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宗亲个人资料(张氏宗亲看过来)

周日,雨后初晴,雾霾尽消,太阳出来了,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动,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早上天还不亮就出发,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已经到了挥公陵园的大门口。

据史书记载,挥公为青阳之子,黄帝之嫡孙,因发明弓箭而被赐张姓。濮阳是挥公成长、生活和得姓的地方。位于河南省濮阳县的挥公陵园是为纪念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弘扬传统文化而打造的旅游品牌,占地1488亩,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姓氏园林。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作为张姓儿女,今天我们来了!我们以庄严神圣之心,感念追远之情,恭拜始祖挥公来了!

张氏宗亲个人资料(张氏宗亲看过来)(1)

挥公陵园正门上方有“挥公陵园”四个大字,两侧的楹联为:

“张弓射天狼武功雄万里,

挥手书华章文采耀千秋。”

大门正中的左龙右虎的“龙虎张”字格外醒目,在太阳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挥公陵园侧门两侧的楹联为:

“头枕卧虎眠仙境观天卫地,

脚蹬黄龙博凶顽济世拯民。”

张氏宗亲个人资料(张氏宗亲看过来)(2)

进入大门向祭拜广场走去,穿过耸立着八根挥公精神柱的神道,到达万人祭拜广场。

大殿前的这尊中华张姓始祖挥公雕像是用花岗岩雕塑的,挥公手持弯弓,身挎利箭,目视前方,威武雄壮,再现了挥公的高大形象。

张氏宗亲个人资料(张氏宗亲看过来)(3)

基座周围是四幅线刻图案,生动描绘了挥公的巨大功绩和得姓经过。

东面为“始制弓矢图”,这幅画描绘了挥公夜观弧星,剡木削竹,始制弓矢,再现了挥公观弧星制弓矢的情景。

北面是“射猎鸟兽”图。挥公发明了弓箭,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弓箭用在狩猎上,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生活水平。此图再现了弓箭用于狩猎胜利归来的情景。

西面是“迎战共工”图。据史书记载:当时,共工与颛顼争帝位,多次侵犯颛顼部族。挥公发明弓箭之后,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在挥公的带领下,终于打败了共工,使共工怒触不周山而死,从而使颛顼帝统治的疆域空前扩大。这幅图即是颛顼部族迎战共工的战斗场面。

南面是“颛顼赐姓”图。由于挥公发明了弓箭,为颛顼部族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颛顼帝封其为“弓正”,或称“弓长”,并赐姓“张”。自此,中华大地上才有了张姓,张姓祖根就在濮阳。

张氏宗亲个人资料(张氏宗亲看过来)(4)

挥公大殿在国内建筑界堪称独一无二,因为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空中看都成弓形,弓背向西北方向倾斜。弓殿造型象征挥公当年制造的大弓,也象征天上的弧星;弓背中心向西北方向倾斜象征着弓射天狼。挥公大殿内的96根柱子象征着张姓的众多后裔分支。

张氏宗亲个人资料(张氏宗亲看过来)(5)

大殿的正殿为“祭祀殿”。正殿上方“挥公大殿”四个金色大字,大殿楹联为:

“始制弓矢功勋卓著传千古,

钦赐张姓苗裔繁昌遍五洲。”

正殿正中,高坐挥公金身塑像;后墙东侧是八幅“挥公功德图”,西侧是八幅“张氏源流图”;东西两侧是张氏21先贤雕像。

在这里我们净手焚香,虔诚跪拜我们张姓始祖挥公。

穿过挥公大殿就是挥公陵墓,陵墓坐北朝南,位于古黄河北岸高丘之上。其地势极其神奇,自南向北地势逐渐升高成为濮阳的最高位置,这种神奇的地势并非是人为制造而是浑然天成的。

位于陵墓前方的是挥公墓碑,墓碑的碑文对挥公的身世、张姓的由来和发展作了简单介绍。

张氏宗亲个人资料(张氏宗亲看过来)(6)

挥公陵园内松柏森森,花草叠翠,殿宇巍峨。寻根问祖耀中华,慎终追远兴文化,每年的4月28日都在这里召开张氏宗亲大会。

挥公陵园已经成为天下张氏宗亲寻根拜祖的祖庭圣地,已经成为世界亿万张姓子孙的精神家园,每年来这里寻根拜祖的人络绎不绝。

念祖深恩,山高水长,

感祖春晖,日月同光。

天下张姓一家亲,

血浓于水一家人。

欣逢盛世当努力,

复兴中华梦成真!

#坚持原创##金粉社区#

#2021加油带头人#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