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代的夜晚灯火阑珊)

长夜漫漫,无心睡,对于喜欢熬夜的年轻人而言,夜晚才是一天的主战场。通宵组队打王者、熬夜追剧、或是酒足饭饱后去ktv喊两嗓,电——将人类的夜晚世界彻底点亮,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令人应接不暇,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之余不可或缺的快乐源泉。那在没有电的古代,他们有夜生活吗?

古代有照明物品吗?

古代一开始没有电,在远古时期,为了生存,祖先们钻木取火,学会了保留火种,此后勤劳又智慧的古代先民又不断改进,室内开始诞生了早期的照明物品——油灯和蜡烛,室外有了火把和灯笼。

不过那时候的蜡烛多是由动物油脂而来,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而贫苦人家的孩子虽然缺乏油灯照明,但留下了很多被人传诵至今的佳话,“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想尽办法求知的故事被我们熟知,除了感叹他们的勤奋和坚持,也确实证明“灯”在古代算是个稀罕物。

不夜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代的夜晚灯火阑珊)(1)

不插电的夜会趴——古人怎么玩?

可你如果仅仅因为没有电,就说古人不会享受夜晚,那历史就要令你大跌眼镜了。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图中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韩府夜宴过程完整,有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充分展现了达官贵人们的夜生活。达官贵人们尚且如此,那古代那些昏庸的皇帝又会怎么享受夜晚呢?

夏朝君王桀,有名的暴君,他修建了一个巨大的酒池槽丘,据说这个酒池大到可以行舟,这些君臣将相就日夜饮酒作乐,即使天黑以后也无所顾忌,因此古人天黑以后饮酒作乐的生活方式一直存在。当然文人雅士也喜欢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方式排解忧愁,抒发心情;精力充沛者还可以约上三五好友,秉烛夜游,这在文人笔下也是有据可考的。

不夜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代的夜晚灯火阑珊)(2)

就地正法?古代的宵禁这么刚?

虽然古人也会享受生活,但在古代还有一项非常严苛的宵禁制度,违法宵禁的人叫“犯夜者”,违反者不分等级,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每天晚上衙门擂响600下“闭门鼓”,早上五更三点后,擂响400下“开门鼓”。除非是为官府办差或婚丧嫁娶,经巡逻同意后,才能在街上行走,否则不能出城。只有在元宵节这样的特殊日子,才能解除,目的是维护治安,稳固统治者的政权。

不过历史上总有些以身试法的人,在东汉时期,有一个皇帝宠爱的小宦官,他的叔父因为违反了宵禁而被曹操杀掉,这在当时极大地震慑了群臣,众人都开始有所收敛,但当时曹操的官位并不高,却也能不惧强权,将皇帝宠臣的叔父处死。足以见得,在汉朝时,宵禁制度就已经非常严格了。从官员到百姓,无一例外。

不夜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代的夜晚灯火阑珊)(3)

北宋时期梅尧臣出京赴职,临走前去欧阳修家辞行,欧阳修留他饮酒,不知不觉已是夜禁时分,梅尧臣没法回家,只好与欧阳修醉饮一宿,醒了之后自嘲:“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因为夜禁无法回家,两人只能畅谈国事,熬过一夜。

不夜城何时出现?皇帝也喜欢坊间生活?

严苛的宵禁制度在唐朝后期开始逐步放宽,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第一集,故事背景就是天子诏令长安城暂停宵禁,以便百姓自由来往。唐朝后期,夜市开始流行,卖一些饮食小吃、生活杂货等,很像我们现在的夜市。

宋代打破了里坊布局,百姓夜间聚餐、游赏的需求被不断释放出来,加上宋朝在历史中是一个非常悠闲的年代,一年的假期有124天左右,宋人有钱又有“闲”,夜生活不亚于现代。夜市上有元宵观灯的,有听曲看戏的,有去瓦市品茶喝酒的,有去赌博相扑的,可谓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我们熟知的乐妓李师师原先也是在瓦舍中打卡上班的“伶人”,后来因为名震坊间,得到当朝皇帝宋徽宗的垂爱,宋徽宗除了万千赏赐,还愣是命人挖了一条密道直通李师师处所,足以见得当时坊间夜生活的精彩,连皇帝都流连忘返。而如此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也使得汴梁、长安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不夜城”。

不夜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代的夜晚灯火阑珊)(4)

为什么古人傍晚结婚?

除了坊间娱乐活动,还有一件十分具有仪式感的事情也在夜晚举行,就是古人的成亲仪式也在黄昏以后,持续到天黑,晚上举行婚礼的习俗来源于西周时期,“结婚”一词中的“婚”就与“黄昏”的“昏”同音,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婚礼”也称为“昏礼”古代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但是正妻的婚轿要在傍晚才能被送到夫家,因为古人讲究阴阳五行说,而傍晚之际正是白天与黑夜交替,顺应着天时地利人和,此时男女结为夫妻被认为是顺应自然规律,对婚姻关系是极好的。

不夜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代的夜晚灯火阑珊)(5)

总之,古人的“夜生活”虽不如我们今天如此丰富,但也没有低级趣味,不管是吟诗作赋、弹琴听曲还是宴会歌舞等等,跟我们今天的娱乐方式也大致相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种规律的生活,而我们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何时也能放下手机和电脑,和自己的家人来一场月色下的“秉烛夜游”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