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

曾同时共拥两个女人,如今在家人陪伴下进行了安乐死,傅达仁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见,我亲爱的朋友们,我可能没有劲儿了。”这是一位老人临终前说的话。与一般的死亡不同的是,他去往天堂的路预约了时间,且他的死亡所历经的时间只有三分钟,过程没有任何痛苦。面对死亡,这个老人竟面带微笑。

为何这样说呢?

2018年6月7日,这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他的一家人在瑞士的一家机构里围坐着。和谐的氛围中伴有阵阵歌声,桌子上还摆放着下午茶甜点——奶油蛋糕。好一副温暖和谐的景象,但这却是他在人世的最后一天。

这位老人患有肝癌晚期,因为病魔所带来的痛苦让他难以忍受,比起痛苦的活着,他更想体面的死去。于是在和家人朋友的商量下,他选择了安乐死。

他是谁?他就是知名主持人傅达仁。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1)

傅达仁

备受关注的不仅仅是他的“安乐死”,还有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你见过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吗?你知道2.5段婚姻是怎样的吗?还待我细细说来。

吃百家饭也不妨碍我成才

傅达仁的父亲名叫傅忠贵,是一名“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军中将领在这样充满军功气息,家境优越的家庭中长大,想必傅达仁也是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可是真的像理想中的这样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传来一声炮击,战争就此开始。

他的父亲作为游击军的带领者,面对险情毫不畏惧,带领并部署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即使在战争中我国的战局呈劣势局面,傅忠贵也丝毫没有畏惧战局的险恶,依然坚守在战争前线,铭记“保家卫国”的口号,为百姓和国家拼死奋战,最终在1938年英勇殉国。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2)

或许傅忠贵在他的人生履历上画上了光荣的句号,但是他的家庭还能像以往那般平安顺遂吗?

傅忠贵去世那年,傅达仁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你以为他的苦难到此就结束了吗?在傅忠贵离世不久,傅达仁的母亲担下家里的重任,忍受丈夫突然离去的痛苦,没过

多久便重病缠身,不久后也离开人世,给了傅达仁重重一击。

自此以后,傅达仁的童年充斥着“吃完上顿没下顿”的恐惧,每天为不稳定的生活而奔波。邻在傅忠贵离世不久居见他生活如此艰苦,也纷纷向他伸出援手。吃着百家饭长大的他,也由此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并立志发奋读书。

时遇机巧,宋美龄创办了一所为已成孤儿的将领后代提供教育的“遗族学校”,傅达仁的求学之路也自此开始。

即使是吃着百家饭长大,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但他的基因优势格外凸显,成年后便拥有了一米八的高个子,也成就了他成为一名运动员的潜力。

有着身高以及刻苦训练的加持,他便成为了篮球队的明星人物,他的出场更是常常引来呼声一片。傅达仁享受着他人的呐喊与支持,也在篮球事业上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3)

只可惜好景不长。

1960年,年仅27岁的傅达仁在一场篮球比赛中腿部受到了巨大冲击,成为了他继续从事篮球运动员的巨大阻碍。

可是他对篮球的热爱深入骨髓,难道他与篮球就只能失之交臂了吗?

“注意防守,很好,进了进了,恭喜你们拿下这局比赛的胜利。”如果你了解篮球比赛的话,想必你一定听过他的解说词,他又是如何从篮球运动员转战篮球比赛解说员的呢

由于腿部受伤的原因,他难以像以前一样在球场上大放光彩,但始终难以割舍对篮球的喜爱。由于他长期运动员的实战经历,他对于篮球比赛实况十分了解,能够精准地说出篮球比赛的实况,再加上他长期在普通话上的刻苦努力,他的解说事业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也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4)

通过体育类解说事业,他还结识了许多体育明星,例如姚明,阿里等人,也因此结成了朋友关系。

他的事业也是顺风顺水。

1990年,他走向了更大的世界舞台,在北京亚运会上担任赛事解说员;

1991年,他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在春晚中表演了节目“山东大实话”被大家所熟知。

你可能听过他精彩的体育解说,但你了解他2.5次的婚姻历程吗?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5)

我拥有2.5次婚姻历程

在我们常人看来,婚姻是两个人携手相伴的一段旅程,其次数怎么都是整数,那这传言中多出来的0.5次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事业处于低谷时,他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饶梨珍相遇相知。他们俩有着许多相似的兴趣爱好,自然也就有着许多共同话题。相处甚欢的他们情投意合,在1961那年便决定携手度过余生,踏上婚姻的旅程。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6)

饶梨珍与傅达仁

只可惜他们有缘无分,不久后就走到了婚姻的尽头。

在二人婚后不久,一封外国的医疗队聘用书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宁静,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应聘书,她也因此踏上了事业的奔波之路。

虽然处在不同的国度中,夫妻二人的感情依旧醇厚,彼此牵挂着对方,傅达仁也是日日夜夜盼着妻子归来,只可惜这段感情还是没有抵挡住分居三年的时间冲刷。

三年后,饶梨珍并没有回到中国,而是移居美国,并且给丈夫寄来了离婚协议书,他们的婚姻也就此结束。

堂堂六尺男儿,竟被妻子下“休书”,你以为他跌宕起伏的感情经历到此就结束了吗?

在傅达仁努力为事业拼搏,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一位气质优雅,韵味十足的女子闯入了他的世界。

这位女子便是故事中的另一女主角郑正钰,当时广播界的名媛女子,离异后带有一女。不久后,他们俩结为夫妻,开始了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7)

郑正钰

那这0.5段婚姻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二人婚姻不和谐还是另有其缘?

傅达仁和郑正钰结婚之后,生活幸福美满,但郑正钰始终都没有生育的迹象,这也在傅达仁的心里扎下了刺,这也是他0.5段婚姻的起源

这0.5段婚姻的女主角便是陈秋萍,也让傅达仁有了长达30年共拥两位女人的经历。

认识陈秋萍的那年,傅达仁50岁。步入中年的他,还是没有抵挡住17岁少女的貌美如花,以及心中荡漾的无限爱意。

即使有着33岁的年龄差,即使此时傅达仁已经成家,陈秋萍还是知三当三,与傅达仁享受甜蜜的爱情果实。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8)

傅达仁与陈秋萍

不久后陈秋萍怀孕了,这让傅达仁既欣喜又心慌。欣喜的是步入中年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骨肉,心慌的是面对自己出轨的事实,又应该如何向妻子交代?

纸终究包不住火,郑正钰知晓了他们隐秘的地下情。她虽然有些许生气,但还是原谅了傅达仁的行为,并且还同意让陈秋萍在家中生活,共同享受爱情的滋润。

这又是为何呢?

郑正钰深知自己已经没有怀孕的可能,也就不能为傅家传宗接代,这也是她心中一颗巨大的石头。再加上傅达仁对她母女二人照顾有加,心有愧疚的她便决定成全傅达仁未达成的心愿,与陈秋萍一起生活,将陈秋萍的孩子视为己出,二人如亲姐妹一般,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三十年。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9)

郑秋钰 傅达仁 陈秋萍

令人惊讶的还不仅仅是这2.5段婚姻!

请用安乐死结束我的生命吧!

6月5日,傅达仁正在太阳底下晒着太阳,享受着无比惬意的氛围。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此时的宁静。“你还好吗?”一句老友的问候传达着关心与珍视。但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而是傅达仁与好友的临别终言。

此时的他,距离踏上黄泉之路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8小时。但这个老人脸上没有一丝害怕,而是一种卸下包袱的宽心。这又是为什么呢?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10)

傅达仁与儿子

傅达仁十分热衷于体育运动,也注重养生,可不料病魔还是在他84岁这年找上了他。

2016年,平时不生病的傅达仁突然发烧,这一情况更是吓坏了他的家人,立马将他送往医院,谁知病魔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傅达仁的身边。

“胆管堵塞”就这样无情地找上了他!

这是一种十分难以治疗的疾病,需要通过手术在身体里安上支架,并且每次的支架寿命只有半年。手术不仅仅有失败的可能,病人所要承受的痛苦也是巨大的。

谁想灾祸却在不知不觉中接踵而来

在傅达仁第二次装支架时,身体发出了另一个警报——他的身体中有癌细胞。

他患上了胰脏癌。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11)

对于胰脏癌,目前并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通过治疗延长寿命,但其治疗的过程十分痛苦。病人不要承受病魔的痛苦,还要面对死亡的恐惧!

在接受治疗的两年时间内,傅达仁的身体状态急剧下降,由健壮变得消瘦。因为身体原因,他的生活固定在极小的病房中。白天要吃大量的药,夜晚又转入无尽的黑暗,在病魔的折磨中不能入睡。即使在化疗后病情稍有好转,他的脸上也没有丝毫快乐的情绪,甚至有了结束这绝望生活的想法。

“如果只能痛苦地活着,我宁愿体面的死去。”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12)

傅达仁了解到瑞士可以进行安乐死,且经验充足,便请求自己的家人带他去那里了解情况。

但是谁不想有更多时日能够陪在自己的家人身边呢?谁又忍心看着自己的亲人在疾病的折磨下痛苦不堪呢?傅达仁的家人一开始并不同意父亲的做法,但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更是余心不忍,再加上傅达仁的多次说服下,便同意了这个请求。

2018年6月2日,傅达仁和家人来到目的地。在此期间,傅达仁跟家人到处游玩,并且拍了许多照片,存下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记忆。这些日子里,没有痛苦的化疗,没有颜色各样的药物,这段日子对于傅达仁来说更是幸福与惬意并存。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13)

在瑞士生活

在瑞士与家人生活的日子里,傅达仁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两段两分钟左右的视频,向自己的粉丝,亲友告别。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14)

与亲友告别

6月7日这一天,预约安乐死的日子就这样到来。屋外阳光明媚,屋内歌声回荡,家人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但是他们的神情透露着些许难过。

“我必须一口喝完吗?”傅达仁拿着安乐死的药水,对医生问道。

“不用,你尽快喝完就行。”

傅达仁看了看身旁的家人,将药水分成了四口,喝完后便倒在了儿子的怀中。嘴里还传来微弱的声音,“再见了,我亲爱的家人朋友们”“某某队领先,哎呀,这个球投的漂亮,某某队获得冠军”......

看着父亲的离去,家人们的泪水夺眶而出,但是他们明白,父亲再也不用忍受疾病的折磨,他是安详地离开的!

傅达仁生前(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瑞士安乐死)(15)

倒在儿子怀中

傅达仁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幼时父母离去,即使吃着百家饭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即使自己的2.5段婚姻饱受非议,但仍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即使可以痛苦的活着,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体面的死去,成为国内进行安乐死的第一人!

如今这个老人带着幸福去往了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也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如果说活着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你会选择承受痛苦,过完短暂的生命还是体面地去往一个没有任何痛苦的世界?反观当下,安乐死在许多国家都没有得到法律和道德的认可,在许多人的眼中,它是一种对生命的亵渎。且它的实施还有着许多弊端,安乐死需要本人的申请,但谁又能保证这其中没有被他人强迫的可能呢?正是因为安乐死模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它的推行才困难重重。

安乐死存在有利的一面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其中又存在着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伴随着法律的逐渐完善,安乐死会逐渐合法化吗?你对于安乐死又是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到评论下方进行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