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

(一)做老师不容易

单论狭义的“师”,也就是学校里面的教师,相对简单很多。

但是若论广义的“师”,也就是如韩愈所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事情可能会变得相当复杂。有时候还有点黑色幽默。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1)

比如孔夫子,一面是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另一面则是打到孔家店、批林批孔。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2)

师之难,可见一斑。

(二)学生的战略: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句话源自1842年《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开宗明义说明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短短七个字,言简意赅,隐藏着荒诞,但也揭示了部分真相。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3)

魏源(1794年 —1857年 )

魏源写书的那个时代,实在不必赘述。一言以蔽之,1840-1842年,满清在鸦片战争中吃了英国的大亏。

魏源提出这个主张的动机,其实也很好理解。魏源本人在战时进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

此外,魏源与林则徐交情匪浅,编写《海国图志》有林则徐推动,也借用了林大人自己主编的《四州志》的内容。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4)

虎门销烟

简而言之,魏源代表落败的“华夏”总结教训,提出了翻盘的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

以魏源的角度看,这七个字没啥毛病,甚至成功地影响到了几十年后的“洋务运动”。

不过,凡事就怕“换个角度看”。

(三)“师”的视角

作为学生的满清,对面是洋人。

第一件事是关于“夷”。

什么是华夷之辩、夷夏之防?在中文世界,师为尊者,夷为贱称,两字放在一块,要多违和有多尴尬。英国人即使不知道“东夷西狄南蛮北戎,华夏居中”这样的宇宙观,也不会忘了五十年前马嘎尔尼在乾隆面前关于要不要跪拜的纠结。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5)

第二件事是关于“制”。

这个字已经相当露骨,就差说“教坏徒弟饿死师傅”了。再多说就不礼貌了。

第三件事是关于阴谋。

此处举个例子,众所皆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与其谋于密室,提出“成霸业,兴汉室”的战略,也即“隆中对”。但是,《隆中对》这边文章,是近百年后陈寿写的。刘备和诸葛亮并没有将这个策略第一时间公之于众。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6)

刘继卣 《三顾茅庐》

不然曹丞相至少可得换个打法了。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7)

但是魏源似乎没有这种顾虑。1842年,魏源把这七个字就这么放在《海国图志》中刊印发行了。要说洋人不知道满清学自己是想对付自己,估计魏源自己也不信。

(四)夷师的反应

《海国图志》发行45年后,1887年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向满清政府交付了两艘巡洋舰,其中之一即是致远号,作价 84万5千两白银。

1894年9月17日,致远号与其管带(舰长)邓世昌及全舰官兵246人一同殉难。

教师节向全天下的老师致敬(教师节的另一面)(8)

不管怎么样,至少在当时,洋人似乎没把“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想得太复杂。挣钱嘛,不寒碜。那时候似乎也还没有发展出技术封锁之类的套路。

此去已近两百年,今天的人们料也难以体会当时的世界。也许,魏源的时代相距诸葛亮的时代更远,期间的变化更为巨大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