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

《看地图学地理》趣味中国地理探险旅程

第01集珠穆朗玛峰竟然会“长高”?

地理知识点:【板块运动】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1)

Hello你好,欢迎来到雨泽课堂出品的地理知识科普专栏活动。我是张雨泽,现在开启地理探险旅程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知识是:板块运动。在讲解这个知识之前,我们需要到一个地方去,这里就是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2)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这海拔有多高呢?不少同学都会脱口而出:是8844.43米。确实,2005年的时候,珠穆朗玛峰确实是这个高度。但是,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这座山峰竟然自己偷偷长个儿,大概每年长高3厘米!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3)

你一定会奇怪,珠穆朗玛峰作为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怎么可以像人类一样长高呢?这不科学呀!

诶~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讲的地理知识——“板块运动”了。

想要知道板块运动,我们得先知道板块是什么?

板块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4)

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岩石外壳,叫做岩石圈。这个岩石圈就像拼图一样,破碎为六个大部分,这六个大部分就叫做板块,它们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5)

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之外,其余的五大板块既有大陆又有海洋,听完他们的名字,你是不是感觉脑袋晕晕的,不要怕!快速记住他们的口诀:“从亚欧地区飞(非)往美丽的南极,需要跨过印度洋和太平洋” 怎么样?是不是好记多了!

板块运动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6)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7)

刚才我们知道了板块是什么,那你知道吗?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地下一种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上,板块会随着流动的软流层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这就是板块运动。

要是说起这板块运动,就不得不提板块之间的相处方式了。它们之间呀,主要有两种相处方式,一种是相爱,也就是相互挤压;另一种是分手,也就是相互分离。

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长高?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8)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9)

而珠穆朗玛峰的诞生,就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爱情结晶。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还是一片海洋。后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遇了,它们一见钟情,然后坠入了爱河。后来的后来,它们越走越近,终于拥抱在了一起,再后来,珠穆朗玛峰就诞生了。

不过,珠穆朗玛峰可不是像小宝宝一样被生出来的,而是被“挤”出来的。因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不断相互碰撞挤压,夹在中间的岩石就被“挤”了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岩石被越挤越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珠穆朗玛峰。并且,因为现在板块还在运动,所以珠穆朗玛还在不断“长高”。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10)

诶,你可能会好奇,如果板块之间“相爱”会形成山脉,那么,板块之间闹“分手”,也就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分离,会发生什么呢?

地球伤疤:东非大裂谷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11)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12)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不断扩大的海洋和裂谷。比如,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闹“分手”了。它们关系破裂后,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形成了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它就像一道巨大的伤疤,所以,东非大裂谷一直有“地球伤疤”的称号。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13)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14)


讲到这里,你一定会想,板块明明在动,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到呢?

这是因为板块运动速度真的太慢了,比蜗牛爬行的速度还要慢,每年才运动1到6厘米,所以,我们感觉不到。

虽然这个速度很慢,但要是经过数“亿万”年,地球上的海陆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经过科学家推测,到亿万年后,我们现在所有的陆地都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大陆,然后再开始四散分离。

也许你没想到,我们现在的各个大洲,就是从数亿万年前的一个超级大陆分离而来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世界地图,就会发现,非洲和南美洲,像两个很契合的拼图一样,可以很好地拼接在一起。而且,在相契合的位置,生活着相同的物种。

比如,非洲和南美洲都分布着海牛和鸵鸟。按理说,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地区,鸵鸟生活在陆地上,它们都不会飞,根本没有办法横渡两个大洲之间的大西洋,可是它们的确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这只能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一块陆地,由于板块的分裂,才让这些动物分布到了不同的大洲。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现在,要进行一下知识总结:

本集地理知识总结

第一,在1968年的时候,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他认为地球表面覆盖着内部相对稳定的板块,也就是岩石圈,这个学说获得学术界的认可。

第二,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第三,板块的运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碰撞挤压,另一种就是张裂分离。板块碰撞可以形成山脉;板块张裂可以形成海洋和裂谷。


课堂问答

最后,为了检测你的学习成果,要出一个小问题考考你。

珠穆拉玛峰是怎么“长个”的呢?( )

A.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

B.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分离

C.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

D.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分离

请在评论区写下您的答案!


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节课再见,拜拜~

下集预告

在下一集,我探险的旅程是:祖国宝岛台湾

讲解地理知识点:【台风】是怎么形成与命名的?


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不断升高?板块运动地理知识科普——点击观看视频讲解


感谢您的阅读与观看,喜欢请关注点赞(您的关注点赞是我持续更新最大的动力)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雨泽课堂:传播文化知识,分享教育之道!

@雨泽课堂文化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