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1)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2)

原教旨LIVEHOUSE卖票,世俗化LIVEHOUSE卖酒。

原教旨LIVEHOUSE本质上是一个演出场地,消费是在专业票务平台上买艺人的演出门票。

票价不贵,从几十块钱到一两百块钱,就算大牌来了,三五百已经是天花板。

买票有时候要抢,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来这个城市是什么时候。

你知道你要看什么,你知道你要看的艺人是什么风格,有什么作品。

你知道你要在哪首歌的哪一段合唱或者互动。

有时候你会在吧台点一杯酒,跟着舞台上的主唱一起跳舞。

酒的名字花里胡哨,但价格也就几十块钱,

你甚至怀疑这个LIVEHOUSE卖酒养不养得起调酒师。

总之,来这个地方花不了什么钱,都花在票上了。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3)

世俗化LIVEHOUSE本质上是一个交易所,消费是在营销手里买酒。

酒价不便宜,从几百块钱到成千上万,如果营销赚得多,可以给你打个八折。

哦对了,如果你不愿意站着喝酒像个XX,那得花钱订卡座。

酒是不需要抢的,因为自然会有销售绕着你百般殷勤。

对于不是专程去撒钱请客的顾客,

世俗化LIVEHOUSE里每天上演的,就是顾客和销售的拉扯。

顾客想方设法买更少的酒,待更长的时间,摆更大的面子。

销售想方设法拉更多的人,卖更多的酒,

甚至有时候,顾客也不知不觉成了销售。

总之,来这个地方能花不少钱,都花在酒上了。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4)

原教旨LIVEHOUSE很小,世俗化LIVEHOUSE很大。

原教旨LIVEHOUSE的面积以一两百平方米计,

舞台观众区、吧台喝酒区、后台休息室区,没了。

舞台挺小,有两个吉他手的乐队得注意走位。

设备不说差,但也谈不上豪华,一套能用半个世纪。

观众席挺小,几百人能前胸贴后背。

喝酒区域挺小,两三张桌椅,其他人就站着吧。

后台挺小,一间小屋子,几面镜子,一两张桌子。

天花板不高,装修很别致,场间的时候,氛围很舒适。

门口不起眼,地址很难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地下室。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5)

世俗化LIVEHOUSE的面积以一两千平方米计,

舞台、卡座区、舞池、包房、一二楼、洗手间……

舞台有点大,乐队、歌手、DJ站一起,后面还能来两排和声。

顶级设备,顶级灯光,动不动就亚洲最强。

卡座区舞池包房,稍不注意得走迷路。

洗手间有人排队有人抽烟,不知道的还以为来了服务区。

天花板看不见顶,装修豪华又同质,

不管有没有人表演,吵得像下馆子。

酒吧一条街,世俗化LIVEHOUSE大老远就看得清清楚楚。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6)

原教旨LIVEHOUSE中心化,世俗化LIVEHOUSE去中心化

原教旨LIVEHOUSE里是一个中心化社会,中心是艺人。

艺人只演自己的歌,迫不得已才会翻唱。

调音师为艺人调音,舞台助理给艺人打杂;

摄影师给艺人拍照,VJ掌控着艺人的视觉传达。

观众看艺人表演,老板指着艺人赚钱。

没有艺人,原教旨LIVEHOUSE也就没有存在必要。

世俗化LIVEHOUSE里是一个去中心化社会,各玩各的。

舞台上歌手乐手只玩翻唱,什么火唱什么,

时不时来一句艾瑞巴迪一起嗨,

不知道的以为到了东北大舞台,

机械化操作,不认识观众,不认识队友,到点下班。

观众有一眼没一眼地看,营销不断地带客人来,

小蜜蜂气氛组真假难辨,服务员来来去去。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7)

原教旨LIVEHOUSE站着看,世俗化LIVEHOUSE坐着看;

原教旨LIVEHOUSE空着手看,世俗化LIVEHOUSE拿着荧光棒看;

原教旨LIVEHOUSE的本质是欣赏,世俗化LIVEHOUSE的本质是社交;

原教旨LIVEHOUSE一个人去很正常,世俗化LIVEHOUSE一个人去很丢人;

原教旨LIVEHOUSE喝酒给演出助兴,世俗化LIVEHOUSE演出给喝酒助兴;

原教旨LIVEHOUSE叫LIVEHOUSE是因为生下来就这样,专有名词;

世俗化LIVEHOUSE叫LIVEHOUSE是因为取这名显得高级,碰瓷名词。

芬兰的教堂分析(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分别)(8)

艺术电影是艺术电影,爆米花电影是爆米花电影,

小众独立是小众独立,神曲土嗨是神曲土嗨,

企图混淆视听,大可不必。

马不是鹿,鹿不是马,有人给鹿取名为马,那不能代表那就是马。

名字在中国真的很重要,不惜碰瓷儿,也要往脸上贴这个词儿。

“酒吧”太小家子气,“CLUB”太俗,“LIVEHOUSE”?就你了!

中国世俗化LIVEHOUSE取名很有意思,

要么一个汉字,要么三个字母,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老牌真LIVEHOUSE亲兄弟。

也许本没有什么原教旨和世俗化LIVEHOUSE的区别,

因为LIVEHOUSE就是LIVEHOUSE,夜店就是夜店,

LIVEHOUSE很酷,夜店也很酷,叫LIVEHOUSE的夜店,不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