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乡村振兴(秋茶助四川宣汉走出乡村振兴致富新路)

张平 符艳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一片青茵翠满坡,条条绿埂碧绫罗。在四川宣汉县漆树土家族乡漆碑社区,尽管秋日已至,但漫山遍野的秋茶正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茶农们穿梭在茶园里,双手飞快地在成垄的茶树上舞动,大把大把的鲜叶被装进背篓里,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漆树土家族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该乡进一步依托高山生态茶品牌,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园面积连年增加。按照“春茶不减产、多采两季茶、生产可持续”的思路,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实现了夏秋茶产业振兴发展,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新路。

紫阳富硒茶乡村振兴(秋茶助四川宣汉走出乡村振兴致富新路)(1)

秋茶俏 招引茶企全面提高综合效益

据了解,宣汉县茶叶资源丰富、富含锌硒,茶品质很高。过去,由于技术和销路问题,再好的茶叶只收一季春茶,其他的就变成了废品。茶农收入受损,综合效益不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该县招引了四川桓源茶叶有限公司,该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打通了宣汉县夏秋茶出口渠道,进一步延长了茶叶采摘周期和产业链条,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价值,提供更多的务工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据该公司负责人李良才介绍,目前,公司每天收购夏秋茶鲜叶15吨左右,今年生产产量预计可达500吨,到2023年完成订单任务生产夏秋茶茶青2000吨,力争完成2500吨目标,实现产值4000万元。仅收购夏秋茶一项,茶农增收18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达到2万余元。

宣汉县经信局局长曹伟说:“我们的茶叶由过去一年采一次,变成了现在采4至5次,大大提高了茶农收入和种茶积极性。桓源茶叶公司通过收购夏秋茶,将以前的旧叶变废为宝,茶园的综合利用率从最初的3%提高到60%,实现了企业增产、茶农增收的双赢局面,从而全面提高了综合效益。”

另据了解,桓源茶叶公司作为宣汉县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已自己种植茶叶2000亩,可年生产加工干茶500余吨,并成功地收购了宣汉县九顶雪眉金字品牌,已纳入四川省政府川茶叶千亿大关入围企业,企业进入快速通道发展阶段。

紫阳富硒茶乡村振兴(秋茶助四川宣汉走出乡村振兴致富新路)(2)

茶农笑 种茶成了增收致富新路子

在漆碑土家族乡漆碑社区村民张义兵家的茶园里,张义兵和同村村民正忙着采摘茶叶:“尝尝这个新鲜毛峰,味道不错哦!” 张义兵一边笑着,一边递来他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嫩芽。

“初为涩苦,后为甘甜。先苦才能后甜,正如种茶的过程一样。” 张义兵感慨着种茶为他们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我家有5亩茶,光是种茶收入就可达5万余元。现在可以采摘夏秋茶了,每亩收益又能增加2000余元。”

“我早上十点钟才去采摘的茶叶,今天采了100多斤,都是现摘现卖现结。”今年76岁的王安礼一边说着,一边跟着桓源茶叶公司的工作人员去开收据、领款,“以前只收一次春茶,现在可以收四五次,茶叶不再烂在田里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卖钱,真巴适!”

据漆碑社区副主任赵兆品介绍,该社区原来的茶叶种植面积是816亩,现在又新增了200余亩,每亩收入最高可达15000元左右,茶叶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下一步,还将扩大茶园种植面积,打造成块成片的茶叶产业园区。

茶园采茶欢,茶企加工忙。在桓源茶叶公司的加工车间里,一进门,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扑面而来。车间里生产线上的机器转个不停,工人们在车间里来回奔忙,每片茶叶经历了炒菁、揉捻、烘干等环节后,包装进入市场,等待它们的将是市场的检验。

紫阳富硒茶乡村振兴(秋茶助四川宣汉走出乡村振兴致富新路)(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