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该如何治疗(关注阿尔兹海默病③)

编者按:今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0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个俗称“老年痴呆症”的疾病已经是我国第五大死亡原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该如何治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该如何治疗(关注阿尔兹海默病③)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该如何治疗

编者按:今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0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个俗称“老年痴呆症”的疾病已经是我国第五大死亡原因。

“就像你一个人站在海边,海浪不见了,所有的人不见了。”澎湃新闻(thepaper)采访了几位患者和家属,他们的讲述中,有对时间和空间错乱的无奈,有面对失智家人失措痛哭的瞬间,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无力。

“虽然无法治愈,但早期诊断、积极干预能控制病情发展。”今年“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是“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医生们说,他们从未停止探究的脚步。

中秋档,一部讲述85岁妈妈照顾65岁患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电影《妈妈》上映,在澎湃新闻(thepaper)的采访中,这部电影被多名医生提及。

“这是一部真实再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患者生活日常的电影,我们平时见过太多患者和家属的痛苦,观影时仍然动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卢佩琳说,“虽然还无法治愈,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束手无策,研究者从未停止脚步。”

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是“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研究表明,虽然暂时没有治愈方法,但药物治疗可延缓病情,早期诊断、尽早临床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减少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

最近几个月,浙江多家医院发布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治疗的进展。

7月,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陈炜团队关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成果发表于《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psychiatry research》等国际期刊。

据介绍,陈炜团队在国内首先开展脑电反馈经颅磁刺激治疗新技术,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体化的多种方案相结合的方式,已证实对病情改善具备一定疗效。

前期临床研究证实,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陈炜团队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轻、中度患者进行顶叶-海马功能连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点刺激大脑深部作为记忆关键脑区的海马体部位,实现大脑皮层刺激与深部脑区的连接,解决了传统治疗无法刺激深部脑区的难题。结果显示,两周内,基于功能连接的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对轻、中度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善。

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也发布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突破。

章京教授团队协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基于血浆细胞外囊泡(简称EVs)在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刊发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顶尖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

该研究使用纳米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开发了一种稳定、快速的测定方法,定量测定血浆中神经系统来源的EVs,发现了新型外周血神经来源EVs相关标志物NMDAR2A,以评估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

通俗地说,只需抽取受试者少量血液,通过检查血液中几项标志物的变化就可辅助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很多人在患病之初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典型症状时,大部分神经元已经损伤,错过最佳治疗期。如能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可大幅提高患者预后并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章京表示。

6月,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张敏鸣教授团队在神经科学期刊《Neurobiology of Disease》发表论文,首次用先进的影像技术探究患者大脑类淋巴系统和神经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沉积中的作用。

“影像学就像‘大脑之窗’,核磁共振成像下,不同类型的痴呆症脑萎缩的模式存在差异,如阿尔茨海默病影响较大的区域在内侧颞叶,而额颞叶痴呆症影响较大的区域在额颞叶皮层。目前,最新的磁共振海马体成像能计算海马体三维成像,帮助了解萎缩程度,协助临床诊断。”浙大二院放射科医生向澎湃新闻解释。

医学对诊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努力,一方面是研究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实践的推进。

浙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七医院)是浙江开展老年心理康复最早、规模最大的医院,其老年精神科每年住院的老人中1/3是包含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痴呆患者。6月开始,该院联合杭州多个社区开展“老年认知友好社区建设”,完善老年心身疾病早期预防、干预机制。2个多月来,已完成筛查近3000人,其中认知初筛阳性占11%,睡眠障碍初筛阳性20%,焦虑抑郁初筛阳性6%。基于社区医院精神专科医生欠缺的现状,该院还派出专家定期到社区医院坐诊,帮助初筛阳性的老人应对潜在的精神健康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