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了解美国简史(强势美国面面观)

(思进注:最近,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10分钟了解美国简史(强势美国面面观)(1)

4-1-1 柔软胜刚强

“软实力”一词面世至今20年了。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名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小约瑟夫.奈(Joseph Samuel Nye, Jr. 1937-)教授提出。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都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10分钟了解美国简史(强势美国面面观)(2)

图4-1-1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

2004年,针对“9·11”后美国保守主义者实行的“单边主义”战略遭受重创,美国国际声望和影响力日趋下降,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苏珊尼·诺瑟在《外交》杂志上发表题为《巧实力》的文章,提出并阐释了“巧实力”(Smart Power)。文章以为,“9.11”事件之后,保守主义者打着自由国际主义的旗号,实行侵略性的单边主义战略,宣称要扩展人权和民主;但是布什政府采取的军事危险政策同他们声称的理念根本不相符。“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得更远,通过灵巧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的利益。”苏珊尼认为“巧实力”战略是威尔逊、罗斯福、杜鲁门和肯尼迪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理论延伸。

2006年1月,约瑟夫·奈在发表在《外交》杂志上题为《重新思考软实力》的文章中指出:“单独依靠硬实力或软实力都是错误的,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可称作‘巧实力’”。

可见,“巧实力”并非一种新的实力,而是整合运用“硬实力”、“软实力”,要旨在于综合运用软、硬实力的灵活性,亦即软硬兼施的一种整体策略。

“软实力”者,应是一种不必强迫他人,而是通过影响他人、吸引他人,而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约瑟夫·奈的理论侧重研究美国对外政策的成就与教训,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都离不开美国软实力的“功效”,其中好莱坞电影等关于美国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对美国文化形象的大损,严重削弱美国软实力的事实,则令人神伤。围绕“软实力”的概念,美国媒体曾经热谈“一个好莱坞等于几个第一机械化步兵师”的题目。

英文维基百科解释这个名词时提到,中国两千年前的老子其实是首创“软实力”概念的哲学家。老子说:“柔软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最后一句“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可见“软实力”知易行难之极。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恰似有形的影响力。不同于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的威慑利诱作用;“软实力”的核心资源,在于它所蕴含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或价值观。

社会性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不同于权谋术数,不是一时一事出奇制胜的刻意之举,而是导引国家发展道路的根本取向、攸关社会发展进步成败前景的深层原因。

“软实力”所以能够发生吸引人甚或“同化性”的魅力,在于其价值观激发的激情、渴望和梦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深度感召力量。

抽掉了核心价值的文化,只能流为肤浅的、软而无力的文化商品,只能留下其经济意义,支撑硬实力的发展,不足以成其为“软实力”。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只有那些真正反映时代精神和前进方向、居于制高点上的先进文化才能够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才能够从之者众、服之者广,感人之深,成其为真正的“软实力”。

“当然“硬实力”是物质实力基础,也是“软实力”必要的后盾支持力量;但“软实力”本质上是以德取胜,而非以力服人。使用“软实力”需要智慧,但智胜也要以德胜为根本。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只局限于“术”的范畴,就够不上“软实力”的境界了。

2011年09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