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觉得养儿防老 为什么父母总爱

来源 | 小丫投资笔记,整理自《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作者 陈志武,湖南文艺出版社,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为什么总觉得养儿防老 为什么父母总爱?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为什么总觉得养儿防老 为什么父母总爱

为什么总觉得养儿防老 为什么父母总爱

来源 | 小丫投资笔记,整理自《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作者 陈志武,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两年有不少社会话题被广泛关注和反复讨论,对80后、90后群体而言,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少不了买房、结婚、生孩子,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心“买房”甚于结婚和生孩子,毕竟房子能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上个月回老家的时候,父母循例催促我赶紧找对象,尽管我已经和他们确认过,有遇到喜欢的会考虑,没有合适的一个人过也挺好。但在父母传统的观念中,女儿不结婚必然是天大的事——不结婚意味着你会变成“老姑娘”,病了无人照顾,老了无人奉养,居无定所,无人可依,晚年将过得特别凄惨,可能还要拖累子侄们。

都9102年了,很多父母还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对他们来说,婚姻和孩子无疑是“降低衰老带来的风险”的最佳途径。

为什么这么多父母,会把“养儿防老”当作天大的事呢?

在陈志武教授的《金融通识课》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绝佳分析,我们今天就从金融的角度聊一聊这个“传统观念”。

整本书包含金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借贷的逻辑、公司金融、商业模式、投资理财、金融危机六大部分,共25章79小节,每个小节独立成文,很方便利用闲暇的时间慢慢看。

如果你不了解金融,这本书将带你一步步走进金融世界。

书的第一部分“金融无处不在”,讨论没有金融的传统社会是如何通过文化和社会关系解决跨期价值交换的问题的,包括儒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礼尚往来文化、迷信与保险的关系。

书的第二部分“借贷”,讨论借贷市场,尤其是借钱花的金融逻辑话题,梳理过去对借贷市场的误解。

第三、四部分则围绕公司金融、商业模式的问题,立足点既是公司管理者、创业者,也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让你学会如何分析、评估各种投资机会。

第五部分是关于“投资理财”,介绍一些典型的投资案例,包括股市、房地产等。

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银行和金融危机”,探讨银行的起源、经营和监管调整,为什么金融危机容易发生?中央银行是干啥的?银行的监管逻辑又是什么?等等。

(后台回复关键字“陈志武”,可获取整本书的目录导图)

今天我们所聊的“养儿防老”话题,就出自本书的第一部分第2章“从金融的角度看传统社会”。

PART02

金融是什么?

金融的本质是跨期价值交换,就是在双方之间进行的跨越时间的价值交换,货币是这种跨期价值的载体之一。直白点说,你可以拿今天的钱去换未来的收益,也可以用未来的收益去换今天的钱,比如借贷、债券、保险等等,都是基于这个逻辑。它直接带来的是金钱、风险与流动性在买家和卖家、现在和未来之间的重新分配。

而这种跨期价值交换之所以能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就是“信任”。如果没有信任,违约赖账的概率太高,就没有人愿意参与跨期价值交换。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的状况,现代金融有养老保险等产品可以规避这样的风险,而在古代,没有支持跨期交换的信任基础设施。所以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人类做了很多文化和社会组织创新,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跨期承诺的挑战,提升人与人之间跨期交换的安全度。比如“养儿防老”就是一种金融安排,让儿子作为父母防患于未然与养老保障的载体。

儿子年幼时,父母在其身上投资,供他读书,等儿子长大了必然回报父母,所以父母跟儿子之间也是在做跨期交换。

可是这种养儿防老的安排是否靠得住呢?

这就需要孝道等“三纲五常”道德伦理去约束儿子的行为,保证他不会“跑路”逃债。

儒家的“三纲”把社会按照名分等级结构化,“五常”是围绕“三纲”建立的行为规范。靠血缘组建信任体系,并辅以相配的“仁义礼智信”行为规范,包括孝道、礼教、妇道等,通过这些把“养子防老”的违约“不孝”概率降到最低。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正名”,二是“仁”。

“正名”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明确他自己的特定名分,并履行与自己名分相对应的职责,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父亲清楚自己是父亲并做父亲该做的事,儿子明白自己是儿子并做儿子该做的事,把每个名分所对应的“该做的事”定义清楚,比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一旦每个人的地位和义务关系基于名分固定下来,父亲对子女有养育义务,子女对父亲有孝敬义务,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养子防老”跨期交易链条,生老病死的保障需要就有了。如果完全以金融工具的视角来看待,子女就是古代社会里的“保险”、“债务”、“股票”、“基金”等载体,是人格化的跨期交易载体。

为了使名分等级秩序能运行,避免“养子防老”安排中出现大量的“违约”,“不孝”是必须不能容忍的,个人自由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必须修身养性,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儒家的行为规范深深地内化到你的心里,达到“仁”的境界。这样,任何时候你违背儒家规则,就会感到无地自容。

历代儒家学者在孔孟的基础上,对儒家规范不断进行细化,包括通过具体的财产制度进行巩固。比如,在土地私有制下,一家最年长的男性是土地的拥有者和控制者,掌握土地的分配权和子女的婚姻。

实际上,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资源配置体系,更是跨期价值交换体系,“三纲五常”是实现“养儿防老”的规则体系,是用来降低人与人之间跨期交易的违约概率。

PART03

在“养儿防老”的社会里,还衍生出一些其他有代表性的现象:

“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因为古代小孩死亡概率高,儿子越多,养老越有保障,而且古代养育小孩的成本投入很简单;

重视女人的贞洁:一方面是男权社会所致,但更重要的是女性会怀孕生子,而男性不能。男性如果出轨,私生子或许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纳入宗法体系之中,可如果女性跟别人有性关系,会引起家族对她所生育的所有子嗣的怀疑。一旦有这种怀疑,作为丈夫一开始就不会愿意抚养妻子生的小孩,小孩长大了也有可能不愿意孝敬母亲的丈夫。如果这种怀疑成为社会普遍现象,那么老百姓就没有兴趣或热情在“养儿防老”体系中做投资,社会的安全感就会大大降低。

只认亲子:跟其他人进行跨期价值交换的最大挑战是信任,是对方是否违约、跑路走人的问题。而血缘关系最大的便利是其不可变性,你是谁的子女,从出生后就永远不能改变,这个永恒性就是最靠得住的,给跨期契约提供了所需要的便利。所以,不只是在中国,在其他金融市场越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亲子的排他性认同就越重。一个社会越是以人为金融工具、避险工具,就越依恋血缘这种原始的因素。只要你是我的孩子,你就必然爱我、跟我亲近,我也必然爱你,但会看淡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对感情深化所起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庭场景是父母对子女的威严和不交流。

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人类可以走出“血缘至上”的传统价值观,不再只认先天血缘,而会更重视后台交流。那样,不仅孤儿会更有人领养,而且人际关系也会少功利,多友爱。

PART04

让我们再回到“为什么现在还有父母遵循'养儿防老'这种传统观念”的问题上。

我们没少在新闻报道上看到各种“不孝子不孝女”的故事:

父母辛辛苦苦供养子女20多年,一直供到子女大学毕业甚至出国留学,花尽钱财保证孩子有出息,还变卖老家的房子帮子女在大城市买房,最终子女却不愿意赡养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养儿防老”安排。父母过去20多年一直不断地在子女身上投资,甚至把唯一的财产也卖掉了,投资在子女身上,当然希望子女今后能帮他养老。也就是说,过去不停地投资,今后从子女身上得到回报,这是经典的跨期价值交换,用今天的钱换未来的收益。

可是,子女却违约了!按儒家的说法,就是“不孝”了。

有些父母依然按照“养儿防老”的传统在做,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深刻意识到中国社会已经变了。在没有金融市场的社会,只能靠抑制个人自由达到跨期风险交易的目的,生存比自由更重要,但是,有了金融市场之后,这种文化体系的价值就变得很低了,没有这套体系,“养儿防老”违约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今天在中国,从农村到县城,到地级市,到省会城市,到一线城市,对“养儿防老”的依赖度显然呈递减的趋势。那么,这些地方的年轻人是否更加独立自由一些呢?

这些年,有几个数据让有关部门挺扎心,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生育率下降......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经济压力”自然无法排除在原因之外,但其中也不缺个体追求“自由独立”的意识。前段时间也有报道称,女性买房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了。

或许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金融市场发展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将血缘关系、婚姻关系从跨期交易中解放了出来,可以更自由的遵循自己的内心,追求让自己真正感受到幸福的生活。

家庭固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但在外面的世界中,另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