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错别字知识点(浅谈低年级语文错别字教学)

(石门县第四中学 万志敏)【摘 要】“字如其人”——写好字,写对字,是每个人的第一张名片,也是奠定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第一块基石而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更多的人借助计算机键盘进行文字处理,使得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较为常见本文将从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探明具体的纠正错别字的教学策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学语文错别字知识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学语文错别字知识点(浅谈低年级语文错别字教学)

小学语文错别字知识点

(石门县第四中学 万志敏)【摘 要】“字如其人”——写好字,写对字,是每个人的第一张名片,也是奠定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第一块基石。而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更多的人借助计算机键盘进行文字处理,使得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较为常见。本文将从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探明具体的纠正错别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错别字;教学;语文素养

字词是文章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能否写正确的字对一个人的“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让学生从小就正确地写字,写正确的字,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中进行纠正错别字教学的一些探究。

一、错别字成因归类

(一)同音字混淆

在同音字错别字中,错别字比较常见的有:“宵和霄”、“的、地和得”、“蜜和密”、“竟和竞”、“剑和箭”、“园和圆”等。

(二)形声字混淆

如“辩、瓣、辫、辨”不清、“烧、浇、晓、绕、挠、翘、饶”、“清、蜻、晴、情”、“级、及、极”、“记、纪”、“杆、竿”等的混用。

(三)形近字混淆

如出头不出头现象“己”和“已”;多竖少竖现象“候”和“侯”;笔画长短现象“未”和“末”;多撇少撇现象,“稍”和“梢”混用,“展”,很多孩子多写一撇;多点少点现象,如“烧、冠、望、慌”,很多孩子多写一点;多横少横现象,“酒”和“洒”不分,又如“县”里面写三横,“具”里面写两横,“隔”里面多添一横等,“滴”的右边写成“商”,“肺”字右边写成“市”,还有把左右部分颠倒写的如“知、叶”等。

(四)笔画繁杂形成错字

如“鼎、截、塑、冀”等。

(五)其他原因形成错字

如“虐”字,不少学生把下面的“巾”字写成向右的方向,从而成为错字。

二、错别字纠正策略

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普遍存在,情况复杂,这对老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师应着眼于提高自身的汉字素养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业务能力,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最新的理论成果。要对汉字的音、形、义有透彻的了解,掌握汉字的书写、构形元素、构形模式、构意讲解。

(二)教师要切实教给学生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1.形声字纠错——巧用辨字歌

例如区别“霄和宵”,我就通过“‘宵’‘霄’音同形不同,它们意思也不同。分辨‘宵’‘霄’形和义,‘宵’的意思是夜晚。通宵达旦闹元宵。若指天空要用‘霄’,冲破云霄上九霄”这一首辨字歌,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字的字义,从而学会区分它们,使用它们。又如要区别“烧、浇、晓、绕、挠、翘、饶”,我同样采用了辨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拂晓,左边绞丝弯弯绕,换上提手是阻挠,右边加羽尾巴翘,丰衣足食才富饶”。还有在区分“辩、瓣、辫、辨”时,可以用“辩论要用言,辨别加撇点,花瓣豆瓣都用瓜,女孩用丝扎小辫”来区分。长期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规律去区别,自然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2.形近字纠错——巧用口诀、字体分析等

(1)简单易错的这类字,提供口诀帮助学生加快记忆。如辨析“未”和“末”时,我告诉学生:“未”来的路越走越长,所以“未”字的两横是上短下长,而“末”路越走越短,那么“末”字的两横就是上长下短了。辨析“土”和“士”时,我画图帮助他们区别。土堆上小下大,士兵上身宽下身窄。

(2)笔画复杂的字,弄清字体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如“鼎、睿、爵、藏”等字。对能拆分的字,我把字分解开,让学生记住。如“赢”分为“亡口月贝凡”来记忆,“冀”分为“北田共”,“翼”分为“羽田共”来记忆。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3)掌握规律记忆

如古时大凡和鬼神迷信有关的字都是“礻”旁,如“社、祖、神、礼、福”等。凡表示用衣料做成的东西的字都是“衤”旁,如“被、袖、衬、衫、补”等。这样从文字学的角度去作些浅显的解释,效果也不错。

3.难写字纠错——巧用造字法

在所有的衣字旁的字中, “初”字是最容易写错的。“初”字乍一看好像和衣服没有关系,不过我们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教学生了解这个字的起源,从而真正掌握“初”字的写法和用法。“断脐带的工具”做了“初”右侧的‘刀’,“被剪断脐带的胎衣”成了“初”左侧‘衤’。“衣”的本意是“胎盘/胎衣”。剪断脐带,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后来,这个“初”也表示为一件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比如:每个月的第一天叫———初一,读完小学之后开始读中学了———叫“初中”。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纠正错别字的兴趣。

1.开展找错别字攒“积分”得“新书”活动

我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错别字的活动。在同学中、电视上、报刊上、广告牌、张贴栏、横幅中,每找到一个错别字得一分,积到一百分就可以得到老师的一本新书。当然,被同学找到错别字的同学会减掉一分,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纠正错别字的兴趣,学生的错别字大为减少。

2.开展编讲错别字笑话活动

让孩子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得到教育,认识错别字的危害。我抛砖引玉地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张军放学回家,满脸的不高兴,赵云看见了,忙问:“发什么愁啊?是不是作业太多了,没关系,我帮你写就是了。” 阿斗急了:“还说呢!昨天就是你给我写的造句‘我吃了一顿饭’写成‘我吃了一吨饭’,同学们都笑我是个大饭桶!”大家捧腹大笑后也明白了这都是错别字惹的祸。孩子们收集创作错别字笑话热情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也将孩子们的错别字扼杀掉了。

(四)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考试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教学评价的

一种重要方式。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不到正确书写汉

字的重要性,甚至受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的影响,认为不规范

用字是一种时尚。考试作为一种学习的检测手段,受到家长、学校、社会及学生个人的重视和认可。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考试的纠偏作用,适度增加错别字的扣分力度,改变考试的形式和考试题型,加强对易错字的考查,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总之,通过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为增强,学习态度也明显好转,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修订版。

【2】《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2015年4月1日。

【3】张昌辉,《不写错别字》,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

【4】 赵中侠. 从学生的错别字现状反思小学识字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5 ( 8) : 128.

【5】薛海超.农村小学生错别字纠正策略初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