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搭讪课一(明亮的搭讪课一)

明亮的搭讪课一(明亮的搭讪课一)(1)

我从去年开始摸索、研究搭讪,到现在有一年多了。搭讪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今年我计划写一系列文章做个分享,正好也趁此机会总结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还是那句话,文章内容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大家辩证着看,兼听则明。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这第一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我的成长经历以及对搭讪的认识吧。

先说一件我印象深刻的事儿,上周有一天,我晚上下班后步行回家,前面有一位身材高挑、穿着黑色裙子的女孩。女孩显然是在找什么地方(后来我询问她得知,是在找一家咖啡店),时不时地停下来看手机。当女孩又一次停下来时,一个男生慢悠悠地走了过去。我心中不禁有点小激动:直觉告诉我这个男生要去搭讪,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街上看见过“同行”了。

经过他们身边时,我故意放慢了脚步,注意到这是个很腼腆的男生,上去加了女孩的微信就和女孩道别了。男生走出去几步,女孩叫住了他问路,可显然这男生也不知道那家咖啡厅在哪。想必那个男生当时很紧张,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挠着头,最后还是走了。

看到这样的情形,虽说我一点也不意外,但心中还是有点小小的失落。这个男生也像极了曾经的我。

接下来跟大家聊聊我的成长经历。

上大学前,我总把“搭讪”和“小混混”联系在一起,认为美好的搭讪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生活中搭讪女孩都是在耍流氓。

上大学后,空闲时间渐渐多了起来。每次和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孩擦肩而过,我的心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唉,要是能认识她该多好啊。

我的家乡在河南濮阳,一座五线小城市。记得大一暑假的时候,我在街上散步,看到一位和妈妈一起遛狗的女孩,穿着白裙子,看起来很清纯。那一刻,我的大脑里闪现出一万个理由和一万种方法想去认识她……

想归想,我从来没有勇气这么做,在那个青涩的我心目中,搭讪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发生的。我只能望着女孩的背影越走越远,发出一声叹息。

虽说当时的我认为生活中的搭讪不可行,但认为网络搭讪无可厚非。我几乎下载了所有的社交软件,陌陌、探探、积目、MarryU等等吧,“饥不择食”地给一大堆女孩打招呼,收到的回复寥寥。

还是大一那年的暑假,我刚失恋,死马当活马医花了1200元报了广州某情感教育机构的线上课程。课程中的讲师提到了搭讪,但他教授的方式仅仅是“鼓起勇气向女孩要微信”。

列举一个该讲师教的惯用套路,“你好,我在那边看到你,觉得你蛮有气质的,想和你认识一下,加个微信可以吗?”

后来,我用这样的方式也加到了几个女孩的微信。但是,我本人相貌平平,微信聊天时女孩对我态度冷淡,没有后续进展。

我也逐渐陷入了迷茫:这样的搭讪确实挺能彰显勇气,但是搭讪就只是要微信吗?就算加了微信,女孩也不怎么理我,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搭讪生活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成都工作,初来乍到的我人生地不熟,没什么朋友,周末就窝在家里。在大街上看到楚楚动人的女孩依然想去认识,但是内心总有一种力量束缚着我,告诫我:搭讪是被禁止的,是不该做的。

刚毕业的那段时光我过得异常痛苦,现在看来,痛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没有做到自我接纳,并不重视自己内心的想法,一直在压抑自己、束缚自己、欺骗自己,把自己搞得身心不协调。

偶然间,我阅读了阮琦老师的《魔鬼搭讪学》,对搭讪也有了新的认识。我逐渐发现“看到想认识的女孩上去加个微信然后落荒而逃,回去在微信上聊天”,这并不是我喜欢的搭讪。

搭讪真正吸引我,真正让我感叹生活美好的部分在于和陌生女孩面对面的交流相处过程。如果你运气好,甚至能够拥有一次即时约会。

和刚刚认识的女孩即时约会并非天方夜谭,事实上,通过对书籍中搭讪方法的研究以及自己的摸索实践,我确实做到了:

在大源中央公园和做瑜伽老师的女孩一起跑步;在银泰城的酒吧和画着天蓝色眼线的女孩喝果酒;和做心理咨询师的女孩围着小区走了一大圈;在太古里的方所书店搭讪认识了Hello Dance的舞者,和她一起在春熙路散步被他人误认为情侣,凝视着她迷人的脸庞,暗自感叹生活的美好……

请大家别误会,我写这些不是在炫耀。更何况,仅仅是在生活中主动认识几位姑娘而已,也没啥了不起的。我把这些经历写出来,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下搭讪带给我的改变和快乐。

阮琦老师在《魔鬼搭讪学》中也写道:“我发现原来有这样一种快乐隐藏在平淡生活里,它就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左前方或右前方,每天不动声色与我擦肩而过……我怎能再让它溜走?”

现在的我早已失去了对社交软件的兴趣和依赖,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这么多。搭讪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好处:能认识喜欢的女孩、扩大社交圈、给生活加入不确定性、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通过搭讪,我开始学习自我接纳,不欺骗自己。在与每一个陌生女孩的交往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生而为人所欠缺的部分,它们只不过在日复一日的社会化生活中被掩盖起来了,进而修补、完善自身的人格。

搭讪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但也仅仅是一种社交方式而已。

下一期,我们聊聊社交的底层逻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