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日(国际不再恐同日)

今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日,它的设立目的是使其他人可以知道同志可以健康和快乐生活,不会对别人的生活构成影响,从而令人不再恐惧同志。

万法君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他们的生活与普通人并没有区别。

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日(国际不再恐同日)(1)

世界和中国

截至2019年,同性婚姻与民事结合在全球五大洲得到合法化,全球范围内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或地区达到36个。

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日(国际不再恐同日)(2)

中国没有实行同性恋合法化。很多同性恋人,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却在对方生病住院做手术的时候,没有资格帮对方签同意书。而且老去之后,他们也担心身后事——财产能不能留给对方。

按照法律来说,遗产的继承顺位是——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而我国没有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因此即使同居多年他们/她们也不是配偶。即使是两人一起买的房子,最后可能还要涉及到对方的家人争财产继承的问题。

中国的解决办法

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现实需求,2019年8月5日,北京国信公证处为两位同性恋男子办理了意定监护协议公证、生前预嘱公证。这是《民法总则》实施以来,该处办理的北京乃至北方地区首例特殊群体(同性群体)的此类公证。

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日(国际不再恐同日)(3)

2017年10月1日起,《民法总则》将意定监护的适用人群范围从精神病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扩大至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这意味着,同性伴侣也成为了适用人群之一。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和法律困境的同性恋群体,希望借此证明,赋予同性伴侣对自己人身和财产的监护权。

公证员认为不需要遍地开花

上海市普陀区公证处主任助理李辰阳办理了十几件同性伴侣的意定监护公证。他是这样认为的:

目前全国有很多家公证处可以办理意定监护。我个人觉得,一个城市有一个公证处、一两位公证员能够办理就够了,不需要遍地开花。在目前法律条文尚不精细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可能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如果法定监护人(父母)不承认二人关系,可能会对子女的同性伴侣作出的重大决定提出异议。如果同性伴侣双方都失能失智,父母是否愿意承担孩子的监护权也是个问题。

与此同时,意定监护公证适用于很多人群。同性伴侣办理的时候也不用强调自己的身份,这会给公证员带来比较大的社会压力。本来意定监护就是一个新的东西,再加上同性关系,不确定因素就更多。很多公证处和公证员会产生顾虑,担心办理后出现矛盾,也担心承担社会舆论压力。

对于中国的解决办法,你们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