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中生物知识点)

有氧呼吸:

1.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1)形状:粒状、棒状。

(2)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结构:有氧呼吸:

1.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1)形状:粒状、棒状。

(2)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结构: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中生物知识点)(1)

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表面积,嵴周围充满液态的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O2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02和 H2O,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3.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表面积,嵴周围充满液态的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O2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02和 H2O,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3.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2CH3COCOOH(丙酮酸:C3H4O3) 4[H] 2ATP

②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2CH3COCOOH(丙酮酸) 6H2O—6CO2 20[H] 2ATP

③[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24[H] 6O2—12H2O 34ATP

能量去向:以活跃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在ATP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的比较: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中生物知识点)(2)

知识点拨:

1、反应中各原子的去向和来源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中生物知识点)(3)

2、有氯呼吸中的能量利用率 1mol葡萄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和体外燃烧都能释放出2870kJ能量,但是体内氧化分解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约38molATP),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葡萄糖有氧分解时,能量利用率为 40.45%左右,还有59.55%左右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3、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参与下,进行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合成ATP,这个过程即为有氧呼吸。 4、细胞内O2浓度为零时,细胞内的ATP含量不为零,因为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

思维拓展:

1、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往往含有线粒体的数量不同,生命活动旺盛,消耗能量多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越多。

2、各反应参与的阶段:葡萄糖在第一阶段参与, H2O在第二阶段参与,O2在第三阶段参与。 3、各生成物产生的阶段:[H]存第一、二阶段都产生,CO2在第二阶段产生,H2O在第三阶段产生。

4、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释放的总能量为 2870kJ,可记为“二爸70岁”;其中有1161kJ合成 ATP,1161可记为“爷爷61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