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散文精选(鲍鹏山就作者心境说)



鲍鹏山散文精选(鲍鹏山就作者心境说)(1)


文/大叔的思考

《金瓶梅》提起这本书不免让人有多少的遐想。然而这本书从问世以来流传至今不仅​是里面对欲望的描写,更有很多其它的价值供人思考。


鲍鹏山在评《西游记》中说,中国古代文学里,道德上“正经”的东西那么多,代圣贤立言的东西那么多,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两部不正经的?况且,大凡不正经里往往有着另外的大正经。我想这一两部作品,除了他所说的《西游记》更有这本《金瓶梅》。


鲍鹏山教授说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比,《金瓶梅》有更多的抒情性。如果说前三者更多的是作者表达一种对生活的认识,表达一种理性的观念和追求;那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什么“观念”要表达,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定它的主题,甚至无法弄明白这个我们尚不能确定是谁的作者,为什么要花这样大的心血,用这样大的才华来写这样一部小说。


这样的无所表达的写作,注定了作者悲观绝望的性格,这部作品像世间患有抑郁症的人,漫无目的生存于世,用最真实不加装饰的语言道尽男人与女人之间不可描述之事,却好像所有的东西事不关己,自己只是一个记录者,自己也不想在里面总结出什么人生大道理,就这样洋洋洒洒的写就了一本没有什么目的书。鲍鹏山说:“作者可能只是有一腔悲哀无处倾诉。”



有人说《金瓶梅》一书的宗旨是:“明人伦,戒淫奔,化善恶”,鲍教授说这显然是一种向传统道德得通行证的自我标榜,在小说叙述和描写本身,我们几乎看不到作者对西门庆这样人物的刻意丑化,刚刚相反,作者把他写成了一个举止得体,言语有礼,对朋友慷慨大度,对一般人彬彬有礼的人物。说句大不敬的话,西门庆比之今天中国的满世界的商人,其道德如何?今天的商人们,对女性的占有,对权力的侵蚀,对社会风气的败坏,都要大大超过西门庆了吧?




金瓶梅》书里描写的没有一个所谓的正面人物,也没有真正的反面人物,正是作者彻底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在那样的社会里,会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市井人物吗?鲍教授说《金瓶梅》作者,其最大特点,即摆脱了一般站在道德立场来创作“道德形象”,作者严格的遵守生活自身的面目与逻辑来写,他是一个极大的现实主义者,甚至,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坚定的自然主义者,他坚持写“本来是什么”而不是试图去写“应该是什么”。他写的人物,不是道德观照下的人物,而是生活中实在的人物。他写的是自然人,而非道德的人。



这看似纯粹客观不带主观的写作,却透露出巨大的悲哀与绝望 ,这显然是由于他所描写的那样的社会,那样的人生,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人物,都是让人感到绝望的。这样的绝望在潘金莲身上,表现的很明显。鲍教授说他几乎是没有心肝,只有肉欲的。她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兴趣,任何关爱,任何追求,任何牵挂,她不追求其他的生活舒适,不贪财,不好饮食,她曾对西门庆说:“奴家又不曾爱你钱财,只爱你可意的冤家,知重知轻性儿乖。”(第八回)直至被赶出门,她也仍是一贫如洗。她骂自己的老母,恶毒尖刻,如骂仆妇,丢自己的私生子入茅厕,毫不动情,如弃垃圾。对被她鸩死的武大,她没有任何愧疚,对占有她,给她性满足的西门庆,她也谈不上什么爱,而西门庆最终的身亡也和她有间接的关系,是她不顾西门庆重病在身,还强行与之发生关系,导致西门一命呜呼。




关于书中对性的描写,鲍教授认为那是对当时腐朽的东西的反映,却也是当时进步的新兴的东西的反映。既当时社会荒淫、人欲横流的反映,也是当时进步思想的反映,是对当时儒家理学的反叛。这种道德的失控,是一个没有宗教屏障的国家道德体系的致命弱点。鲍教授说:就这一点而言,《金瓶梅》写出了“国民性”的,吾国吾民,无宗教信仰,一旦失控,往往观念上无恶不可作,事实上无恶不作。西门弄死武大,气死花子虚,残害蒋竹山。。。。等等恶心并没有让西门庆愧疚,就是一般大众,也没有谁去有所根据的指责他,起诉他?相反,他被当成了成功人士 ,受人敬仰,当然更多的是巴结,这和现世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那是一个只崇尚权力的社会。一旦西门失势,那些附庸他的人都做鸟兽散去。鲍教授说: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资源过度的攫取与占有,才是一切不道德的根源。正是西门庆和官场有所来往巩固了他的财富和地位。




人们习惯把“四大奇书”放到一起来比较。鲍鹏山说:《金瓶梅》和其他三部是有大区别的。就作者的心境说,《金瓶梅》的作者最为绝望。《三国演义》最后写到了国家成了一统;《西游记》最后写到师徒四人成了“正果”;《水浒传》比较悲哀,但也写这些英雄们最后的“招安”,按宋江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作者的意思,这也是一个结果。但《金瓶梅》的最后是死亡:《金瓶梅》中的人,死的死,逃的逃,西门庆这显赫一时的家族,几无孑遗,官哥儿死,孝哥儿遁,金人大兵南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金瓶梅》写的是悲是哀是怨,《水浒传》是专打天下不平人,邪恶中有正义去惩,镇关西有鲁提辖收拾。而《金瓶梅》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出现这样的一位正义的人物,即使有位武松也是被送官发配并没有把西门杀掉以快意恩仇。《金瓶梅》的作者是没有理想的,这社会,这人生的光明在哪里?他看不到,想不出,他只有一丝福善祸淫的平实观念,所以他是写实的,近乎自然主义,虽冤痛极深,揭露极深,而没有愤怒,或者,他已没有力气愤怒。



在《金瓶梅》的世界,正义失守,完全被邪恶和丑陋统治,更可悲的是,那些被西门摧残过的对象,虽然曾是良善,但并没有正义去挽救她们,这叫人很气馁,这种真实的让人绝望的世界,可以正代表了写下此书的作者的心境吧。



古语有话,欲仙欲死,《金瓶梅》所写的是关于欲望的故事,而且是欲望得已满足的故事,但其实也是预示了这是个悲剧,欲望被满足后就没有欲望,而死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所以《金瓶梅》是一部绝望死亡之书。




本文已授权公众号【大叔的思考】

其他媒体未经授权不得盗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