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剧情(英雄城市编年史)

城市英雄剧情(英雄城市编年史)(1)

年度关键词

中国梦

●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城市英雄剧情(英雄城市编年史)(2)

2013年7月,考察湖北武汉。在汉期间,先后考察了武汉新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民之家和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对“复兴大武汉”寄予厚望。

2013年12月,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2年

■ 11月

◎ 城市荣誉制度建立

武汉建立城市荣誉制度,评选功勋市民、模范市民、文明市民。

■ 12月

◎ 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

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为中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

2013年

■ 1月

◎ 武汉试点国家智慧城市

武汉成为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城市。

■ 6月

◎ 武汉再获“长安杯”

武汉荣获全国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 东湖综保区封关运行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 7月

◎ “青桐计划”出台

武汉出台“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

■ 10月

◎ 光谷北斗进军海外市场

在泰国曼谷,武汉光谷北斗公司董事长、两院院士李德仁带领10多家光谷企业抱团签下30亿元订单。

■ 12月

◎ 地铁4号线一期开通

4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武汉轨道交通形成“工”字形骨干网络,汉口、武昌、武汉三大火车站实现无缝连接。

◎ 武咸城际铁路开通

武(汉)咸(宁)城际铁路开通,武汉都市圈迈入同城时代。

2号线一期通车

武汉开启地铁时代

城市英雄剧情(英雄城市编年史)(3)

2012年12月28日上午10时,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金银潭站至光谷广场站)开通试运营,市民纷纷乘坐尝鲜。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2012年12月28日,地铁2号线一期(金银潭站至光谷广场站)通车试运营,武汉从此有了地铁。

长江和汉水将武汉分割成三镇。从坐船到对岸,到坐车通过大桥,再到坐地铁从江底穿过隧道,地铁提供了新的“过江”概念。

地铁2号线一期纵贯武昌、汉口,全长27.73公里,沿线设有21个车站,运行时间约50分钟,穿越长江仅需3分钟。

在梅花红的车厢里,第一次如此“过江”的乘客欣喜感叹:“真快呀!”“武汉也有地铁了!”

刚满月的豆豆在妈妈怀里也搭上了地铁。豆豆的外婆说:“女婿家住洪山广场,我家在金银潭站附近,公交跑一趟至少一个半小时。现在坐地铁只要40多分钟。”

这天,网友们发出了10万多条微博。“汉口和武昌终于结束异地恋了”,这是让年轻人欢呼雀跃的事。

这是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建设过程中攻克了40多项国内外技术难题——在胸怀两条大江的大城建设地铁,不容易。

这是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过江隧道,拟过8套不同方案,修建了6年,创造了国内埋深最大、水压最高等5项地铁隧道建设领域的“全国第一”。

2号线一期试运营首日,共有32.8万人次乘地铁尝鲜。

女大学生陈晨

从北坡登顶珠峰

2012年3月19日,经过一年多训练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级研究生陈晨,随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出发,挑战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

转场珠峰地区前,全队在拉萨进行了适应性训练。刚到拉萨,陈晨就拉肚子,一天上了26次厕所。

这年珠峰地区天气异常。南坡气温比往年高,雪崩、落石不断;北坡却比往年寒冷,时常有大风肆虐。登山队集训的时间,因为天气而拉长。

前进营地海拔6500米,4月16日凌晨,营地帐篷被大风吹毁,无法继续使用。队员赶紧驱车到山脚,在绒布寺租借到一顶帐篷。而后赶赴50多公里外,在扎西村租借到两顶帐篷。

山上的风,大到可以将帐篷撕成一条一条。

有队员开始因高原反应不得不撤回拉萨,另有不少队员出现咳嗽等症状。

登顶过程中,陈晨经历了睡觉时氧气用完和两次差点失足掉下崖壁的险情。

5月19日凌晨,陈晨突然醒来,发现手脚开始不听使唤,背部也疼得不行。队友帮她排查,发现是氧气用完了。换上新的氧气罐后,足足半个小时,陈晨才恢复过来。

5月19日上午8时16分,陈晨和3名冲顶队员成功登顶。

登顶后的下山路上再次遇险。突然刮起大风,下起了中雪,能见度低到20米之外看不见同伴身影。陈晨脚一滑,身子歪出去,幸亏队友反应迅速,拉住了她。

回到营地后,陈晨发现脚指甲掉了三个。

此后,历时4年零7个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又完成了其他目标,征服地球九极。一面印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旗帜,随他们一起登上珠峰,登上地球九极。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赞许了陈晨。对这位我国首个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说:“我非常敬佩你。对珠穆朗玛峰,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祝愿陈晨在勇攀珠峰精神鼓励下勇往直前,不断攀上事业和人生的新高峰。

大学毕业生程建伟

创业专攻智能驾驶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毕业生程建伟发现,国外一家公司正在运用图像处理等技术,解决汽车的安全驾驶问题。

他当即和国内的相关车企讨论了此事,得知国内对智能驾驶科技有需求,但要车企独立研发,周期长、基础弱,不太可行。

程建伟开始对相关研发产生兴趣。2011年,他和团队一起创立了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专攻智能驾驶科技。

2013年8月,武汉出台“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当年,全市建成了26个大学生创业园区,400名大学生入园创业。

2014年4月,程建伟参加光谷青桐汇,进行了一场路演。他路演PPT的主题是《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得到了当天的最高票,赢得“青桐计划”种子资金15万元。稍后,这一项目又获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获得奖金20万元。

2014年5月,无人驾驶风口骤现,自动驾驶科企如雨后春笋。程建伟的项目因为“青桐计划”,在风口爆发前夜即被投资人关注,提前入场。

如今,极目智能刚完成C1轮2亿元融资,国内外30余家制造厂使用了他们提供的智能驾驶方案。

光谷北斗

为泰国建导航系统

2005年,泰国公主诗琳通访汉。访问武汉大学时,她发出“天问”:“泰国总下雨,能不能搞一个下雨天也能拍照的卫星?”

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肯定地回答:“可以呀,搞个雷达卫星就能穿透云层了。”

诗琳通公主回国后,立即安排泰国科技部部长访华,主抓中泰北斗合作。

2013年10月30日,泰国曼谷,武汉光谷北斗公司董事长李德仁带领10多家光谷企业,抱团签下30亿元订单。12月,在泰国春武里府,第一座北斗CORS基站建成。

测评显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曼谷站,在低纬度东盟地区,精度与性能全面优于美国GPS等全球三大卫星系统。

中泰地球空间项目,包括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测、联合发射中泰商业观测卫星、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海外。李德仁院士说:“中国出口长期是劳动力密集型输出。我们现在搞卫星应用,走向了高科技输出。”

方俊明救人28年后

获见义勇为称号

2013年10月31日,56岁的方俊明获授“武汉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此时距他当年的义举,已过去28年。

1985年8月26日,28岁的武昌车辆厂职工方俊明为了救一个“落水儿童”,跃入湖中,撞上水下的石头,导致颈椎骨折,高位截瘫。

事后才知道,落水是假扮的,这个顽童只是为了逗岸上的妹妹开心。

但方俊明的一生从此被改变。妻子离他而去,母亲在床前伺候他28年,当时未满周岁的女儿被艰难养大。

2013年6月14日,一部以方俊明为原型的话剧《明天》,从西安来到了武汉。

《明天》的演出引起媒体关注。那个28年前以及28年来的故事,在三镇再次激起巨大反响。救人致残的人,28年不悔;恶作剧的顽童,28年抱恨,想忘忘不掉。由此发生了时隔28年方俊明被追授“武汉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奇事。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方俊明的故事,2014年2月方俊明获评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报道中评论:“方俊明当年纵身一跃去救人,是英雄的举动;28年淡泊隐忍,是达观的胸怀。”

“戴家山”生态修复

变回戴家湖

2013年12月15日,青山区戴家湖公园动工开建。

半个世纪中,戴家湖变成了“戴家山”,又变成戴家湖。

1955年,10万建设者云集青山,养育“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胡昇8岁随父辈来到青山区,住进了工人村。

附近的戴家湖,是胡昇儿时的乐园。游泳、钓鱼、捞虾、采莲蓬……清澈的湖面足有千亩,夏季荷花鱼虾满塘,湖边是层层梯田,种着水稻和果树。

1957年,青山热电厂投产,与武钢配套。热电厂发电的同时,产生烧煤的废料——粉煤灰,直接排进了戴家湖。

湖面慢慢消失,粉煤灰渐渐高出地面,至90年代初,已高出10多米,人们戏称戴家湖为“戴家山”。

后来,戴家湖灰场被关停。粉煤灰被利用来制砖,但消减有限。

2005年,戴家湖周边成为青山棚户区的还建区域,渣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

周边居民有的选择离开。环境问题成为居民们急盼解决的头等难题。

戴家湖公园被列入市城建计划。2015年5月,公园一期开放,绿化面积达42万平方米,戴家湖也回来了,4.7万平方米湖水荡漾,被称为武汉青山的一块“绿肺”。这一工程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青山区负责人说,我们有过一个“先生产后生活”的年代,一切让位于工业生产。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让这些工人、居民们过上天朗气清、水碧山青的生活,永续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谭芳)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