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 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

声律启蒙

下卷·十五咸之一

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 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1)

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 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2)

先测后看:

  1. “莺睍睆”是什么意思?
  2. “八百里分麾下炙”,怎么理解?
  3. 哪种夏天的常用品,不适合送给情人爱侣?

【解析】

清对浊,苦对咸,

[先秦]佚名《渔父》文:“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诗云:“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延伸阅读:《渔父》是遗书,还是悼文?

这篇楚辞篇章,以著名的“清浊之辩”,生动记录了遭到放逐后的屈原,憔悴地行吟于江畔,遇到一位隐士般渔父的问答。

渔父问屈原怎么落得这样的境况,屈原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针对屈原的回答,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可以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不必要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但屈原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

于是渔父笑着,唱起:“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歌离去……

整篇文章并不长,但渔父的语言,充满了道家“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哲学。而屈原则坚定地表现出自己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为人态度。

除了“清浊之辩”,这篇文章还存在一个“作者之辩”。

东汉文学家王逸、宋代理学家朱熹都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屈原,他虚拟了两个人的对话,来阐述自己的态度,这就相当于是他以死明志的遗书;而茅盾、郭沫若等人则认为这篇文章应该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为怀念屈原而作,因为这篇文章的风格迥异于屈原的其他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元芳们,你们是怎么看呢?

1. 渔父的作者是?

a. 屈原;

b. 怀念屈原的楚人;

c. 管他是谁,反正不是我。

2. 你更喜欢屈子和渔父哪种处世哲学?

a. 绝不妥协,不惜舍生取义;

b. 和光同尘,远害全身,徐图后计;

c. 都不选,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一启对三缄

一启:启齿;开口说话。

[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云:“听然一启齿,斯民免为鱼”。

三缄:缄:封。三,泛指多次。在嘴上多次贴了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先秦]《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烟蓑对雨笠,月榜对风帆。

烟蓑雨笠:烟雨中身穿的蓑衣和斗笠。多形容隐逸之士。

[宋]陆游《夏日感旧四首 其二》诗云:“啸歌雨笠烟蓑底,来往山村县郭间。”

月榜:月夜下划船。榜:同“搒”,摇橹使船前进。

[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诗云:“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榜鸳鸯起。”

风帆:乘风行船。

[唐]李白《同王昌龄崔国辅送李舟归郴州》诗云:“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

莺睍睆,燕呢喃

莺睍睆:黄莺明亮而美好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这个词一向有两派解释,一说是形容黄莺的颜色;另一说是形容黄莺鸣叫的声音。在一水看来,根据汉字造字表意的原则,这个词既然是同旁连绵词,从目旁,那取信前者,作黄莺颜色鲜明美好解,似乎更为合理。

燕呢喃:燕子的鸣叫如轻言细语温柔。

[宋]朱淑真《伤别二首 其二》诗云:“双燕呢喃语画梁,劝人休恁苦思量。”

柳杞对松杉。

泛指柳树。杞,柳的一种,也叫红皮柳。

[唐]储光羲 《贻余处士》诗:“秋苑故池田,宫门新柳杞。”

松杉:松树和杉树。

[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云:“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

情深悲素扇,泪痛湿青衫。

二者相对,都是失落伤感之意。

西汉班姬,是班固的祖姑,貌美有诗才。汉成帝时被选入宫,封为婕妤(妃嫔)。后来赵飞燕得宠,班婕妤失宠退于长信宫侍候王皇太后。传说,班婕妤为此作《怨歌行》(一名《团扇歌》)。以季节一过,时过境迁,团扇就被闲置抛弃来形容自身境遇。

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遂作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写昔日长安歌伎弹奏琵琶诉说身世,哀叹沦落,借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诗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名句。

延伸阅读:一把扇子 替人伤感两千年

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 声律启蒙第88讲大热天的(3)

第一个说美女像鲜花的人是天才,那么,第一个用扇子来比喻情感炎凉的人也一定是天才。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文选》里,认为最早的《团扇歌》作者是班婕妤,虽然汉代《文心雕龙》对此存疑,但鉴于班家人文学功底深厚,班婕妤又是大美人,这诗也很符合其境遇,所以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团扇歌(班婕妤)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到了唐朝的时候,“诗豪”刘禹锡接着这个创意,又发散了一把。大致上的立意差不多,也是秋天一到,团扇就会被打入冷宫。但比班婕妤的《团扇歌》更惨是,班婕妤的团扇,也许还有来年夏天从箧笥中重新启用的可能,而刘禹锡的团扇,来年夏天出入于怀袖的,却已经是织机织出的其他绸练制成的了。这无疑更加绝望!

团扇歌(刘禹锡)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

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到了清朝的时候,可能是文艺青年们最熟悉的“悲扇”诗句出现了。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其实还是借用的《团扇歌》的意。看过前面的典故,我们就该知道,事实上这句诗是在说“画扇悲秋风”,而不是“秋风在悲画扇”。

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下,我们应该记住一点了:作为情人爱侣之间,千万不要拿扇子作为礼物馈赠。扇者,散也。再加上两千年来诗人们的悲叹,这实在不是情人爱侣之间一个表情达意的好载体!

汉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监。

这一联说的是汉朝和周朝对待权臣贵族的不同制度。

据东汉荀悦《汉纪》载:东汉官员按等级分为四姓:尚书以上为甲姓;九卿、方伯为乙姓;散骑常侍、大中大夫为丙姓;吏部正员外郎为丁姓。此外,“四姓小侯”,也是东汉时期的一个专有概念,指汉明帝时期外戚:南阳樊氏、真定郭氏、南阳阴氏、扶风马氏四姓的子弟。当时为“四姓小侯”专门设立的学校又称为“四姓小侯学”,别立学舍,搜选高能,以授其业,即洛阳太学中的“贵族学校”,初期可入学的只有四姓子弟,后来功臣子孙皆可入学。

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于是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

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济;

竖竿以挂犊鼻,贫笑阮咸。

上联说的是有钱人的傲气。

王济,西晋初年外戚,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司徒王浑次子,晋文帝司马昭之婿。官至骁骑将军、侍中,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其生活奢侈,丽服玉食,挥金如土,素以傲气放纵而名。

时有巨富王恺(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的孙子,得晋武帝之助与石崇斗富的那位)有一头牛,名为“八百里驳”,据说能跑得比骏马还快,王恺常把其牛蹄、牛角磨得晶莹发亮,在客前炫耀。一次,王济见不得王恺炫牛,就说:“我射箭的技术赶不上你,今天拿你的牛做赌注,和你赌射,我押上一千万钱来抵你这头牛。”王恺自以为比王济箭法好,于是让王济先射,结果王济一箭就将靶心射破,然后坐在胡床上,吆喝左右随从赶快把牛心剖来。一会儿,随从将“八百里驳”的牛心烤熟送上来,王济吃了一块就走了。(见《世说新语·汰侈》)

下联说的是没钱人的幽默。

西晋阮咸,字仲容,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同列“竹林七贤”。

当时阮家是个大家族,多聚一地,依道南道北而居。当时,道北阮氏较富有,道南的阮籍、阮咸这类恃才傲物的,难免贫穷。

七月七日那天,按惯例,家家户户都要晾晒衣物。道北的人家晾出来的都是绫罗绸缎,挂满一院子。阮咸家中没有什么好晾,但他也拿了一根竹竿,把一条大犊鼻裤挂在院中。

看到的人觉得奇怪,问阮咸为什么要挂一条裤子出来。阮咸幽默地答道:“不能免俗,姑且挂挂罢了。”

后人遂以“南阮北阮”这一成语,形容贫富各殊的同族人家。(见《世说新语·任诞》)

延伸阅读:八百里分麾下炙啥意思?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堪称是宋朝大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篇通顺易懂,气势豪放,深受后人喜爱。

唯有一句“八百里分麾下炙”有些不好理解。至少,三十年前,第一次读到这首词的时候,我是没看懂的,很多语文老师也对此解释得语焉不详。

今天讲了王济王恺斗富比射的故事,大家就可以知道辛弃疾这里就是用了“八百里驳”这个典故,来作为牛的代称了。辛弃疾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在《约公择饮是日大风》一诗里也这样用过:“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所以,辛弃疾词中之意就是:把健壮的牛肉分给麾下将士烤来吃,听着五十弦的乐器弹奏着充满着肃杀苍凉的塞外乐调,以此营造出雄壮豪放的氛围。可千万别误解为:行军八百里了,给大家分点东西吃吧……

课后作业:

就拿今天讲到的一句名诗出一上联:

何事秋风悲画扇;

下联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