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

在孩子眼里,“小”可能代表着弱小、无助,不够强大,缺乏安全感,是个贬义词。

但看完《小蒂奇》这本绘本后,相信很多孩子的认知会发生180°转变,原来“小”也可以是可爱的、具有成长潜力的。

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1)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01

《小蒂奇》的封面是一个金发小男孩,手里拿着小风车,身边摆放着一辆童车,还有一株茂盛的植物,这些元素组成一个主题——成长。

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2)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作者佩特·哈群斯出生于英国,曾赢得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的首奖。她从小喜欢画画,作品色彩亮丽明快,情节简单却富有内涵。

佩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的很多创作灵感来自对孩子细致的观察,其中就包括“小蒂奇”。“小蒂奇”在英国可谓是“人气偶像”,拥有无数粉丝,是许多孩子的“心灵小伙伴”。

绘本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蒂奇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们的个子都比蒂奇高,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比蒂奇的大。

蒂奇羡慕哥哥姐姐,特别渴望长大也能玩大玩具,骑大的自行车,演奏大乐器……

有一天,蒂奇发现钉子能在盖房子中发挥大作用,发现自己那颗小种子能发芽,并且长成了高大茂盛的植物,蒂奇笑了。

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3)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02

在书的内容设计上,佩特尤其擅长重复语言的巧妙运用,“哥哥有什么,姐姐有什么,小蒂奇又有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简单重复的语言十分方便理解记忆。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故事前半段,每一轮重复是在递进地表现蒂奇的失落感;故事后半段,重复又被用到蒂奇发现“小”也有力量上。

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4)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在《小蒂奇》中,蒂奇的“小”被无限放大。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个子小小的,看起来平凡而普通,但儿童读者就是喜欢他。

因为蒂奇眼中的世界、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他的苦恼,都能引起每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共鸣,“我跟蒂奇想的一样”。

不过,蒂奇并不总是小小的、无助的。故事的最后,他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小”也是有能量的,并开始接纳自己的小。

那颗小小的种子成为蒂奇成长的缩影。

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5)

03

孩子在某段时间会明显表现出想快点长大的愿望,比如小女孩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男孩想学爸爸妈妈开车,羡慕哥哥姐姐有自己的手机。

小孩子向往年长的人能自主选择,拥有更多支配权,但往往因为自己年龄和能力不足而形成强烈的失落感,就像小蒂奇羡慕哥哥姐姐而不开心,甚至觉得自己很没用。

面对类似蒂奇的成长困惑,父母可以利用《小蒂奇》,从三个方面来引导、教育孩子。

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6)

第一.

带孩子感受什么是“小”,“小”是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

父母可以问问孩子:“蒂奇的姐姐比他高,但她有哥哥高吗?”引出大和小的相对概念。随后扩展到身边的例子,比如家族里面的兄弟姐妹。

更进一步,父母引导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

蒂奇小小的种子不是种下就马上长出茂盛的枝叶,说明成长需要时间。

家长还可以利用“成长对比轴”,比如“一颗向日葵的种子开花需要4个月左右;一只毛毛虫变成蝴蝶需要9个月;一个宝宝从出生到上幼儿园,需要3年”。

父母和孩子简单画出来并标上时间,形成直观的对比,如此,孩子对成长的感知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

带孩子感受“小”的力量。

《小蒂奇》里,哥哥拿大锯,姐姐拿大锤,蒂奇只拿小钉子。

父母可以问问孩子:“如果没有蒂奇的钉子,能搭出结实的房子吗?”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可以找来真实的锤子和钉子,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当然,也可以找一颗种子种下去,比如绿豆、大蒜,让孩子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每天记录种子生长的数据。

第三.

家庭里兄弟姐妹的关系引导。

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可以跟两个孩子一起讨论小蒂奇的故事,或者召开各家庭故事会,全家人共读一本书,让孩子们在故事里寻找自己的角色,并向哥哥或姐姐提问:“假如带弟弟妹妹出去骑车应该怎么做?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又要怎么做?”

教育部公布的儿童必读绘本书单(高人气儿童成长绘本)(7)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一本好书就是这么神奇,看起来简简单单的画面和文字,却能给父母创造多维度的教育场景。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孩子理解,小并不是弱小,小也有小的力量,小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更多儿童阅读内容,请关注書果星球~(公众号shuguosta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