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里程和牺牲的铁道兵(铁兵记忆修建成昆铁路)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成昆铁路里程和牺牲的铁道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成昆铁路里程和牺牲的铁道兵(铁兵记忆修建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里程和牺牲的铁道兵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铁道兵:悬崖峭壁上安营扎寨,只为修建成昆线

原创 :铁道网小王

"同志们呐,嘿呦嘿呦,加油干呐,嘿呦嘿呦,胸怀全球挑重担呐,嘿呦嘿呦,敢叫机器背过山呐,嘿呦嘿呦"

阵阵口号声从山谷中传来,只见那样一群人在炽热日头下缓慢向前行进,重重的机械压在背上,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上这些用绳子绑起来的机器设备一点一点的向前推着,脚掌狠狠的蹬向地面,每向前走一步都有细小的碎石向崖下滑落......

毛泽东主席在1964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建设西南后方,从此大三线的建设便热火朝天的搞了起来。三线建设的重点是两基一线: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成昆线。

成昆铁路全程长1100公里,起自四川成都,经过西昌、攀枝花、黑井,最终到达到达云南昆明。成昆线所经过的地区大多都处于地震区,8级以上的地震区长达上百公里。

曾经参与考察的苏联专家将这里称为修路禁区。这里根本没有路,沟壑纵横,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山体外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坚硬岩石,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随时可能发生,山底地下是行踪诡秘的暗河,地质极其复杂。

我们不能因为苏联专家望而却步就不去修,不能因为地质复杂危险四伏就不去修。成昆铁路不仅要修,还要修的快修的好。新中国需要这样一条至关重要的战备线!

就连毛主席都说:“建不建设攀枝花不是钢铁问题,是政治(战略)问题。”

随即周恩来总理在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的一份报告上郑重批示:修成昆铁路,朱委员长提议,主席同意,使用铁道兵。

就这样铁道兵再一次登上了铁路建设的舞台。1964年8月,中央军委调遣铁道兵5个师扩编到18万人投入到成昆铁路的建设中。

来自天南地北的铁道兵进入成昆铁路工地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放眼望去都是陡峭悬崖,要想离施工现场近一点,铁道兵就必须在超过45度的峭壁上安营扎寨。

铁道兵将绳子绑好,身体悬空在异常坚硬的岩石上一锤一锤的凿着。身边不断滑落的是山体碎石,耳边响着的是击打岩石的声音,脚下淌过的是湍急的大渡河水......

军旅画家黄嘉善便是其中的一员,后来创造出了《万水千山只等闲》来描述当时战士们是怎么在山高林密的西南山区飞檐走壁征服自然。

“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险山恶水任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

这是当时铁道兵5师23团在成昆线上秉持的精神。

经过数日的开凿,铁道兵终于群山峻岭间搭建起了自己的营房。正当指战员为自己在陡壁上拥有了立足之地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一困难摆在了眼前。那就是这里没有公路,施工所需的机器设备根本无法通过汽车运往现场,山路窄到只能通过一人。

这便意味着建材物资全部都要通过人力一点点抬到施工现场,也就出现了我们开篇描写的那一幕,接下来还有怎样的困难等着铁道兵?我们明日继续。

来源:铁道兵战友网

来源:新华号 铁兵剑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