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和力量同在(知识即力量)

在图书馆的庭院内有两株树:一大一小。大树的树龄有250多年,相当于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小树的树龄只有一年,是株幼树。

知识要和力量同在(知识即力量)(1)

一天晚上,明月高照,图书馆各阅览室灯火通明。

小树对大树说:“爷爷,我真羡慕坐在里面读书的人,他们多有知识啊!你看,在大厅墙上还刻着培根的一句格言:‘知识即力量’。说得多好啊!爷爷,告诉我,培根是谁?他说的这句格言对吗?”

大树爷爷沉默了很久,然后开口说:“孩子,事情是复杂的!爷爷今年250多岁,我经历了太多太多。这250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多少事啊!有好事也有坏事,好坏交织在一起。把它说清楚,需要三天三夜!也许根本就说不清,人类自己恐怕也说不清!”

“那就长话短说吧!今天晚上多柔和,不冷也不热。”幼树哀求着老树。

晚风吹来,万叶吟风,沙沙作响,好像是爷爷和孙子在那里谈话。我们人类必须承认,天地间的万物都有各自的语言。人类要设法听懂日、月、星、山、川,以及动物和植物······的神秘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彼此沟通,建立一个和谐世界。

“爷爷出生的那年,还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起步的日子。后来,由于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他们也拥有越来越大的‘力和速度’,地球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我们野生动植物却是个大悲剧。别的不说,就说大修铁路吧!火车是人类拥有巨大‘力和速度’的象征。当时用枕木铺成的成千上万公里的铁路便是整座森林大树的尸体!”

“这还不算。所有的电线杆,延绵万余公里,也是我们的尸体。寒冷的冬天,北风劲吹,电线在嗡嗡作响,那是我们和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在哭泣。大片森林被砍光,野生动物无处栖息!”

“培根(1561~1626)是英国思想家,他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个卓越的头脑。不过今天用全局、冷静的眼光来审视他的那句从箴言,毕竟有欠妥当的地方,要修改一下。”老树说。

“爷爷,我想听听你是怎么修改的?”小树说。

又是久久的沉默,然后老树说:“根据我的阅历世途,我想把它改成:‘知识即力量,但力的方向性很强。应把力引导到善方向。’我看这样才全面。”

又是一阵晚风习习。

“爷爷,风把你这句新格言大训吹进了阅览室的每扇窗。读者能听到吗?能听懂吗?”小树问。

知识要和力量同在(知识即力量)(2)

知识要和力量同在(知识即力量)(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