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

感觉统合的训练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一些原则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训练是科学有效的。

那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有哪些呢?或者说平时带孩子在家训练的时候要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1)

安全性原则

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我们首先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安全性。

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如果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没有让孩子变好,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一些伤害,那真是得不偿失.

而我们的感统训练一部分项目是通过运动的形式来实现的,尽管所有的项目危险性并不高,但是如果孩子在训练时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

比如:滑板车、大龙球、脚踏车等,初次带孩子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长要在孩子身边陪同。

同时,过于激烈或者时间过长的训练,违背了儿童的生理规律,也有可能伤害到孩子身体。

所以,父母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安全是第一位的,做好陪护。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2)

顺应性原则

所谓的顺应性是指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环境的信息,然后经过大脑的处理,从而指导身体做出正确的反应,增强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比如,冬天降温了,我们会感觉到冷,就会想多穿衣服来保暖,这就是人体顺应环境的变化。再或者手碰到热的锅,会瞬间把手拿开,这也是人体顺应环境的表现。

而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能更好的顺应环境。让孩子的感觉与动作协调起来,这种能力是儿童有效控制身体与环境的基础,是通过顺应性反应来实现的。

如果儿童的顺应性发展良好,自然而然就促进了相应的感觉统合能力.

而且,每一种顺应性又会引起进一步的感觉统合,增加“统合”的能力,就会试着顺应它们,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感觉统合的发展很有好处。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3)

快乐原则

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父母还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快乐原则,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达到“统合”的目的。

很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时,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去做训练,比如会出现“如果你不好好训练,就会怎样怎样”类似的话语。

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会产生对训练的抵触情绪,不是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训练,对神经元的链接起到不利的效果。

所以还是要多以鼓励,设定目标为主,不能为了训练而训练,不能看到孩子做不到就习惯性地批评指责。

同时,如果孩子训练时感受到了父母的过大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反而不利于感统训练的效果。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4)

以儿童为中心原则

在训练时,儿童是训练的主体,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对象,因此,感觉统合训练中,一切要围绕孩子来制定,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潜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以儿童为中心,这就是要求父母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按照孩子的规律来设计训练方法。

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人的认知发展按顺序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新式运算阶段。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5)

儿童的动作发育规律:

在婴儿期,根据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的“头尾发展规律”,人体的生长发育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延伸到尾部(下肢)。即首先会抬头转头,然后才会坐立爬行,最后才会直立行走。

学龄和青春期儿童身体形态的发育规律:

这个时期的儿童发育遵循“向心律”,即四肢的发育先于躯干、下肢的发育先于上肢,呈现出自上而下、自四肢远端至躯干的顺序。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6)

针对性原则

每个孩子是独立个体,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孩子们感统失调的状况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统一的方法来解决。

这个就是我要在这里强调的针对性,这样也是专业感统机构不同于幼儿园感统或者早教感统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性的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制定针对性的方案训练后,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感统状况及时调整,因为孩子的感统状况随着训练不断变化的。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7)

循序渐进原则

儿童各个感觉器官的成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低到高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某个标准,这就是要求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时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父母在制定训练强度、训练内容、训练时间上,遵守由易到难,由简入深的原则。

在训练时,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当孩子适应了这个阶段的训练后,大脑和神经元也适应了这个程度的刺激后,再提高难度,重新刺激神经、大脑,促进他们的发育。

怎么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家庭感统训练的6大原则)(8)

以上就是进行感统训练时必须要遵守的六大原则,只有按照这些原则来训练,才能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感觉统合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