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晨读内容(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语文高三晨读内容(高考语文晨读晚背)(1)

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第24周

一、高考必背:琵琶行 (《必修三》第40页)(15分钟)(最后十分钟背默1、2两段)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近义词辨析(10分钟)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在数学方面确实有非凡的才华,又非常用功,很多同学都_________。

②面对“五四”时期诸多的国学大师,现在的很多所谓的学者难以_________。

③他讲课的特点是说得快,写得快,擦得快,心手迟钝者,实在颇有_________之感。

A.望洋兴叹 望尘莫及 望其项背 B.望尘莫及 望其项背 望洋兴叹

C.望其项背 望尘莫及 望洋兴叹 D.望洋兴叹 望其项背 望尘莫及

【解析】B(“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后。“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常用在否定句中。“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①侧重其他同学不能赶上,应填“望尘莫及”。②根据语境应填“望其项背”。③侧重他做事很快,心手迟钝者疲于应付,应填“望洋兴叹”。)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有的人本来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_________。

②他都知道误入歧途了,竟然不知_________,令人遗憾!

③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回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_________,拍了一部长片。

A.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B.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C.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D.改弦易辙 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解析】A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以纠正偏差或错误。“ 改弦易辙”语义较“改弦更张”重,多指方向、道路、路线或其他根本的改变。 )

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解析】A(“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胜过了天然”,而句中的“苍山”“洱海”本来就是“天然”之物,“巧夺天工”在此犯了使用对象错误的毛病。B 中“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听眼见,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在此使用正确。C 项“灯红酒绿”往往作贬义用,但它还有一个不常用的本意就是“热闹非凡,人们尽情欢乐”,在此用它的本意,是对的。D项“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在此使用也是对的。)

10.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3分)

A.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解析】B(句中“差强人意”这一成语使用不当。“差强人意”中的“差”含“稍微”义;“强”含“振奋”义。整个词指“大体上能令人满意或还能振奋人的意志”。从B句要表达的意思上看,有“强人所难”之意,这个意思是“差强人意”不能表达的。其余各项的成语都运用得很恰当。)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之处。

A.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解析】D ( A项中把颜真卿的书法称“窠臼”,不合适,排除A、C。B项中,“独树一帜”用在①句中欠妥,它含有施动者人为之意,而除了梅花可以人工栽种外,梅山、太湖皆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可为。这样一来,答案就确定选D。此题4个成语,区分之处甚微,用在③④句中,似乎均可,筛选答案主要靠①②句。)

四、小故事 大智慧

(十二)【原文】唐柳大夫玭,谪授泸州郡守。渝州有牟秀才,即都校牟居厚之子,文采不高,执所业谒见。柳奖饰甚勤。子弟以为太过,柳曰:“巴蜀多豪士,此押衙之子独能好文,苟不诱进,渠即退志。以吾称誉,人必荣之,由此减三五员草贼,不亦善乎?”

译文:唐朝御史大夫柳玭贬职为沪州郡守时,渝州有位秀才叫牟,是都校牟居厚的儿子,他的文采并不高,却拿着自己的作品上门拜见。柳很殷勤地夸奖勉励他,但家人认为这样太过分了。柳说:“巴蜀一带多豪杰之士,而这押衙(管理仪仗侍卫的官)的儿子独爱好文学,如果不诱导奖励他,他将失去这种志趣。因为我的称赞,别人必定以他为荣,因此能减少三五个乱民,不是很好吗?”

(十三)【原文】元廉公希宪礼贤下士,常如不及。方为中书平章时,江南刘整以尊官来谒,公毅然不命之坐。刘去,宋诸生褴缕冠衣,袖诗请见。公亟延入坐语,稽经抽史,饮食劳苦,如平生欢。既罢,弟希贡问曰:“刘整贵官而兄简薄之,诸生寒士而兄优礼之,有说乎?”公曰:“非尔所知也。大臣语默进退,系天下轻重。刘整官虽尊贵,然背国叛主而来者;若宋诸生,何罪而羁囚之?今国家崛起朔漠,我于斯文不加厚,则儒术由此衰熄矣。”

译文:秦元朝廉希宪(畏吾人,字善甫,有文武之才,世祖目为廉孟子)生平礼贤下士,惟恐落于人后。当他官居中书平章政事(次于丞相的官员)时,江南刘整(邓州人,任中书左丞)以高级官员的身份正式拜访他,他居然没有请刘整就座。刘整离开后,有个衣着破旧的南宋秀才拿着诗文来请见,廉希宪很客气地请秀才入座,与他谈论诗书典籍,关怀他的生活饮食,好像是老朋友。事后,弟弟廉希贡问道:“刘整是大官,你对他不客气;秀才不过是个清寒的读书人,你却很礼遇他。有这种道理吗?”廉希宪回答说:“这不是你所能了解的。大臣的举止进退,关系到天下国家。刘整的官位虽尊贵,却是背叛他的祖国和君主来归顺的;南宋秀才并没有罪过,没有必要让他难堪。当今我们的国家是从北方沙漠崛起的,我对这些文人如果不特意尊重些,儒家的学术从此就将失传了。”

【冯评】不惟兴文,且令知节义之重,是具开国手段者。

【冯评译文】不只振兴学术,而且提倡气节。真是国家开创期最佳的处事原则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