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

距离爆款剧《都挺好》结束,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一部剧能达到《都挺好》的全民讨论热度。不得不说,能在爱情偶像剧遍布的影视圈中,用现实题材杀出一条血路着实不易。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

最近,由刘涛、杨烁领衔主演的现实题材剧《我们都要好好的》播出,主打“丧偶式婚姻”,听起来社会意义很强,而且名字也有一种向《都挺好》看齐的感觉。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2)

但结果却是反响平平,除了一些明显的槽点外,电视剧最重要的剧情逻辑和人物设定都经不起推敲,流程化、套路化比较严重。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3)

开局前两集就用出轨、捉奸、闹自杀三剂猛药迷得观众五迷三道。

在一艘公海游轮上,女二号艾丽莎(金晨 饰)通过偷拍的方式,在自己的订婚派对上,直播了一段劈腿未婚夫与第三者“为爱鼓掌”的影片,够吸睛吧!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4)

紧接着,在颁奖典礼上,男主向前(杨烁 饰)被公司授予2017 年最杰出贡献奖,并任命他为大中华区执行总裁。正当他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却接到老婆自杀的电话。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5)

妻子寻找(刘涛 饰)是一个家庭主妇,与丈夫聚少离多,生活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的。因为缺少沟通,自己也没有独立的生活,不幸患上抑郁症,误食过量药物。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6)

寻找躺在医院病床上,向前刚回国就遇上一个棘手的案子,于是不假思索地去工作。(事后还怪罪妻子不懂事非要选择重要时刻打扰他,真渣)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7)

向前以为带一束百合花回来就能获得妻子的原谅,殊不知儿子对百合花过敏。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8)

两人暂时和解,却因为向前需要服用特殊药物才能完成性生活被寻找发现,两人关系再次崩盘。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9)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0)

除了与丈夫的矛盾,寻找离开家庭的最大原因是孩子。心理医生说,这样的抑郁症情况可能会伤害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1)

SO?为了不伤害孩子,女主就决定离开?这个逻辑真的很奇怪啊,明明孩子有那么重要的地位,首先想到的不是根治抑郁症而是远离孩子,难道没有母亲的陪伴,对孩子来说不是另外一种严重的伤害吗?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2)

再说了,男主是总裁,最不缺的就是金钱啦,对女主也非常大方,女主完全可以雇佣保姆做家务带小孩,自己想出去工作也行,拓展兴趣爱好也行,根本不需要离家出走啊!

真的感觉编剧写起剧本来天马行空,挖空心思只为给家庭主妇找存在感。不仅矛盾点没有说清楚,还要硬加上抑郁症、性功能障碍等强烈的戏剧冲突,看似将两人的矛盾推到极端,实则缺少具体情节渲染,整个矛盾看起来单薄无力,牵强刻意。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3)

聚焦“丧偶式婚姻”的现实主题是好,但一味制造不切实际的狗血情节来糊弄观众,真的很让人反感。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4)

我们再来说说人设。

《我们都要好好的》讲述的是寻找从家庭主妇变成职场女强人,华丽逆袭的故事。现在因为与丈夫的矛盾和出于对孩子的心疼,寻找离开家准备拥有自己的生活,第一件事就是出门找工作。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5)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6)

在经历了报纸上找工作、人才市场面试、摆地摊之后,寻找终于找到一份时尚总监助理的工作,结果能力很是有问题。

身为助理却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重要拍摄打碎样品,还将一份价值二十万的合同误给了小模特安妮,安妮的经纪人以此相要挟。寻找解决不了就要辞职,还被上司艾丽莎驳回。之后,好不容易做对一件事还是在闺蜜的帮助之下完成的。

这个公司的容忍度好高,不瞒你说,我也想好去这样的公司啊。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7)

除了工作上的表现不佳外,寻找对闺蜜也真的很不地道。寻找住院,闺蜜一直陪护,寻找被同事刁难,闺蜜喝酒挡回去,

寻找被人追求,闺蜜暗自观察,还警告对方不能欺负寻找!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8)

而闺蜜遇到烦心事跟寻找吐槽开解心情时,却换来一句“你跟我说有什么用”?

刘涛杨烁演技(打着现实主义旗号侮辱观众智商)(19)

天哪这是什么塑料姐妹情!

虽然梨花承认刘涛和杨烁以及剧中演员的演技非常棒,但是所有抛开剧情谈演技的都是耍流氓,没有扎实的剧情和走心的内容,再好的演技都不能打动人心啊。

一流作品创造流量,引领社会反响;三流作品蹭流量,消费社会共有认知。希望这类贩卖焦虑把观众当傻子的作品能够少点吧!

想陪梨花一直刷剧,速度关注头条号“梨花说片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