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

西游拍岸之二十九:云程万里鹏的真身

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1)


唐僧师徒与狮驼岭青狮、黄象、大鹏三魔大战之事,非常精彩。

三个魔头以云程万里鹏最为厉害,他在不用法宝的情况下,两次力擒孙悟空,在西天路上是绝无仅有的。他颇有智慧,连孙悟空都骗过无疑。云程万里鹏真是如来说的凤凰之后?还是另有寓意?

这一回,我们就来拍云程万里鹏的来历与狮驼国的故事。

一、青毛狮子、黄牙老象、云程万里鹏的真身。

在三个魔头中,青狮、黄象虽然排老大、老二,这只是表象,真正狮驼岭争端的起因与主导是老三云程万里鹏,所以他才是真正的老大,青狮与黄象只是个陪衬。

认真看几次狮驼岭狮驼国的故事,原来如此:

云程万里鹏便是明成祖朱棣的化身,青狮与黄象是他的两个兄弟,一个是宁王朱权、一个是谷王朱橞。

说的便是明成祖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权争斗故事。

简单介绍几句明成祖朱棣、宁王朱权与谷王朱橞:

1,明成祖,燕王,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1424年8月),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

···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

2,宁王,朱权。

朱权(1378年-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王,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封地为宁国(今内蒙古宁城),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文学,郁郁而终。

3,谷王,朱橞。

朱橞,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自幼聪颖好学,深得朱元璋的器重,1391年册封为谷王。他积极贯彻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治国方略,构筑长城,戍边御敌,做出贡献。后自恃迎成祖进金川门有功,骄横霸道,陷害忠良,于永乐十五年被废为庶人,宣德三年在狱中去世。

4,靖难之役。元首,帮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不久即开始对他的叔叔们进行削藩行动。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最后击败建文帝代表的朝廷,夺得了皇位。

在整个靖难之役中,宁王朱权被迫与朱棣一起反叛建文帝,朱棣收编了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骑兵,成为奔袭南战主力。

谷王朱橞审时度势,关键时候投降了朱棣,直接造成了南京失守,朱允炆溃败,这二王是朱棣的帮手。

在书中,孙悟空遇到巡山的小钻风时,小钻风说了这一切:

【小钻风道:“我大大王与二大王久住在狮驼岭狮驼洞。三大王不在这里住,他原住处离此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不知那一年打听得东土唐朝差一个僧人去西天取经,说那唐僧乃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就延寿长生不老。只因怕他一个徒弟孙行者十分利害,自家一个难为,径来此处与我这两个大王结为兄弟,合意同心,打伙儿捉那个唐僧也。”】

这里给了我们信息:

(1)狮驼洞与狮驼国的区别点明了皇帝与藩王的区别,宁王、谷王住野外,燕王住城郭。

(2)大鹏是吃唐僧的起因,青狮、黄象是被他拉入合伙的,暗指朱棣是反叛建文帝的元首,宁王、谷王是帮凶。

(3)孙悟空十分厉害是指建文帝人多势大,幅员辽阔,实力远在燕王朱棣之上,非燕王当时所能敌,燕王朱棣只好争取帮手与援兵。

(4)吃人之事我们下面再说明,这里暂过。

二,云程万里鹏。

这里详细解开云程万里鹏的真相:明成祖朱棣。

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2)


(一)云程万里鹏、混天大圣鹏魔王、燕王。

孙悟空早期在花果山时,曾结拜过六个兄弟,依次是: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齐天大圣美猴王。

在第四十一回中,孙悟空见红孩儿时直接说了“···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还有个蛟魔王,称为复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个大鹏魔王,称为混天大圣,做了三哥;···”

现在大鹏魔王出现了,就是云程万里鹏,此时与孙悟空却不认识了,为什么?

从上面小钻风说大鹏的话,就清楚,大鹏是熟悉孙悟空的,知道他的手段,也知道他保了唐僧,故人,七个大圣都是明朝皇帝,点明了他混天大圣鹏魔王的身份。

而此时孙悟空四人代表了另外一股势力,就是当时的朝廷建文帝朱允炆势力。双方已是形同陌路,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明成祖朱棣原为‘燕王’,可谓飞鸟之王,也可理解为“大鹏”“万里鹏”,此外,朱棣常年南北征战,可谓鹏程万里,‘混天大圣’意指在建文帝削藩中浑水摸鱼,得了正果。

在明世宗以前,整个明朝皇帝中,文武双全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这就是牛魔王、大鹏相当厉害的原因,他们从来不靠法宝就相当强大,要降服他们需要多方势力加上道法、佛法等才能达成。

(二)智勇双全。

1,智。

(1)在孙悟空钻入青狮怪肚中时,众妖无策时,大鹏使了激将法,孙悟空虽有后手,还是中计,至少保住了青狮性命。

(2)在孙悟空答应从青狮肚中出来时,大鹏又使咬计,害了青狮迸碎了颗门牙。这个暗指宁王朱权对朱棣的怨恨。

(3)在青狮、黄象先后落败后,他又使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成功捉到唐僧。这个暗指靖难之役后期,朱棣是如何奔袭夺取南京的。

(4)在捉到唐僧后,又使铁柜藏身之计,骗过孙悟空。这个是关于明成祖朱棣自己的典故,后面说明。

2,勇。

大鹏两次擒住孙悟空,这在孙悟空战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一次,孙悟空化成小钻风如洞打听消息,得意失笑露了嘴脸,被大鹏一把扯住,便走不了;

第二次,孙悟空驾筋斗云要跑路,被大鹏赶上,一把挝住,逃不脱。书中写的明白:

“三怪见行者驾筋斗时,即抖抖身,现了本象,扇开两翅,赶上大圣。···这妖精扇一翅就有九万里,两扇就赶过了,所以被他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欲思要走,莫能逃脱,即使变化法遁法,又往来难行:变大些儿,他就放松了挝住;变小些儿,他又擅紧了挝住。”

不用法宝拿孙悟空的人,三界不多,书中明写的只有三人:如来佛、镇元大仙、大鹏。二郎神捉孙悟空还是靠太上老君的金刚琢与哮天犬。所以大鹏的武力值是相当高,这也是佛祖如来说“那怪须是我去,方可收得。”而且还叫了过去未来佛一起来。

后人对明成祖朱棣的评价是: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神勇。

由此可见,朱棣与智勇双全的大鹏是相合的。

(三)振北图南。

“振北图南”这个词出现过两次,都是描述大鹏的。

第一次,是小钻风说的:

【小钻风道:“我三大王不是凡间之怪物,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时,抟风运海,振北图南。随身有一件儿宝贝,唤做阴阳二气瓶。假若是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

第二次,是孙悟空化成小钻风入妖怪洞府看到大鹏时的描写:

“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振北图南,刚强勇敢。变生翱翔,宴笑龙惨。抟风翮百鸟藏头,舒利爪诸禽丧胆。这个是云程九万的大鹏雕。”

1,北征蒙古,

朱棣五次北伐,使蒙古势力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朱棣亦在第五次亲征得胜回朝途中病逝。

2,图南。南京,安南。

(1)南京。靖难之役,夺取南京,成就帝业。

(2)安南(交趾)。南征安南,安南古称交趾,朱棣于1406年至1407年期间派兵攻打安南,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

光‘振北图南’这四个字,就能定大鹏的真身了。

(四)小钻风,总钻风。

1,小钻风。

书中小钻风这个称谓反映了明朝的监察之风。

朱棣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巡山、巡行、到清朝的巡抚,都是类似的。

2,总钻风。

孙悟空说自己是总钻风,原因是:“你不知道,大王见我烧得火好,就升我来巡山。”

可谓官升三级,这里暗指了明朝一个官:传奉官。

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即位不到一月的朱见深下了一道诏令,授予一位名叫姚旺的工人为文思院副使。这便是“传奉官”之始。“传奉官”是当时人们称呼那些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很明显,这违反了正常的手续,却只是为了满足皇帝或者后宫中某个妃嫔或宦官的愿望。这一举措对制度的破坏,带来了三个后果:

第一,从此,皇帝视官爵为私物。只要皇帝喜欢,他可以随意地任用官员,从而破坏皇帝与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平衡。宪宗自己,也往往一传旨就授官百数十人。对于士大夫们来说,官爵原是“天下公器”,皇帝这样的行为,无疑将官爵变成了“人主私器”。

第二,传奉官既然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也就说明其中大部分人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官职的。对于一个文官政府来说,混杂着一大批出身于军人、僧道、工匠、画士、医官的官员,政府的文化认同性必然产生问题,政府运作中的冲突必然加剧。而传奉官中多数是一些佞幸之人,靠着结交宦官或者行贿的手段取得一官半职,他们的在职也就大大地败坏了吏治。

第三,既然传奉官由宫中旨意直接传授,而又不需要经过吏部覆核,因此,掌握宫中大权的嫔妃及太监就可以借皇帝之名,大行私利,卖官鬻爵。据说,梁芳取中旨授官,累计达1000人。

书中有孙悟空问小钻风要银子的事:行者还着礼笑道:“怪便不怪你,只是一件:见面钱却要哩。每人拿出五两来罢。”很自然了。杨慎在此又讥笑一次明朝皇帝,处处泄愤,文人都这样,我们自己往往也身在此山中。

(五)阴阳二气瓶。

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3)


阴阳二气瓶是大鹏的宝贝,这宝贝假若是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瓶乃阴阳二气之宝,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数,才抬得动。

孙悟空被装里面,见识了厉害,虽说他八卦炉中也呆过,但结果是:

【···孤拐上有些疼痛,急伸手摸摸,却被火烧软了,自己心焦道:“怎么好?孤拐烧软了!弄做个残疾之人了!”···】

‘孤拐’是什么?古人真会形容,很多朋友都笑了,就是男人的命根子。

这瓶了得,八卦炉都没有烧软孙悟空的孤拐,它可以,为什么?

解一下‘阴阳二气’的两个意思:

1,阴与阳,男与女,。

男女之事,指沉溺于男女之事,孤拐肯定软,谁也受不了的。暗讽明世宗若是沉迷男女之事,性命不久。

2,太极阴阳。

太极两仪,阴阳鱼,代表道教。

明成祖朱棣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既严整限制佛教,又大力加以提倡保护。

朱棣崇奉真武神,大修武当山宫观,扶植武当道教,这是明史和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据说武当山上的真武大帝之像就是仿他的模样塑造的。

可以说在朱棣心里,根本上是信崇道教的,这是他的宝贝。

另外,警告明世宗,若是迷恋方术,沉沦炼丹,死路一条。

观世音菩萨的三根救命毫毛是解药,就是说佛法能解,劝善,禁欲,悟空,让明世宗感悟佛教的轮回善恶,不然难在世为人,孙悟空也是靠三根救命毫毛才逃出生天。

所以,孙悟空回去看见唐僧在为他祈祷时,书中道:

【行者笑道:“师父,才这一去,一则是东土众僧有缘有分,二来是师父功德无量无边,三也亏弟子法力!”将前项妆钻风、陷瓶里及脱身之事,细陈了一遍:“今得见尊师之面,实为两世之人也!”】

‘两世为人’已经说得明白,阴阳二气瓶是可以消灭孙悟空的。

(五)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吃尽狮驼国。

1,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

书中小钻风说青狮怪曾一口吃了十万天兵:“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

这个说的是朱棣吞并朱权的属地大宁、收编朱权军队之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

建文帝即位不久即开始削藩行动,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期间,朱棣亲自率精骑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颜三卫骑兵(相当于雇佣兵,均为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约有十万),兵力骤增。

朱权及其妃妾世子被带到北平后,大宁成了一座空城。

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这里把大鹏朱棣的事放在了青狮怪朱权身上,迷人试听而矣,蟠桃大会指建文帝的权力重新分配的削藩之举,“我大王意欲争天”指朱棣争夺帝位之举,十万兵是指宁王的军队被朱棣收编了。

2,吃尽狮驼国。

小钻风说大鹏的历史:“···三大王不在这里住,他原住处离此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这个指了三件事:

(1)上面的朱棣吞并朱权,大宁空城。

(2)朱棣登基后,清除异己。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

如:方孝孺被灭十族,谪戍者八百七十三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人;

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陈迪之死,远戍者一百八十余人;

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八十余人;

胡闰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

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卓敬、黄观、齐泰、黄子澄、王度、卢原质等之死。

太恐怖了,大家想想自己的三代亲属有几个人,就明白上面的行为残酷性,说灭国灭族是不过分的。

(3)燕王扫北。

燕王扫北的故事在邢台广为流传。朱棣发动“靖难”战争后,各地官民对他进行了抵抗。由于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军队连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极大愤怒。于是燕兵毫无保留地对顺德一带进行扫荡,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这次扫荡几乎杀绝邢台一带人,即所谓“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南宫县志·兵事篇》)。

看了上面三件事后,不用解释了吧,吃人真不少,吃成空城了。

这也是孙悟空进狮驼洞时看到的情景:“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翙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第二个凡夫也进不得他门。”

3,算账。

朱棣的这几笔旧账非常厚,明朝诸位皇帝的杀戮账很厚,如何算?

过去、现在、将来的人都来了,过去的找死去的皇帝,现在的找明世宗,将来的找能继续下去的明朝皇帝,都来算账,这就是佛祖为什么带来了三世佛。书中道:

【···行者将身一闪,藏在佛爷爷金光影里,全然不见。只见那过去、未来、见在的三尊佛像与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布散左右,把那三个妖王围住,水泄不通。···】

大鹏是杀气太重,要降服他只有投其所好,书中道:

【···那第三个妖魔不伏,腾开翅,丢了方天戟,扶摇直上,轮利爪要刁捉猴王。原来大圣藏在光中,他怎敢近?如来情知此意,即闪金光,把那鹊巢贯顶之头,迎风一幌,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妖精轮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飞不去,只在佛顶上,不能远遁,现了本相,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雕,即开口对佛应声叫道:“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如来道:“你在此处多生孽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朱棣的杀念无人能比,按佛教因果,必入地狱,佛祖如来深知其性,你要吃人肉,行,变成一块血肉,大鹏上当,如来也是狠角色,“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真是形象。

佛祖知道大鹏的水平,结果是:‘佛祖不敢松放了大鹏,也只教他在光焰上做个护法,引众回云,径归宝刹。’如来清楚,这样的人物,佛法只是个借口,不得长久,长久还得要先祭汝口,护法就是名义,保佑子孙长治久安。

(六)调虎离山,千里奔袭。

书中写大鹏使出调虎离山之计,捉得唐僧,便是指朱棣在靖难之役最后袭取南京之事。

建文三年(1401年)底,有内臣自京师告密,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建文四年正月,朱棣率师南下。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师,五月克泗州、扬州。建文帝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

建文四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书中写:【三怪道:“如今把满洞群妖点将起来,万中选千,千中选百,百中选十六个,又选三十个。”】

指的就是朱棣挑选精锐,轻装南下,奔袭南京之举。

书中写:【那十六个小妖却遵号令,各各效能,抢了白马行囊,把三藏一拥,抬着轿子径至城边。高叫道:“大王爷爷定计,已拿得唐僧来了!”那城上大小妖精,一个个跑下,将城门大开,吩咐各营卷旗息鼓,不许呐喊筛锣】

大小妖精开门迎唐僧,影射的就是谷王朱橞南京献门之事。

(七)凤凰之子,舅舅与外甥。

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4)


孙悟空见如来后,如来说了大鹏的来历:

“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算来,大鹏还是如来的舅舅,这辈分关系跟建文帝朱允炆与明成祖朱棣是一样的,朱棣是朱允炆父亲朱标的弟弟。只不过换了个母党与父党的区别罢了。

孔雀吃人比大鹏还狠,已被佛祖降服,暗讽明朝皇帝与朱氏皇族都是吃人的畜生,都该上西天。

(八)锦香亭子,铁柜。

捉到唐僧后,大鹏用铁柜藏唐僧,瞒天过海骗了孙悟空等,书中大鹏道:

“我这皇宫里面有一座锦香亭子,亭子内有一个铁柜。依着我,把唐僧藏在柜里,关了亭子,却传出谣言,说唐僧已被我们夹生吃了。令小妖满城讲说,那行者必然来探听消息,若听见这话,他必死心塌地而去。待三五日不来搅扰,却拿出来,慢慢受用,如何?”

这个故事来自朱棣自己死后之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朱棣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大家对比一下,杨慎真是牛呀,所以如来把过去佛、未来佛都请了来,见证这个历史时刻,不得了。

三,青毛狮子怪、黄牙老象。

1,宁王,韬光养晦。

宁王朱权手握重兵,善于谋略,晚年韬光养晦,托志冲举,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收入《续道藏》。

朱权多才多艺,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且戏曲、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

2,谷王,削发为僧。

谷王朱橞,幼年聪颖好学,得朱元璋赏识。封王后委以重任,就藩宣府,尚能自律。曾为建设宣府镇城,构筑长城,戍边御敌,做出过贡献。也曾为遵从父训,支持惠帝继位,亦有忠义可言。

燕王举兵靖难后,朱橞却背叛惠帝,献出金川门,得朱棣信任。被成祖封驻长沙后,朱橞横征暴敛,骄横跋扈,陷害忠良,结党营私,妄图推翻成祖,篡夺皇位。

刘璟曾十谏不纳,朱权仍一意孤行,狰狞面目和狂妄野心暴露无遗。只因成祖念手足之情,施以德政,才使朱橞免遭杀身之祸。

传说朱橞晚年进庵里削发为僧,再不过问世事,直至百岁而终。

3,普贤菩萨、灵殊菩萨之坐骑。

李长庚报信时说

“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

三个魔头确实有这个实力,大家比较一下,可以看出青狮、黄象的蛛丝马迹,最后归入灵殊菩萨、普贤菩萨的门下,也是与传说相合,神话性很强。

四,李长庚报信。

唐僧师徒刚到狮驼岭前,李长庚便化成一个老者来报信,此中他奚落了孙悟空、猪八戒一遍后,潇洒的去了,孙悟空、猪八戒叫‘公公’叫得响,还把猪八戒吓出屎来,搞笑片段太多。

若是了解太白金星的真身后,就知道这段是作者杨慎把明世宗与他祖宗耍了,这里不多说了,请大家看太白金星的拍岸就明了。

五,变脸不变身。

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5)


孙悟空变成小钻风入狮驼洞时,不小心露出嘴脸,被大鹏一眼识破,书中道:

【···三怪道:“哥哥,你不曾看见他,他才子闪着身,笑了一声,我见他就露出个雷公嘴来。见我扯住时,他又变作个这等模样。”叫:“小的们,拿绳来!”众头目即取绳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马攒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时,足足是个弼马温。原来行者有七十二般变化,若是变飞禽、走兽、花木、器皿、昆虫之类,却就连身子滚去了;但变人物,却只是头脸变了,身子变不过来,果然一身黄毛,两块红股,一条尾巴。老妖看着道:“是孙行者的身子,小钻风的脸皮,是他了!”···】

只能变脸不能变身,孙悟空献丑了,不过这是作者故意的,孙悟空在书中变了多少人物,从来没有失手,比如在《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变成小儿陈关保时,毫无破绽,所以这里是特意为之,为什么?

这里描述了中国一个川剧绝活:变脸。

川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1987年,文化部正式出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唯一一项国家机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条例,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是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变脸之于川剧,有如喷火之于秦腔,皆属招牌路数、看家绝技!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 “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看到这些,大家清楚了,杨慎久在云贵川,川剧他熟悉不过,拿来主义嘛。

此外,还有一个寓意:暗指明世宗变脸,登基之后的变脸,令杨慎家族措手不及,遭了大殃。留了身子不让他变,故意笑他的两块红屁股,就是揭露其真实嘴脸。

六,满城妖怪。

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6)


狮驼国是满城妖怪,孙悟空都吓倒了,书中道:

【大圣举铁棒,离轿仅有一里之遥,见城池把他吓了一跌,挣挫不起。攒攒簇簇妖魔怪,四门都是狼精灵。斑斓老虎为都管,白面雄彪作总兵。

丫叉角鹿传文引,伶俐狐狸当道行。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

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摇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铺尽山精。

狡兔开门弄买卖,野猪挑担干营生。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

这里是讽刺明世宗、明武宗任用宵小、奸倖,为所欲为,国将不国。

大家记得浮屠山乌巢禅师的偈语吧,其中有几句:“···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这里就应验了。

七,爬墙和尚。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与三个魔头大战时,书中道:

【···六般体相六般兵,六样形骸六样情。六恶六根缘六欲,六门六道赌输赢。三十六宫春自在,六六形色恨有名。···】

其中“三十六宫春自在,六六形色恨有名”太有意思了,可以说明朝皇帝绝大部分都是‘春自在’‘形色恨有名’。

后面唐僧师徒四人被擒,半夜,孙悟空弄法解开四人绳索,本想走门或钻洞,却不得,为了逃命,猪八戒建议爬墙,孙悟空此时说话了:

【···行者笑道:“这个不好。此时无奈,撮他过去;到取经回来,你这呆子口敞,延地里就对人说,我们是爬墙头的和尚了。”···】

‘爬墙头的和尚’是什么意思?

或许有人乐了,和尚半夜爬墙干什么?当然不是光明正大的事,路边的野花多,可能是撸什么去···。

这与前面的‘三十六宫春自在’是遥相呼应,佛教在发源地印度只是少欲,入中土后,提倡禁欲,现在要爬墙头,欲望太强,墙也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孙悟空自嘲,笑祖宗猪八戒,其实是作者讽刺孙悟空自己,可谓贻笑大方,自娱自乐。

好了,狮驼岭的故事与云程万里鹏就先拍到这。

西游记大鹏为何不怕如来 窥大鹏魔王之云程万里鹏的强大真身(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