题文艺作品1万余件,400余件优秀作品被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平台展播刊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文艺界的智慧和力量。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文艺工作中,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风和“刘三姐歌谣”等特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共圆复兴梦想建设壮美广西(汇聚文艺力量建设壮美广西)(3)

彩调剧《新刘三姐》。自治区文联供图

共圆复兴梦想建设壮美广西(汇聚文艺力量建设壮美广西)(4)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自治区文联供图

推动精品创作 壮大文艺桂军

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道路,迫切要求将文联的“两个优势”转化为“出精品出人才”的实践动力。

自治区文联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聚焦生产创作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充分激发新时代文艺创造活力。在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广西文艺创作百花齐放,佳作迭出。

文学创作,勇立潮头。长篇小说《驻村笔记》、中短篇小说集《人间消息》、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回响》、纪实文学《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获2021年度“中国好书”,短篇小说《推销员》、中篇小说《八度屯》分别获第七届、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

舞台绚丽,鲜花绽放。彩调剧《新刘三姐》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壮剧演员哈丹、桂剧演员伍思亭分获第二十九届、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壮剧《百色起义》获全国少数民族汇演金奖和最佳导演奖,音乐剧《血色湘江》等5部作品入选中宣部主办的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舞蹈《瑶山夜语》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舞蹈《打扁担》获第十八届群星奖,青年演员周彬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杂技表演艺术家覃鸿植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杂技艺术家”荣誉称号,杂技剧《英雄虎胆》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八桂歌海,激荡心扉。《年华》《年画》等5首作品入选中宣部“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海耕谣》《湘江渡》等6首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星星伴月亮》等7首歌曲入选中国音协“百年百首”全国优秀新创歌曲。青年歌手梁玉莹荣获“2022中国好声音”冠军。

翰墨丹青,拥抱时代。杨科云荣获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油画《百色起义》《碧海蓝天新港湾》入选中宣部、中国文联“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10件美术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民间文艺,生生不息。《刘三姐歌谣·风俗歌卷》《顿造忙(创世经)影印译注》分别获第十三届、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光影世界,流光溢彩。电影《黄大年》《秀美人生》分别获中宣部第十五届、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登录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获第十六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优秀电视剧奖,摄影作品《漓水出岫有林泉》获第二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会推荐作品。

文艺评论,引领风尚。《真性情写真山水》《小人物身上的大时代痕迹》《“疏野”之境与国产动画古典美学的意境呈现》《现代杂技:从“杂技性”到“杂技剧”》分别获第三届、第五届、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

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自治区文联以多种方式锤炼队伍、发现人才。启动实施“桂文艺大讲堂”培训品牌,实施新时代广西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举办各文艺门类高层次人才培训班20余期、培训研讨班150余期,与周边省区市共同举办“十佳青年领军舞者”展演、摄影联展、青年魔术新秀展,着力打造广西花山诗会、广西校园戏剧节等展赛平台,开展广西文化艺术奖·广西文艺花山奖评选,进一步激发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培养造就德艺双馨文艺人才队伍上,取得新成绩。1人担任全国文艺家协会副主席,5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人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目前,各全区文艺家协会会员达到19500余人,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3000余名,与上届相比,分别增长19%和39%。注重发挥“文艺两新”生力军作用,成立广西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建设一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各全区文艺家协会中新文艺群体会员人数达2200余人。

共圆复兴梦想建设壮美广西(汇聚文艺力量建设壮美广西)(5)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2年桂黔滇湘乡村振兴山歌擂台赛在“云端”举办。自治区文联供图

情洒八桂大地 文润百姓心田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

自治区文联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文艺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广泛实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组织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怀着炽热情怀走进田间地头,创作一批“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为基层群众送去文艺大餐。举办“中国梦 壮乡情”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展、“我的村庄很美”——中国西南六村影像展、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美术名家画广西采风创作等活动。文艺家脚踩坚实大地,用心感受生活,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回馈人民。

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组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文艺志愿服务团(队)281个,广泛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圆梦工程”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文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全区文联系统累计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8800余场次,参与活动的文艺志愿者7.1万人次,服务群众527万人次,赢得基层群众真诚赞誉。

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供给。推出“桂文艺”工作品牌,组建“桂文艺”宣讲团。深入实施“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评选命名文艺村869个、文艺户1349户,授牌命名广西特色文艺之乡114个,举办“千村万户唱家乡”活动。广泛组织开展“非遗舞蹈进课堂”“书法进课堂”等文艺进校园活动,挂牌成立“广西兰亭学校”28所。在昭平、鹿寨、宁明设立音乐创作基地。广西农民画经过多年培育喜获丰收,连续三届全国农民画展广西共有48件作品入选。

广西文艺界将始终牢记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自信自强,勇于担当作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团结奋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