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

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1)

金田起义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10月,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立国14年的太平天国正式宣布灭亡。

太平天国的创立者洪秀全在1864年6月1日已病逝,在他生前,先后封王2700多个,还封了一万多个丞相。但是,这并不能挽救天国灭亡的命运。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 这时的太平天国只有一个王,即天王洪秀全。

1851年秋,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确立了天国的各项体制,史称“永安建制”。

除了天王之外,太平天国的第一批王诞生,一共有6个,分别是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德王洪大全(焦亮)。

其中东王、西王是一等王,南王、北王是二等王,翼王、天德王是三等王。

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2)

永安建制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先后进攻桂林、长沙、岳州、武昌、终于在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今南京)。不久洪秀全在两江总督衙门基础上营建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

在这近一年的转战中,先后有三位王牺牲。4月初,天德王洪大全在永安突围时被俘,后被解送北京杀害。6月冯云山在全州蓑衣渡之战被清军炮火击中,后伤重死亡。8月,西王萧朝贵率军进攻长沙,被清军从魁星楼开炮还击,击穿胸乳,不治身亡。至此,6王只剩下3王。

定都天京一年后,即1854年,洪秀全又将战功卓著的秦日纲和胡以晃分别封为燕王和豫王。如此,3王又增至5王。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9月,北王韦昌辉联合燕王秦日纲杀了东王杨秀清,11月天王洪秀全又处死了韦昌辉和秦日纲。而豫王胡以晃在“天京事变”数月前已病死。

至此,5王死了4王,只剩下翼王石达开了。

1857年,天王洪秀全封他的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以此牵制石达开,5月石达开为避祸,率数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洪秀全被迫把洪仁发和洪仁达削去王爵,分别改封为天安和天福。

此时,除了天王以外,在天京一个王也没有了。

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3)

石达开翼王府遗址

1858年4月,洪秀全族弟洪仁玕辗转到达天京,被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由于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担心其他人不服,再次封异姓王。

1859年,前军主将陈玉成受封“英王”,1860年,后军主将李秀成受封“忠王”,中军主将杨辅清为辅王,左军主将李世贤为侍王,又将在朝辅政的蒙得恩、林绍璋分别封为赞王和章王。

至此,“内事不决问干王、外事不决问英王”,太平天国增至7王。即外镇四王(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和内廷三王(干王洪仁轩、赞王蒙得恩、章王林绍章)。

此后,洪秀全为了保证家族势力,开始大封亲族,如长子洪天贵福封幼天王,三子洪天光封光王,四子洪天明封明王,五子洪天佑封幼东王,外甥萧有和封幼西王,大哥洪仁发改封信王,二哥洪仁达勇王,堂兄洪仁政受封恤王。

1861年9月,“安庆保卫战”失败,1862年6月,陈玉成战死。李秀成、李世贤兄弟的势力得以迅速膨胀。

为了分化李秀成、李世贤的势力,天王洪秀全开始大肆封王。

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4)

英王陈玉成

原英王陈玉成手下的四位远征主将得以封王,其中陈德才获封扶王、赖文光封遵王、梁成富封启王、蓝成春封祜王。原二李部下多人也得以封王,如护王陈坤书、堵王黄文金、康王汪海洋等。到1863年,短短一年时间,杨辅清、李秀成、李世贤部下已经有数十人封王。

此期诸王如: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信王洪仁发、勇王洪仁达、恤王洪仁政、干王洪仁轩、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顾王吴如孝、赞王蒙得恩、航王唐正财、章王林绍章、慕王谭绍光、堵王黄文金、听王陈炳文、护王陈坤书、纳王郜云宽、康王汪海洋、归王邓光明、金王钟英、偕王谭体元、裕王李继达、来王陆顺德、扶王陈德才、孝王胡升文、守王方海宗、誉王李瑞生、会王蔡元龙、戴王黄呈忠、首王范汝增、梯王陈业坤、李王胡鼎文、佑王李远继、昭王黄文英、对王洪春元、烈王李万材、启王梁成富、遵王赖文光、端王蓝成春、湘王黄子澄。

王爵册封对象从军队主帅下沉至二级将领,使李秀成、李世贤再难节制麾下诸军,实现了分化瓦解了其势力的目的,但也导致各军失去有效指挥,导致太平军后期战斗力持续下降,战况持续恶化。

于是恶性循环,战况恶化,洪秀全为了稳定军心,开始滥封王爵。甚至只要有钱,只要能找对人,则可获得王位。王爵越多,各不听属,战况越加恶化。

正如昭王黄文英被俘后的供词所说:“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到后来就乱了,由广西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粮的也都封王。”

就这样,封王者越来越多,且有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小王” 之封。据说,在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前,封王竟然多达2700多人。

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5)

忠王李秀成

当然,虽然都是王,但也分等级。

如昭王黄文英在自供中如此说道:“王有五等。若从前的东西南北四王、翼王,现在的干王执掌朝纲,是一等王;若英王、忠王、侍王执掌兵权,是二等王;若康王、堵王、听王会打仗的,是三等王;若我与恤王,是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除了封王之外,在太平天国后期还设有:侯爵、天将、朝将、天安、天福、天燕、天豫、天候等爵位和官衔,所封同样甚滥。

洪秀全封王的初心当然是笼络人心,激发将士斗志,但后期的滥封,导致王爷多如狗,千岁遍地走,含金量也越来越低,从而适得其反。

坚持了14年的太平天国最终覆灭,和洪秀全晚期的滥封诸王应有莫大的关系。

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6)

太平天国兴衰

目前,残存的太平天国王府尚有十余座,包括天王府(南京)、东王府(南京)、干王府(南京),忠王府(苏州)、侍王府(金华)、英王府(安庆)、辅王府(宜兴)、戴王府(金坛)、护王府(常州)、赞王府(南京)、听王府(杭州)等。

在南京的王府众多,但大多数遗迹不存。

洪秀全的天王府遗址即在今天的总统府。杨秀清的东王府先后在瞻园和黄泥岗,黄泥岗也就是今天的汉西门、堂子街一带。韦昌辉的北王府位于今建康路的东八府塘一带。蒙得恩的赞王府位于秦淮区马道街5、7、9号,原为沈万三故居。幼东王府旧址在今天的秦淮区建康路409号,幼南王府旧址在今天的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所在地。石达开的翼王府则在今天的小王府巷一带,14-18号都是其部分遗址,5号是石达开的私人清真寺。李秀成的忠王府在升州路一带,包括南京24中学和南京一中。陈玉成的英王府现存遗址在升州路346号,原为天朝总圣库,后改建为英王府。洪仁轩的干王府在金沙金34和36号,目前保护最好,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侍王府在今钓鱼台一带,听王府在今进香河一带等。因时间关系,余者都不再多叙了。

太平天国南京还有几座王府(太平天国共封2700多个王)(7)

洪仁轩干王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