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发展前途吗 重庆空港经济圈崛起

AED,是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的缩写,是以临空经济为带动力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外已有多个AED模式的成熟示范,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辅空港城、法国戴高乐机场、首都国际机场等。

近年来,重庆城市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跻身网红热门旅游城市、新一线城市。作为对外连接的门户区域,重庆临空经济区也正迎来价值的爆发期。

2019年7月31日,凤凰网房产重庆站举办《空港经济新时代,城市发展新门户》——空港经济圈价值发展论坛,邀请了众多业界专家、行业领袖共聚一堂,探讨重庆空港经济圈的价值与未来。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发展前途吗 重庆空港经济圈崛起(1)

临空经济,城市突破一线的“独木桥”

重庆城市发展目前正处于“渡劫期”,从准一线城市到一线城市,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全国中心城市,要迈过这一道坎,临空经济是很关键的驱动力之一。

2018年11月26日,国家民航总局颁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其中提出,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世界级机场群,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战略。

于重庆而言,通过最快捷的交通方式联系世界,依托机场枢纽在更高端、更纵深的程度上直接参与到国际分工,打造航空大都市已是迫切的战略任务。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发展前途吗 重庆空港经济圈崛起(2)

活动现场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周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重庆空港板块应该筑平台、拓空间、造节点。要铸就服务平台,拓展区域空间,引入新产业、构建新动力、打造新城区,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好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当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的临界点,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临空经济就进入了实质的起飞阶段。而到了4500万人次,对旅游、货运都将起到快速带动作用。

2018年,江北机场共开通国内外航线329条,通航城市203个;完成飞机起降3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15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2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9、第10位。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14.7万吨,位居西部第1位。

由此可见,重庆临空经济正处于发展期。这个阶段,机场在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作用逐渐体现,临空经济开始形成和发展,各类产业布局向圈层结构转变。

开放平台,重庆空港经济发展格局

根据《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力争经过10年左右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西部临空经济示范区。

到2025年,建成内陆开放空中门户、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临空国贸易中心和创新驱动引领区。”

按照总体方案,空港片区空间布局按照核心引领、区域联动的发展思路,以十二个功能平台为支撑,着力构建“一核五区”的产业空间和“一主轴、三核心、九廊道”的生态空间格局。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发展前途吗 重庆空港经济圈崛起(3)

活动现场

中央党校博士、重庆行政学院、重庆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伏虎指出,对于重庆而言,发展航空经济最大的优势,不一定是靠做大枢纽、做大客流流量和货流量吞吐共凝,还需要依托航空便捷性和通达性,发展有效支撑产业,比如刚附加值电子产业,以及发挥空港保税作用。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发展前途吗 重庆空港经济圈崛起(4)

活动现场

重庆锐理数据总经理陈冬旭则认为,临空经济涵盖的产业非常多,最开始从航空的制造、维护,还有航空相关产业,延伸到高科技工业4.0的产业等。不过整体来说,重庆空港经济发展,始终是居住环境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最开始发展机场,然后是产业,在到居住。

在宏大蓝图之下,重庆空港经济圈在升级产业、打造内陆开放空中门户的同时,也将实现国际化现代新城的转型升级。

重庆空港,未来产业与居住中心

正因政策、产业、配套等方面等诸多利好,在楼市方面,重庆空港今年以来也进入了一个价值爆发期。

据统计,2018年至今,重庆市主城区共供应43宗商 住类用地,其中4宗位于空港保税港板块;该板块累计供应土地1132亩,约占总供应的15.6%,成为土地市场的主力板块之一。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发展前途吗 重庆空港经济圈崛起(5)

活动现场

招商雍璟城项目营销总监吕小明表示,重庆空港是西南唯一同时具备航空和水运的枢纽,这是无法复制的优势,它的未来肯定可期。

美的置业集团美的中骏云璟项目营销负责人杨玲指出,重庆空港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配套了,不管是教育、景观资源,包括交通体系,还有一些商业的基本配套。

重庆佳源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异则认为,重庆空港未来的想象力很大,它会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居住产品,也会有更高精尖的技术产业。

重庆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朱煜煌则表示,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不能有产业没有居住,也不能有居住没有产业,总的目标一定是发展产城融合。

未来,依托产城融合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度集中的强大优势,重庆空港经济圈将涵盖30多万的人口基数,加上强大的产业支撑、交通便利、多重政策红利叠加,无疑会成为全新的城市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