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

注明:多年家政从业人员点滴积累,倾心讲述行业内部的故事。每天一个小故事,向大家展示家政姐妹和雇主之间相处的苦乐酸甜。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你们懂的。

简衣素食行江湖是我在头条的唯一帐号。感谢朋友们的阅读,希望可以帮我点赞和转发!!!

太阳已经落山了,但晚霞却铺满了西边的整片天空,像铺开了一块巨大的瑰丽锦缎。

傍晚的风善解人意,轻轻吹进这个农家小院里。

司机赵师傅已经把院 子里用水浇过了,暑热褪去。

那个驼背的老大爷又牵着那头牛,背着双手慢慢从东边走来。漫天金色霞光打在他们身上,一人一牛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在地面上缓缓移动。这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优秀光影作品。

于岁月长河里,万千美丽画卷中值得被定格的一帧。

莹莹和君君叽叽喳喳的指给爸爸看。

李先生和方伟先生像两个小孩子一样,笑着打开院门去看。

方伟先生笑着问:“大爷,您放牛回来啦?”

老大爷仍背着手慢慢走着,嘴里回答:“嗯,回来了。你们回来啦?”

听他这语气,李先生和方伟先生不像是刚来村里,倒像是一直住在这里,和老大爷每天早晚相见,再熟稔不过了。

垚垚说:“它走得好慢啊。”说着就随手找了一根棍子,想去帮老大爷赶牛。

君君和莹莹见了,满脸兴奋的跟在哥哥身后。君君蹑手蹑脚,莹莹鬼鬼祟祟。

李先生说:“你别赶,让它自己走。”

于是,垚垚又把那根棍子扔了,退回到了院门口。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1)

赵师傅和保姆丽芳忙着在院子里支起桌子,搬着凳子,又把饭菜从厨房里端出来。准备开饭。

李老爷子夫妇边帮忙拿东西,边笑看着院门口的儿孙辈。

菜不过是几样简单的农家小菜再加上两三样荤菜。

韭菜炒土鸡蛋、蒜茸南瓜尖、五花肉炒豆角、白糖冰镇西红柿、干煎了几条鲳鱼、切了一大盘卤牛肉、红烧豆腐、干豆腐炒尖椒,主食米饭和包子。

鲳鱼是赵师傅提前买了放在冰箱里的。豆腐和干豆腐是今天早上跑步捎回来的。

丽芳在广东极少开单买豆腐和干豆腐。因为豆腐没有豆香味,干豆腐不但没有香味,吃起来像在嚼塑料片。

来这边后,大人孩子都喜欢上了这常见的豆制品。

豆腐只需要煎到两面金黄后,加盐、生抽和少量鸡精、蚝油焖一下,然后大火收汁就很好吃了。虎皮样的外表包裹着里面嫩滑洁白的豆腐,一口咬下去丰盈的汁水和嫩滑在口腔内漫开。

老少皆宜。

丽芳炒干豆腐时喜欢大火,边炒边添水,炒到快起锅时再加入少量的淀粉水,保持住干豆腐本身的水份,才好吃。

来了农村,保姆司机也不和雇主分餐了,李先生也不再规定吃饭时孩子们不准说话了。大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边吃边聊。

这位方伟先生不挑食,每一道菜他都觉得好吃。不是嘴上说好吃。是大口大口地吃着。用行动表达。

李先生仍然一派斯文,小口吃着。也不太说话,更多时候父母在说,他在听。

三个孩子主攻那盘白糖拌西红柿,平时李先生不准他们吃糖,现在也不管了。冰冰甜甜的正合他们的口味。吃到后面莹莹连盘子里的汤汁都喝了。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2)

老爷子高声对院外打招呼的人说:“进来吃点?”

李先生说:“后天请客大概有几桌呀?”

李老爷子自己合计了一下,说:“六七桌吧。”

李老太太说:“请一顿就行了,省得吵吵闹闹一整天。咱们又不是家里办什么事,也不要他们随份子。”

李先生问:“来那么多人谁做饭呀?大姐还得看着三个孩子呢。”

李老太太说:“之前我和你爸爸说了一下,想和标叔家一样请乡厨来做,你爸爸不同意。你标叔也听你爸爸的,说找村里的本家女人来做。”

李老爷子说:“什么都请人来做还有什么意思?本来就是村子里的本家在一起热热闹闹吃顿饭。当然自己做了。”

李老太太说:“真能折腾。”

李老爷子说:“放心吧,不折腾你。让阿标他们俩口子来主事,咱们坐着和乡亲们聊聊天就行了。”

李老太太突然笑了,说:“她主事?我看她那大儿媳妇还差不多。”

李老爷子说:“又不是办什么大事,招惹他们回来干什么?你没看见那天他们回来吃了顿午饭就走了吗?”

李老太太说:“我没说让她回来。我是说她办事能入得了眼。”

李老爷子说:“没多大点事。到时候让小崔来负责厨房的事。阿标两口子负责迎来送往端茶递烟。”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3)

正说着,东边院子里有动静了。邻居大娘回来了。趴在墙头上笑道:“这么早就吃饭啦?”

李先生大声说:“哎,您过来吃点?”

方伟挤眉弄眼地看着李先生呵呵笑着。李先生也冲他一乐。

大娘哈哈笑道:“你们这帮孩子,说帮我收花生,我在地头等你们一整天哈哈哈。”她笑得都快呛住了。

方伟夸张地说:“啊?您不是看不上我们细皮嫩肉的吗?”

大娘哈哈笑道:“我都收完啦,和你们说笑呢,指望你们花生都落地里了。”

李老太太笑着对大娘说:“你好好骂骂他们俩个吧,无法无天。”

老大娘笑着直摆手。

李老爷子问:“才从地里回来?”

老大娘说是呀。才回来。

李先生笑着对方伟说:“听到没?在地头等你一天呢。给大娘拿两个包子赔理道歉去。”

方伟起身拿了两个包子,笑嘻嘻的跑过去隔着墙递给了大娘。

三个孩子笑着,方伟递完包子才坐下,莹莹笑眯着眼睛说:“你骗人!”

方伟笑道:“再也不敢了。”

一顿饭说说笑笑快吃完的时候,标婶提着个篮子来了院门口。

赵师傅赶紧过去开门让她进来。

见到这么多人,标婶还有些不自在。李先生和几个孩子叫了她,坐下后笑了笑说:“我才从地里回来。想着你们人多,怕菜不够吃。摘了些过来。”

丽芳看着篮子里有些茄子辣椒豆角,还有些毛豆荚、里面还有十几个鸡蛋。便拿去放进了厨房,把空篮子送出来放在了她脚边。

让标婶吃饭她也不吃,坐在离饭桌两三米远的地方。慢慢搓着两只粗糙的手,眼睛一会瞟向桌上的饭菜,一会快速打量一下桌上的众人,一时又望向空无一人的客厅内。还看向菜地里。

李老爷子问:“你这个时候过来,有什么事吗?”

标婶张了几次嘴,咽了几次口水,才开口道:“大哥,大嫂。”

李老太太挑着眉瞟了标婶一眼,用筷子挑了一根干豆腐皮放进嘴里慢慢嚼着。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4)

标婶看了看方伟。方伟冲她咧嘴笑了笑,放下碗筷说:“我吃完了,你们慢慢吃。”

说完就坐到了稍远一点的钢丝床上。赵师傅刚才搬出来乘凉用的。

标婶这才小心说道:“你们回来动老人的地方,本来是件好事。可这太突然了,提前也不说一声,我找人给看看呀。”

李老爷子说:“我们不相信那些。就是看到长草了,趁着你侄子回来正好弄一下。他太忙了,过两天就得走。”

标婶看了看李先生,说:“咱们李家能有今天,也是因为一辈一辈老人修得好。大侄子和我大儿子都做着生意,还是讲究些好。你们修完走了,可我们还在这村子里住着。我大儿子那生意这两年本来就不好做了。”

李太太放下筷子,不悦地道:“你儿子生意不好做,和这事有关系吗?那你小儿子做不了生意又怪谁?你和你小儿媳妇吵架是不是也和这有关系?”

标婶说:“大嫂,您怎么这么说话呢?”

李老太太直视着标嫂说:“草都长得比人高了,地方都快平了。那天培了多少土上去?阿标回去没和你说呀?你说有关系平时管了吗?现在我们回来办点事,你还跑来干涉了。”

标婶说:“嫂子,你这话说得。大哥的爷爷奶奶,是我们的亲叔伯爷爷奶奶。我们每年都管了。草本来就长得快,您不种地可能不知道。”

李老太太说:“草长得快我就不说了。上面还长着那么大一棵树呢。一年能长那么大吗?”

标婶叹了口气,小声说:“反正我们做事凭良心了。”

李老太太平缓了语气说:“一个家兴不兴旺,主要是把孩子教育好。一代比一代强,才能越过越好。至于你说看什么日子。只要有孝心,天天都是好日子。”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5)

正说着呢。标叔来了,还在院外就朝标婶吼着:“我说你跑哪去了呢,你这个时候跑过来说什么?”

刚才院门没关,标叔一推门就进来了。

标婶说:“我来和大哥他们商量一下。”

标叔说:“大哥大嫂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用得着你商量啊?”

李先生也吃完饭了,起身说:“叔,别着急。有话好好说。”

标叔笑了笑,降低了声音坐下说:“哎,好。”

李老爷子说:“阿标,你们真介意吗?”

标叔说:“都什么年代了,我不介意。”

标婶说:“你介不介意孩子们?大儿子生意做得顺顺当当的。小儿子两口子虽然没本事,可咱们孙子考上大学了。本来一切都好好的,现在这么一动,以后谁知道会怎么样?”

李老太太气呼呼地冷哼了一声。

几个孩子吃完了饭,都过去坐在那张钢丝床上。

丽芳和赵师傅收拾着碗筷。

标婶愁眉苦脸的,标叔一脸怒气地看着自己老婆。

李老太太则坚持一个家过得好不好,完全在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间或听到李先生说:“叔,我就后天能抽出一天时间来。你找人给先看看,不行化解一下。”

标婶脸上一瞬间就堆满了笑意了,起身提起那只篮子,拍了拍衣服说:“还是我大侄子办法多。那我就放心了。放心吧,你叔肯定给你们办得好好的。大哥大嫂,你们也要理解一下我。我没有恶意的。这样对你们也好,是吧?”

李老太太没理她。李老爷子笑着点了两下头,算是回应。

标叔又客气了几句,两夫妻一前一后走了。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6)

只等赵师傅把院门一关,李老太太就对着丈夫和儿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人家两口子在演双簧,唱戏给咱们看,你们俩看不出来呀?”

李老爷子沉着脸说:“阿标不会这样的。肯定是她自己的想法。”

李先生说:“这些不重要。只要后天能把事情办了就行。”

李老太太说:“你们呀,人家在拿捏咱们一家人,你们看不出来呀?我这辈子什么人没见过?居然被一个村妇拿捏!”

李先生笑道:“谁能拿捏得了您呀?您刚才不是说得她都接不上话了吗?您今天说的话我全都认同。一个家想要长久的好,就是用心把孩子培养好,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可是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敷衍她一下就行了。”

李老爷子说:“算了。这事就这样吧。”

李老太太仍不解气,说道:“她谁都想压一头。”

李老爷子说:“她来坐了好半天才敢开口,你看那语气和态度是想拿捏你吗?她是愚昧死板!”

等丽芳和赵师傅收拾好,天都暗下来了,路灯都亮了。

李先生说:“为这种人生气划不来。”

李老太太说:“别让他们主事了,让小崔两口子和小赵一起就能把这事办好。不需要他们。”

李老他子说:“他们俩口子对村子里的人最熟悉,又是本家。让他们主事明正言顺。”

李老太太无奈地摇了摇头。

莹莹见丽芳过来了,说道:“阿姨,我想去找丫丫玩。”

丽芳不知该怎么说,就站在钢丝床旁边。

垚垚看了一眼莹莹,说:“还找她玩什么呀?别去了。”

莹莹小声说:“她和我是好朋友。她今天都没有来找我玩了。”

李先生问清楚了丫丫是谁后,对丽芳说:“带她们去玩吧。”

说完又对方伟说:“咱们也出去走走。晚上村子里挺安静的。”

赵师傅问:“明天要不要去赶集买东西啦?”

李先生说:“去。我们和你一起去。”

垚垚急忙说:“我也去。走吧。现在我带你们现去散步。”

丽芳问:“君君,你是要跟着爸爸他们,还是跟着我们?”

李先生说:“让她跟着你们吧。”

出了院子,李先生一行人朝村东头走。丽芳则带着两个小女孩去丫丫家。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7)

路上遇到两个三十来岁的小媳妇也朝东边走着去散步。对着李先生他们的背影指指点点的,两个人笑着小声说着什么,叽叽笑着。有一个还捂着嘴笑。

和丽芳她们擦望而过的时候,一个小媳妇突然问:“出去散步啊?”

丽芳回应了一句。

小媳妇又问:“那是你老板啊?”到底是年轻人,不像一些村子里一些年纪大的人用主子、主人之类的称呼,用了比较现代化的老板一词。

丽芳说是。

小媳妇笑道:“好帅呀。”

说完两个走了过去。丽芳听到另外一个小声道:“怎么?你想嫁给他呀?哈哈哈。”

另一个小声道:“别瞎说,我就随口夸一下。”

“你说要是被这样的男人搂着睡一晚,是什么滋味呀哈哈哈。”

“美死你了。欲仙欲死。哈哈哈。”

她们说的声音不大,但也不小。嘻嘻哈哈的语气有些轻浮。丽芳不知道君君听到没有。只得让她们快点走。

村道上干净,安静。可有些话却刺耳。在这里,粗俗与文明和谐共存。

到了丫丫院外,丽芳看到丫丫妈妈在客厅里收拾碗筷。

丽芳不想进院子,便在门外叫了几声丫丫。

丫丫立马就跑了出来。她妈妈在在后面跟着出来了。

莹莹问:“丫丫,你今天怎么不去找我玩呀?”

丫丫有些扭捏:“我怕你爸爸。”

君君说:“为什么怕我爸爸呀?他很好的。”

丽芳说:“莹莹要来找丫丫玩,你收拾完了吗?咱们出去走走。”

于是,丫丫妈妈便朝屋里叫自己老公的名字。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8)

一会,穿着长裤,光着上半身的男人出来了。

丫丫妈妈说:“我带她出去玩一会,你把碗收去泡在池子里吧。”

男人没说话,在明亮的灯光下,把碗一个一个叠了起来。

丫丫说:“你爸爸从大黑车上这样下来。”边说边学着李先生昂首挺胸,目不斜视,满脸严肃的样子。

把丽芳和丫丫妈都逗笑了。

莹莹着急了,路也不走了,站到丫丫面前挡住去路说:“我爸爸才不是这样呢。他说:莹莹宝贝 、小闺女。”

君君站在一边看着莹莹,眼神那么羡慕。

丫丫妈妈小声问丽芳:“城里人在家里真的这么叫孩子吗?”

还没等丽芳回答。君君小声说:“是真的。我妈妈也叫我宝贝。”

丫丫妈妈问:“刚才丫丫她奶奶是不是去你们那边了?”

丽芳说:“去了。”

丫丫妈轻声说:“我都说了是别人家自己的事情,好好帮忙干活就行了。都隔了几代的老人了,能碍着我们家什么事啊?可我在家里说话没人肯听。”

丽芳说:“有些人是比较介意的。”

丫丫妈妈说:“她就是怕影响了她大儿子。”

丽芳说:“你有没有想过在附近找点事情做?”

丫丫妈说:“我如果找事做,她爸爸就得顾着家里,是一样的。”

丽芳说:“你挣和他挣不一样的。”

丫丫妈说:“我每天得给她做早餐。早晚得接送孩子幼儿园。如果我找事做了,让他们给丫丫做饭,就是糊弄。大人吃什么孩子跟着吃。我们菜园子里里有么就吃什么,从来不会说给孩子单独做一点饭菜。”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9)

莹莹说:“我妈妈不用做饭,也不用每天送我上幼儿园。”

丫丫妈妈问:“那你妈妈每天做什么?”

莹莹:“我妈妈,我妈妈给我讲故事,带我出去吃饭,买东西,还陪我练古筝,还看手机。”

君君说:“我妈妈每天都要上班。有时候也带我出去吃饭。”

丫丫不甘示弱地大声说:“我妈妈还下地干活呢。我妈妈最好。”

丽芳说:“对,你妈妈最好。”

莹莹盯着丽芳说:“我妈妈最好!我妈妈不用干活。”

君君尖声说:“不干活是懒惰!”

莹莹顿时安静了下来。有点不知所措地看了一眼丫丫,问姐姐:“那她妈妈呢?”

君君说:“都说了她妈妈下地干活。”

莹莹说:“那也让我妈妈下地去干活。”莹莹睁大眼睛看着姐姐。

丫丫妈妈说:“不一定要下地干活呀。你妈妈陪你练古筝、给你讲故事也是干活呀。”

莹莹立马骄傲地看着君君说:“就是!”

君君说:“这又不是挣钱的活。”

君君到底大些,又给两个小妹妹抛出了一个难题。丫丫和莹莹答上来。

每个妈妈都应该是孩子的骄傲。每一个做了母亲的女人,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还决定了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

今天这三个小女孩年纪还小。她们关于妈妈的争吵还只是停留在表面。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不信我们可以看看自己或周围的人,有很多人的性格随年纪增长,性格越来越像自己的妈妈。

还有另外一些人,因为不认可自己妈妈行为处事,刻意活成了和妈妈相反的性格。这大概就是童年对于人漫长一生的影响吧。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10)

眼看着吵得没完没了。丽芳说:“不早了,我带她们回去洗澡。”

确实不早了,月亮都已经升起来了。

和丫丫分手的时候,丽芳说:“丫丫,莹莹的爸爸很喜欢小孩,他也会喜欢你的。你不用害怕。可以去找莹莹玩。”

丫丫说:“明天让妈妈陪我去。”

两个大人相视而笑。在丫丫家的院外分手。

丽芳带着两个孩子回去。各家各户都亮着灯,在院子里乘凉,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孙了。也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

院子里传出低低的笑语,或者几个人只是安静地坐着,望着远处黑色的山峦或天上的明月。

村道上也还有人在慢慢走着。这些多数是从散步后准备回家的人。

远远看到两个修长的身影和一个矮一点身影慢慢朝这边走来。小声说着什么。

莹莹眼尖,大叫:“爸爸,爸爸,我们在这里。”

李先生清朗如明月的声音传了过来:“我看到你们了。”

丽芳问:“君君,你为什么不叫爸爸?”

君君小声说:“爸爸不是已经看到我们了吗?”

丽芳说:“你再叫他看看。”

于是,君君小声叫了两声爸爸。

三个人影走得又近了些,李先生道:“哎,君君宝贝。爸爸也看到你啦。”

走近了,莹莹拍了一下哥哥的胳膊说:“这么晚才来找我们。”

垚垚捧着她的脸,故意作出恶狠狠的样子说:“我们又没有说过要来找你们。你们跟着阿姨出来的。”

莹莹便咯咯笑了起来。

兄妹俩闹完了,垚垚说:“你小心看路。”说完便牵着莹莹的手走着。

李先生牵着君君。

村道一旁种着树。月光穿林下,簌簌如残雪。

一行人默默朝前走着,生怕惊扰了今晚的夜色。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11)

回到院子里,李老爷子夫妇已经进了卧室。

赵师傅跷着一条腿,仰躺在钢丝床上,双手枕在后脑勺上,不知在想什么呢。

听到动静,立马弹了起来说:“李总,方总,你们回来啦。”

李先生嗯了一声。

丽芳要赶紧带着两姐妹去洗澡。

丽芳自己洗完澡和衣服出来,赵师傅已经回屋了。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地上。

丽芳赶紧晾好衣服回屋,两个小姑娘已经睡着了。

丽芳想起好几天没有和老公联系了。给他发了一个信息:“下班了吗?”

那边很快就回复了:“我们今晚没加班。”

丽芳问:“哦,那怎么没找我聊天?”

丽芳老公:“现在去了他们老家,不知道什么时间你有空,怕影响你干活。”

丽芳:“你可以发信息,我有空了就会回的。”

丽芳老公:“哦。”

丽芳有些生气了。都说女人想要什么,不要让男人猜,要直接告诉他。

可如果你已经直接告诉了,他还是不肯做,那又该怎么办呢?

让他发个信息居然都要循循善诱这么久,真是卑微。

丽芳没了聊天的兴趣。便说:“早点休息吧。”

那边马上回复:“好,你也早点休息。”

虽然看不到表情和语气,可丽芳觉得他是如释重负。但愿是错觉吧。

既然他们要去赶集,那么应该会买些早点回来吧?丽芳便没有和红莲联系。放下手机,在床上躺了很久才睡着。院子里,一直有人在小声说话,估计是李先生和方伟先生。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12)

第二天一早,丽芳没等到七点起床。六点就起来了。李先生来了,丽芳可不敢再睡到七点了。

这么早,院子里已经很热闹了。

李先生和方伟在院子里做着伸展动动,李老爷子夫妇正打开院门,可能是准备出去散步。

赵师傅正在收钢丝床和凳子,那这些东西昨晚在院子里露天放了一整夜。

丽芳问:“李总,现在要做早餐吗?”

李先生:“不用,等我们回来再说吧。”

既然不用做早餐,丽芳便去客厅打扫。

又等了一会,垚垚起床后,他们就出发了。

很快,丽芳就接到了赵师傅的电话:“阿芳,你有没有让红莲做团子?”

丽芳说:“你们不是赶集去吗?我以为会带早点回来的。”

赵师傅说:“那你现在打电话让她做一些,我赶集回来后过去拿好吗?或者你自己做一些也可以。”

丽芳赶紧答应了。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呀,再说一会君君和莹莹就该想床了,自己哪里来得及你有么有呀?

只好打了电话给红莲,让她做一些。

红莲一口就答应了。

丽芳心想赵师傅这么怎么啦?迷上红薯叶团子吗?

他们赶集回来,丽芳才知道。不知道是因为认地方,还是水土不服,这两位先生自从来了这边,就上不出来厕所啦。

方伟先生是说是火气大,李先生的概念里没有上火这个说话。

他说是用不惯这边的蹲厕,必须用马桶,可后来发现用了马桶也不好使。

据说在去赶集的路上,这两位在村里小媳妇的眼里“搂着睡一觉能美死”的先生,为了上厕所这个问题争执了很久,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于是,赵师傅献计,吃红薯叶团子。

她做保姆这些年最新消息709(她做保姆这些年)(13)

大家好!我是简衣素食行江湖,本人所有文章都是个人头条原创,只为记录生活。转载请注明出处!其他平台看到的均为抄袭搬运。必将追责到底!

更多精彩请关注今日头条简衣素食行江湖!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