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

在色谱中,橙色是最暖的颜色,蓝色则最冷。那么,肉色橙红的三文鱼,长在蓝色海洋里,这意味着什么?答案大概只有“好吃”。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1)

于是,说起三文鱼,吃货(包括本人)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以下关键词:日料、刺身!超市的生鲜柜台里,三文鱼鱼腩、鱼头,鱼骨,以及一盒又一盒的三文鱼寿司也码放整齐,等着被吃掉。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2)

三文鱼无疑是好吃的。一块好的三文鱼上,百分之八十的橙红色加上百分之十九的白色交相辉映,还有百分之一的银色柔光笼罩全身。仔细观察,可以用眼睛感觉到鱼肉的轻微弹性,颤颤巍巍,仿佛在呼吸。

挑一点现磨的山葵涂上去,最好连酱油都不蘸,放入口中,牙齿微微用力,鱼肉便分裂开来,稍稍咀嚼,鱼肉便慢慢融化,而手里的筷子已经不由自主夹起第二块……写到这里还没吃饭的小妞不禁咽了咽口水。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3)

慢着,你吃到的三文鱼是真的三文鱼吗?最近这则关于“淡水三文鱼”的新闻想必吃货们肯定有所耳闻。先是有媒体称“中国三分之一的三文鱼来自于青藏高原”;接着有许多专业人士指出这些青藏高原产的不是“三文鱼”,而是“虹鳟鱼”;而许多商家则回应“虹鳟鱼可以叫做淡水三文鱼”,甚至一些行业协会也支持这一说法,称“通常所说的三文鱼是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统称,并非一种鱼的科学名称”,虹鳟是三文鱼的一个种类。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4)

“三文鱼”,这条中国最成功的鱼,成功让中国人吵翻了天!而一条小小的三文鱼也让小妞瞬间变成了半个“水产专家”。

首先,争论各方都同意的是,三文鱼不是一个严格的生物学名称,而是一种商品名称。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现在各种不同的说法。

三文鱼(salm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salmo”,意为奋力跃起。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源于三文鱼的洄游特征。每年到了产卵期,它们千里逆流,甚至还要跳跃和冲撞数十英尺高的障碍,只为回到当初出生的河流产卵。到达终点时,它们银白色的身体会因为用力过猛血管崩裂而变得通红,整条河流一片血红,场面异常壮观。

18世纪,生物命名法的创立者林奈把这种鱼的学名形象地定为“salmo salar”,也就是现在的鲑鱼属大西洋鲑。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5)

中文世界里最经典的三文鱼正是大西洋鲑。香港《信报》对此有所查证,这一称谓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大西洋鲑引进香港时,将“salmon”翻译成为“三文鱼”。而大西洋鲑以外的各种“xx三文鱼”,中国人给它们起了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大马哈鱼。

市面上的三文鱼种类很多,有挪威的、芬兰的、美国阿拉斯加的……挪威三文鱼自然是根正苗红。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西洋三文鱼生产国,出口到世界上上百个国家。芬兰和阿拉斯加的也并非李鬼冒充李逵,大多数的食客并不会吃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买的时候看清产地即可,不需要过多挑剔。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6)

▲各种三文鱼之间的复杂关系,图片来源:果壳网

不过,在英文世界里“Salmon”不光指大西洋鲑,还指大马哈鱼(太平洋鲑)属的很多种鱼。后来为了进一步区分,又在统称前加上了产地、形态等特征,才有了现在大马哈鱼属的诸如Pink salmon(粉三文鱼)、Coho salmon(银三文鱼)、Sockeye salmon(红三文鱼)等众多鱼种。

虹鳟鱼虽属于太平洋鲑属,但虹鳟的学名是“Oncorhynchus mykiss”,通用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半个“salmon”都没有。并且“trout”对应的概念是“鳟鱼”,指的是大马哈鱼属和鲑鱼属的鱼中,生活史全部于淡水中完成,没有跨盐度洄游行为的一个类群。

所以,仅从名字上看,虹鳟鱼这回真的是强行给自己加戏,充当了一回“三文鱼”。#看来作为吃货,小妞也还不是很合格,因为英文不行#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7)

但问题是,中文世界里三文鱼指“大西洋鲑”只是人们约定俗成,并没有一份法律或者标准规定。对于“虹鳟鱼就是三文鱼,大西洋鲑能叫挪威三文鱼,太平洋鲑能叫阿拉斯加三文鱼,凭什么虹鳟不能叫淡水三文鱼”这种争辩,即便我们很多人觉得荒谬,但也无可奈何。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8)

不止三文鱼,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鳕鱼”身上。前几年频繁见诸媒体的油鱼也曾强行充当过“鳕鱼”。但事实上,油鱼是两种叫做蛇鲭(qīng)的鱼——异鳞蛇鲭和棘鳞蛇鲭。它们是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里的深水鱼,体内还有近20%的油脂,其中又以一种被称作蜡酯的物质为多。但人是不能消化这种物质,只好原样再把它排泄出来,因此如果一次摄入过多的话,就有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9)

说回三文鱼,小妞猜想,无论70后、80 后、90 后,甚至 00 后,人生中的第一口三文鱼大概都是生吃的。所以,这次争论的还有一个焦点就是“虹鳟能不能生吃”。这也可能是“淡水三文鱼”这个名称能不能被接受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淡水鱼是不可以生吃的,因为这样吃容易使人感染上寄生虫。吃生鱼片的时候蘸的酱油、醋、芥末、酒之类的蘸料,都没有办法杀死寄生虫。即使是真正的“海水三文鱼”也是需要经过规范操作的深度冷冻才可以相对安全地生吃。而虹鳟鱼经过这样的冷冻以后生吃是不是安全,目前只有一些专家个人口头的支持,并没有看到严格的研究数据或是公信力良好的权威机构的支持。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长忠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称,目前在青海省没有发现严重的能够危害健康的鳟鱼寄生虫发病情况:三文鱼可以生食,它有很多食用方法,刺身只是其中一种。但从安全角度而言,三文鱼加热到65摄氏度以上食用比较放心。

划重点——也就是说国产“三文鱼”可生吃,但可能得冒点风险。

说句实话,虹鳟鱼熟食味道还是很好的,而且便宜呀,非常适合小妞这种码字工。毕竟,现在熟吃“三文鱼”也是一种潮流,不再是“土老帽”“乡巴佬”了。去餐厅吃饭,很多沙拉上面都会赫然放着一大块浅白色的“烤三文鱼”,越来越多人爱上了“三文鱼”变熟之后的美妙口感。

在这里,再简单说一下区别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价格。贵的不一定是三文鱼,但如果便宜到让你觉得中了头奖,那一定是虹鳟鱼。第二,看颜值。三文鱼最诱人、也最影响口感的,就是那几条白色的脂肪。虹鳟鱼的脂肪含量少,红白相间的感觉非常生硬,脂肪没有渗入感。第三,虹鳟鱼禁不起厚切的考验。它肉质硬,一旦厚切就会像在吃牛蹄筋。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10)

用知乎er的发言来做总结,“价格便宜 肉色偏红 刺身厚度薄 脂肪纹理窄且很清晰 肉表面无光泽的所谓三文鱼,通常就是虹鳟鱼”

其实不只中国人会面临“一名多物”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的困扰,全世界不少国家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为避免这样的问题,欧盟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彻底。2014年12月13日起,欧盟变更了所有鱼类和水产养殖产品的标签规则,规定商品标签必须标示产品名称和鱼种学名,同时还要标注捕捞区域/国家、生产区域/国家。因为生物学名是唯一的,这样可以帮助消费者分辨鱼的具体种类,避免混淆。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11)

欧盟的这一做法虽然不错,但中国很多消费者别说对拉丁学名了,就是对鱼的中文学名都不熟悉,就算印到标签上,也没什么切身感受。希望以后还是在商品命名上能有相关规定,大西洋鲑就是大西洋鲑,虹鳟鱼就是虹鳟鱼,无论谁叫三文鱼,另一个就不能以此命名,否则就是虚假标示行为。消费者也不会面对“大家都叫三文鱼,到底哪一个才是三文鱼”的困扰。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12)

话说回来,这些年中国处在消费升级的风潮之中,中国人开始吃一些以前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但对这些东西的知识储备不多,分辨能力也不强,所以很容易就被那些刻意或是无意的“一名多物”情况误导,或是被“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忽悠。

看来,当吃货不容易,小妞这就去读书了。

虹鳟鱼和三文鱼怎么区别(带你重新认识一条鱼)(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