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74点赏析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书小迷同学花了7~8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鲁滨孙漂流记》,迷爸以为他会接着看没有看完的《文化苦旅》。书小迷同学却说要看《水浒传》,因为这是老师布置的暑假阅读任务。

这个暑假假期,卢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其中有要阅读《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二选一,一个月前书小迷同学刚看完《三国演义》。还要阅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其中的一本书。书小迷同学把《童年》《鲁滨孙漂流记》都看完了。

书小迷同学已经阅读完《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可以往后延迟一下的。迷爸半个月前跟老师沟通过,书小迷同学的阅读量较大,可以按照迷爸给书小迷同学阅读计划实施。但书小迷觉得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这当然是好事,说明老师在他的心目中的份量。

为了能让书小迷同学更快、更容易阅读《水浒传》,迷爸给他讲了一句流行的老话,这句老话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当然,书小迷同学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迷爸进一步给他解释:《三国演义》里面都是计谋,特别是诸葛亮用很多计谋打胜仗。年纪大的人看《三国演义》后,会臆想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计定三国、摆八卦阵。少年儿童看《水浒传》后,会臆想自己能像武松等人物一样:打抱不平、劫富济贫。那么,把自己臆想成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有那些个才华,就着了迷了,就应验了那句古话。

书小迷同学问《水浒传》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刚开始迷爸没有思考完善,告诉他书中表达的那些个人物,大多数都是杀人越货的流氓恶霸,在看的时候不要把自己臆想跟他们一样。这样解释《水浒传》的主题显然是不正确、不准确的。

于是,迷爸第二天更正:《水浒传》反映的主题是贫苦人民反抗压迫,反抗特权的思想。这种反抗精神是每个时代都提倡的,但那些杀人越货的行为还是不值得借鉴。

迷爸的认知还是有限,希望上面的解释能帮助书小迷同学阅读《水浒传》。

尽管没能完全解释清楚《水浒传》的主题,但书小迷同学看后一定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等书小迷同学看完《水浒传》之后,迷爸再会建议他在网上查找《水浒传》是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就像他阅读《鲁迅经典》一样,迷爸建议他在网上查找鲁迅所写的每篇文章,都反映的是什么主题。

现在的孩子与迷爸小时候的思维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迷爸小时候的那个时代,小孩子看《西游记》,非常喜欢孙悟空这个角色,臆想自己就是孙悟空。但书小迷同学说孙悟空太菜了,不会把自己臆想是孙悟空。至于他把自己臆想是哪个角色,迷爸没有追问,等他看完成人版的《西游记》再探讨一下。

引导书小迷同学阅读,迷爸有些矛盾。这个矛盾在于,迷爸的知识水平不高,对很多的书籍认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害怕误了导书小迷同学;同时觉得不与书小迷同学探讨,又怕会导致他的阅读不积极、不思考。

矛盾归矛盾,但做了比没做好。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生了老鼠会打洞。迷爸不属于龙凤,属于老鼠型层次的,教不了书小迷同学展翅翱翔,也只能够教一教书小迷同学打洞的本领。至少,书小迷同学长大后,他打的洞比迷爸打的洞更好,就可以了。

水浒传74点赏析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