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

大家好,我是蕉叔。9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时间。

最近也有家长问到“蕉叔,虽然刚上大一,但我看有些家长已经在群里讨论考研的事情了。请问下,如果未来打算考研,你觉得有必要这么早做准备吗?如果有必要,那要怎么准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考研的事情。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科、硕士研究生规模每年也在不断扩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考研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一、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本科文凭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就业压力加剧,学历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因此很多本科学生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提升学历层次,进而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部分学生不愿意过早进入社会,或者说还没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学生家境殷实,也不太需要学生去考虑经济来源的问题。因而考研自然就成为推迟进入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理由了。现在确实是有不少这样的学生的,因为害怕进入社会后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一直在逃避进入社会,于是就走上了考研这条路。

三、有的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并没有如愿考进理想的大学,为了能够弥补心中的遗憾,他们会选择考研这条路继续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的。

四、有的学生是纯粹执着于学术的研究,本科阶段更多是偏向应用型,对学术的深入研究很少,因而考研就是他们必须走的道路了。

五、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无法顺利进行实习或者外出寻找工作,那他们能做的自然也就只有考研这件事,既可以利用时间,又可以提升自身的学历。

综合上面所讲到的因素,还有国家教育的发展推动,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1)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2)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3)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报名人数的暴涨,也加剧了竞争,考研难度越来越大。虽然每年研究生都有一定的扩招,但从报录比来看,竞争却是越来越大的。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4)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5)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从上图大家也可以看到艺术类不管是艺术学学术硕士研究生还是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国家录取分数线,除2021年以外,每年都在涨分,考试难度越来越大。

所以,如果你真的打算考研,那么越早规划越早准备肯定是最好的。

你得先考虑清楚几个问题,比如说是打算考国内的研究生还是考国外的研究生?你是考艺术院校的研究生还是考综合类大学研究生?你是考本校研究生还是考外校?

只有规划好了方向,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才能提高考研成功率。因为不同的方向,你做的准备是不一样的。

比如,如果你想考国外研究生,你重点要准备多一些优秀的作品集,提升自己的学术背景。

比如,如果你的本科学校具有推免资格,那么你重点应该争取成为优秀毕业生,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这样一来,你可以直接获得复试资格,从而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为方便大家了解,我也特意将2021年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名单整理出来,供大家了解。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6)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7)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8)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9)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10)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11)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12)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13)

考研备考一般从大几开始(怎样提高考研成功率)(14)

来源:香蕉美术编辑部

最后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大一新生该如何准备考研?

第一步:学好外语,趁着刚高考完,英语单词还没忘记,争取在大一把英语四级考好,不然越到后面越吃力,而且外语应该是大部分艺术生的短板了。

第二步:确立自己的考研方向,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了解目标学校专业的考研要求,考研不同于高考,每年考研都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中的一个专业。

第三步:打好专业基础,多积累专业素材,培养自己的创新创意思维能力,同时有意识的积累有自己代表性的作品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先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