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

其实,如今我们都接受了许多“半句名言”。也就是说,本来是完整的一句,却因各种因素导致,其中有半句非常知名和流行,而另半句却无人问津,甚至许多人还喜欢“各种续貂”。

比如苏轼的这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多霸气,展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但这也是“半句”,因为上一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合在一起后就会发现,原来苏轼很现实,生活从来也很骨感,这实则是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

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1)

但不论怎样,半句名言早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经常被引用。以至于还能造成许多误会,如这句“色不迷人人自迷”,下一句是啥?估计许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酒不醉人人自醉”,但这却是错的

因为这半句,其实是出自一首诗歌,倘若你读完下一句,并明白了整首诗歌的意思,会显得有点尴尬——原来意境这么美,根本就不是,我们寻常所理解的那种模样。下面先简单介绍下这位诗人。

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2)

这位诗人叫黄增,写诗只是他的副业,因为他真正的职业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最擅长画人物。在乾隆三十三年,他晚年时期曾被召入宫内,当了宫廷画师,给乾隆画像。由于技艺出色,被乾隆赏了个八品顶戴。

而这句“色不迷人人自迷”,便出自他的诗歌《集杭州俗语诗》,全文如下: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瞅见下面那句了吗?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这首诗歌其实是一首才子佳人类的诗歌,满含了用情之深和用情之专!

不过,看我这首诗歌后,恐怕人们还会有一种感觉,除了最后这一句外,前面的那三句,咋都这么熟悉?

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3)

没错,这种诗歌的形式,就叫“集句诗”。即,把一些俗语,或前人诗句,拼凑在一起,且还必须要意思贯通,形成一种新的诗意和境界,古代的诗人和才子都喜欢玩。如苏轼的《南乡子 集句》,不过苏轼毕竟是大才子,哪怕集句他都要有所创新。

但黄增的这首,前三句却都是信手拿来,没有再创新,只有这最后一句“三笑徒然当一痴”是画龙点睛之笔。因为这里面有个典故。《唐伯虎点秋香》中,秋香曾对唐伯虎三笑留情。

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4)

不过,还有人认为,这根本不是在说唐伯虎,而是在说《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婴宁》。

话说有位才子叫王子服,14岁就中了秀才,在上元节游玩时,看到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神仙小姐姐,拿着一支梅花对他嫣然一笑。从此王子服就犯了花痴,天天看着那支梅花,万分思念对方,于是染了相思病。

后来他哥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骗他说,那位神仙小姐姐是自己的表妹,王子服立刻求亲,哥们支支吾吾没答应。而王子服便拿着那支梅花,按哥们提供的地址去找,却是一片人迹罕见的地方。王子服不气馁,又是一通乱找,竟然发现了一户人家。

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5)

仔细看去,门口处正是那位神仙小姐姐,这回正把一支杏花向头上插,瞅见王子服后,又是嫣然一笑躲进屋内去了。王子服是读书人,虽心里百爪挠心,却不敢贸然进去。于是便在门外来回转悠,只想再见人家一面。

没过多久,走出来一位老婆婆,问王子服你干啥?王子服就胡说是来探亲,那婆婆竟然认了亲,然后把神仙小姐姐叫出来相见。王子服这才知道对方叫婴宁。于是婴宁对着王子服又是一笑,由此两人三笑定情,终于结为夫妻。

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6)

但回到家后,王子服就发现婴宁,果真是“不食人间烟火”,当着自己老妈的面,竟说出了“王子服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事”,这可吓坏了王子服。最终得知婴宁是狐女所生。但为人却“一尘不染”,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她都笑对。最终人们接受了婴宁,两人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话不说不明的下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7)

不论怎样,黄增的这首集句诗,无论是歌颂《唐伯虎点秋香》,还是为《婴宁》击节叫好,显然都代表了一种人间美好和专一的感情。显然一尘不染,毫无庸俗之感。

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既然如此,那就携手共度今生,无论面对怎样苦难都笑对而过,这又何“色”之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