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校园玩具安全吗(带电玩具盛行校园)

□记者 何慧娟

近日,同事的女儿拿着一个类似口香糖的长方形小盒子,让记者抽突出的一片。没想到在记者抽出时,整只手却被电到发麻。

为什么“口香糖”还会带电,这个带电的“口香糖”到底是什么原理,被电的感觉就连大人都觉得比较强烈,小孩子被电到的话是否会对身体有害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这个“口香糖”进行了了解。

银川校园玩具安全吗(带电玩具盛行校园)(1)

体验:

剧烈的触电感

1分钟后手还麻木

据同事的女儿介绍,带电“口香糖”近两周在她们学校开始流行,学校周边小卖部就有卖的,不仅有“口香糖”,还有“巧克力”。有的人会让同学用手抽,班上顽皮的孩子还让同学用嘴去抽,有些人就会被电得大叫。

记者观察到,这块“口香糖”上标有英文字母“SHOCK PULL HERE”等,并没有任何安全提示,也没有对电压、电流等情况的介绍。在记者抽出“口香糖”的一瞬间,就从手指间传来了很剧烈的触电感,整个手臂也明显有被电的感觉,直到过了1分钟左右,摸过“口香糖”的右手还感觉有些麻木。

随后,带着这块“口香糖”,记者又找了其他几个人试,大家的一致反映是电流比较强烈,在电过一次之后均不再想尝试。

“这个感觉还是比较刺激的,如果不知道的人可能会电一下,但被电了一次以后,就根本不敢再试了,心理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同事黄女士说,没想到现在的小学生会流行这种东西,如果是胆小的孩子,肯定会被电哭。

拆解:

由三块纽扣电池

和一个三脚元件组成

带着这个“口香糖”,记者找了专业人士进行拆解,拆开后我们发现,在这个长度只有几厘米的盒子里,主要组成部分是三块纽扣电池和一个三脚元件,另外还有一根弹簧、几个接触片和几条电线。在“口香糖”突出的一片上,两面都包有铝箔纸,而在锡纸的正反面都有接触片,当抽出“口香糖”时,就会拉动弹簧使接触片与另一端连接,电池正负极就会与其他元件接通,通过铝箔纸把电流传到人体。

“通过万用表检测,这三块纽扣电池的电压分别是1.5伏,加起来总共4.5伏,按道理4.5伏的电压应该比较微弱的,但我拉了一下能明显感觉到这个‘口香糖’的电流比较强,或许就是那个三脚元件起到了增大电流的作用。”技术人员赵先生说。

据了解,人体内有生物电活动,但这种电压只是微伏,对人体没有影响。如果被外界强电压电击,生物电活动会受影响,人就会肢体麻痹,行动受影响,并且会产生恐惧、紧张的情绪。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接触到高于36伏的电压,会对身体生物电活动造成破坏。

家长:

担心有安全隐患

且无益于孩子成长

“电本来就是很危险的东西,打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提醒他千万不能玩电,虽然这种‘口香糖’摸一下没有太大伤害,但毕竟是带电的东西,还是要尽量远离。”王女士说。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她认为像带电“口香糖”这类玩具,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没有好处,而且还会让孩子对电产生好奇,认为“触电”并不危险,而这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好的玩具应该是能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并积极向上的,但像带电‘口香糖’这种用来恶搞的玩具,不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且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有害。”学生家长李先生说,学校、家长以及相关部门都应该引起重视,对这种不安全、不合规的玩具采取措施,净化儿童玩具市场,让孩子真正享受童真乐趣。

让危险玩具远离孩子

□冰帆

从前一段时间的“史莱姆”水晶泥到现在的带电玩具,一些危险的玩具总是围绕在孩子周围,影响他们的成长。笔者认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打出“组合拳”,让孩子远离危险玩具,健康成长。

水晶泥含有的硼砂,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带电玩具会对身体生物电活动造成破坏,但因其有漂亮的外形且又好玩,吸引着众多稚嫩的眼睛。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看见新奇的东西都想试试、感受一下,根本不会考虑安全因素。

杜绝危险玩具需要家长、学校、相关执法部门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力保障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远离危险玩具,需要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玩具时注意检查玩具的说明,看看玩具是否通过安全合格检测?仔细阅读玩具上的标识,了解玩具的安全等级。尽量选择可靠厂商的产品,“三无”产品、“山寨”玩具千万要避免。在孩子玩耍时家长还要严格教育与监控,对于危险玩具家长需要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并对其敬而远之;让孩子远离危险玩具,需要学校参与。学校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危险玩具和危险行为比单纯禁止更有效。老师可以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展示玩具的危险性,教育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危险事件发生;商家应加强自律,不经销危险玩具;相关执法部门更要主动出击,“多管齐下”,净化儿童玩具市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