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三国时间(东汉-三国时间线)

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看过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本来就喜欢历史,就更独爱三国这个时期,三国乱世,文臣武将层出不穷,文武双全的时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东汉三国时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东汉三国时间(东汉-三国时间线)

东汉三国时间

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看过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本来就喜欢历史,就更独爱三国这个时期,三国乱世,文臣武将层出不穷,文武双全的时代!

我喜欢三国历史,就以这个头条为载体,抽空闲时间来来跟大家聊聊,共同探讨三国历史。

那么三国的具体时期是按照《三国志》记载的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20-280年)。三国是东汉到西晋期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三国即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时代正式结束,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大概的历史线是这样的。但三国建立的前期是非常精彩的,就是东汉末年到三国建立这段历史我个人认为是比后部分精彩的。

以前没认真研究过三国,但是通过林俊杰的《曹操》就知道了东汉末年分三国,哈哈。

东汉末年这个时间段一般指的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篡汉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军阀割据,彼此混战,异常精彩残酷。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

东汉的情况大概说一下吧。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25年—220年)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西归(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