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歇脚的歇(从歇脚地到)

歇歇脚的歇(从歇脚地到)(1)

冬季的三门峡天鹅湖湿地成为大天鹅栖息的乐园。(资料图) 张明云 摄

中新网郑州11月23日电 题:从“歇脚地”到“定居地” 河南野生珍禽“朋友圈”为何渐增?

记者 刘鹏

冬日的郑州北龙湖,成群结伴的白天鹅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它们时而两相依偎用脖颈摆出“心形”,时而悠然游弋,层层涟漪的湖面上弥漫着温馨与甜蜜。

这是记者近日在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看到的一幕。在过去,郑州仅是白天鹅迁徙的短暂“歇脚地”。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变好,郑州成了天鹅们的越冬“定居地”。

气温日渐转冷,一年一度的候鸟大迁徙正在多地上演。记者11月23日从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获悉,截至22日,从西伯利亚、内蒙古等地飞来的逾6000只白天鹅已抵达“中国大天鹅之乡”三门峡,目前数量仍正在持续攀升中。

歇歇脚的歇(从歇脚地到)(2)

晚霞映照的黄河三门峡段王官湿地,越冬大天鹅的又一处栖息地。(资料图) 张明云 摄

在中部河南,不仅“天鹅之恋”愈演愈浓,近年来不断有野生珍禽把这里当做了栖息、繁衍、生存的“家”:中华秋沙鸭“做客”商城县鲇鱼山水库,东方白鹳现身商丘古城,济源野生金钱豹频繁“入境”,上万只鹭鸟“入住”淮滨县西湖公园,全球仅1000只左右的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民权黄河故道湿地已超过260只……

地处豫南罗山县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朱鹮在国内的首个迁地保护地。

“来到这里感觉回归到了大自然,一天下来能看到上百种鸟,不愧是‘鸟类天堂’!”游客陈女士在参观该保护区时如是说。

谈及保护区多年来的变化,保护区管理局朱鹮繁育保护站副站长、总工程师黄治学介绍说,这里目前鸟类种类达到了329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80%以上,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53种,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作为中国中部重要水源涵养区,河南全省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520种,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5种。

那么,为何越来越多的野生珍禽对河南如此钟爱呢?

黄治学认为,这跟生态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60多年来,从最早期的为荒山‘披绿’到‘护绿’再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保护研究工作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志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在河南不断扩大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就地保护体系的不断优化等方面。

袁志良说,近年来,河南一直致力于从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各类珍稀动物的栖息和繁殖提供了优越的大环境。

2018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并提出五年完成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十五年修复生态屏障,以筑牢保护格局。自2018年以来,河南财政累计下达了29.7亿元人民币支持南太行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这为加快构建南太行地区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河南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工作的规划出台,必将显著提高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水平,及进一步提升河南以珍稀濒危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袁志良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