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围棋对围棋的颠覆(挑战了现有的围棋判定胜负规则)

ai 围棋对围棋的颠覆(挑战了现有的围棋判定胜负规则)(1)

在正规的围棋比赛中,现在使用的判定胜负的规则有三种,第一种是中国规则数子法,黑棋先行贴3又四分之三子(合目数是7.5目),第二种是日韩规则的数目法,黑棋先行贴6.5目,第三种是应氏规则的数点法,点相当于目,黑棋先行贴8点。从柯洁的崛起,白棋的胜率慢慢提升,甚至有些人看到柯洁执白的时候就肯定的说柯洁赢了。到后来围棋AI的突起,白棋胜率明显大增,开局(就是双方还没有在棋盘上落子)白棋的胜率是百分之60,不过日韩规则白棋在开局的胜率是百分之51-52之间。看来日韩的贴目数量更加贴近围棋AI,而中国规则和应氏规则白棋开局的胜率是百分之60,这样的话,中国规则和应氏规则就面临改规则的问题了。

ai 围棋对围棋的颠覆(挑战了现有的围棋判定胜负规则)(2)

围棋的先手之利是非常大的,古代围棋先行没有帖子或者贴目的,中国古代围棋一开始是没有座子棋规则的,先行也没有帖子贴目,判定胜负的规则有过数目法也有过数子法,两种规则有几次的替换。后来改为座子棋的规则,白棋先行,胜负结果用数子法,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建国后不久,受日本围棋的影响,中国围棋也使用了帖子规则,一开始贴2又四分之三子,进入上世纪90年代,改为黑棋贴3又四分之三子。

ai 围棋对围棋的颠覆(挑战了现有的围棋判定胜负规则)(3)

日本是现代围棋的诞生地,在唐朝时从中国引进围棋,一直沿用数目法,但是后来废除了座子棋规则,改由黑棋先行。后来因为黑棋胜率太高,于是很多人提出贴目法,从提出到正规场合实施花了20多年,在1949年正式启用黑棋贴4.5目,后来改黑棋贴5.5目(中国围棋就是参考了贴5.5目的规则,制定了黑棋贴2又四分之三子),同样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为黑贴6.5目。

应氏规则是在80年代末期由实业家应昌期先生制定,并用于第一届应氏杯的棋赛,黑棋先行贴8点。棋盘的一个交叉算一个点,共361个点,基本上一个点相当于一目。应氏规则对棋具要求高,每个棋罐里装180颗棋子,黑白一样的数。终局计算时把吃掉对方的子填入对方空里,把自己棋罐剩的棋子填到自己的空里,自己空里填满还有多余的,填到对方的空里,空里一个对方的子算2目,填不满的一方为胜。应氏规则计算方法还是简单一些的,就是对业余爱好者有点麻烦,没有裁判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作弊的。

现在围棋AI对中国规则的开局白棋的胜率过高,在人类比赛中白棋的胜率也越来越高。说明黑棋的帖子是高了,那么问题出来了,就得想办法解决。现在中国规则是贴3又四分之三子(3.75子),相当于7.5目,有些人说改成贴3又四分之一子,相当于6.5目,这样不就行了吗?3又四分之一子加180.5等于183.75子,也就是黑棋盘面有184枚子以上算胜,183子以下为负。中国以前的规则是贴2又四分之三子(2.75),相当于5.5目,但是180.5 2.75=183.25,这样的结果跟贴3又四分之一子是一样的,也是黑184子以上为胜。这是一个非常伤脑筋的事情,但是这是正经事,不得不解决。

目前中国规则在测试的是,如果黑棋收后,就是棋盘上最后一个单官为黑棋,那么黑棋还回半子,相当于还回1目。因为围棋AI这样改规则以后,有点麻烦,现在是测试阶段。收后的规则在美国是已经有了,但是问题是,收后是对黑棋走后面的一种补偿,根据人均一手的原则,黑棋下在最后面是黑棋多了一手棋,理应让白棋自填一手。但是白棋收后就是正常的了,按照概率出现的机会是一半(不排除规则设定后,有人会计算这样的结果,但是执白的一方也会设计计算的,所以机会是同等的),那么他的价值相应的也应该减半。最后黑棋得到的补偿是半目价值,那么围棋AI子开局白棋的胜率会在百分之55左右,如果最后的测试结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规则面临的问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

我个人觉得,就判断胜负的方法可以借鉴应氏规则的数点法,可以贴7点,不知道各位棋友们有何感想?

ai 围棋对围棋的颠覆(挑战了现有的围棋判定胜负规则)(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